诗词多怀念妻子内容哀婉动人
纳兰性德诗词中总是带有伤心之意,其更多的是描写其自身的经历,尤其是描写自己和妻子的爱情故事。
关于纳兰性德的妻妾,可考的有三位,原配夫人卢氏——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成婚三年后亡故。续弦官氏,一等公颇尔喷之女。侧室颜氏,为容若长子富格生母。研究这常提及的江南才女沈宛,据传为容若去世前一年所纳,但是在纳兰家谱和文本资料中却都没有提及。在四位女子中,卢氏对他影响最大。
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娶了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为妻,赐淑人。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婚后夫妻恩爱,感情笃深。但这位如花美眷,只给了他三年的诗意生活,就因产后受寒而香消玉殒。纳兰性德为此痛苦万分,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在他以后诗词中不断抒发哀婉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不断流露出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怀念卢氏的词在纳兰的词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是他的词中最为生动感人的佳作。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这句话与李商隐《锦瑟》中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醉酒而春睡不起,赌书笑对喷茶,当初看似平凡普通,满不在乎的小事,在如今看来都是一根根针,扎在心头。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雨点打在窗外芭蕉叶上,淅淅沥沥,滴透尘封已久的记忆。
他在《天仙子·渌水亭秋夜》中这样写道:“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西南月落城乌起。”在《浣溪沙》中抒发:“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离愁别恨,跃然纸上。而一首《青衫湿遍·悼亡》更是道尽纳兰性德的思念之苦,同时也将他带入往日情景,不能自拔:
青衫湿遍,凭伊慰我,忍便相忘。半月前头扶病,剪刀声、犹在银釭。忆生来、小胆怯空房。到而今,独伴梨花影,冷冥冥、尽意凄凉。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
咫尺玉钩斜路,一般消受,蔓草残阳。拼把长眠滴醒,和清泪、搅入椒浆。怕幽泉、还为我神伤。道书生簿命宜将息,再休耽、怨粉愁香。料得重圆密誓,难禁寸裂柔肠。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二十二日,性德邀约好友饮宴渌水亭,以夜合花为题,赋诗唱和。“阶前双夜合,枝叶敷华荣”夜合花开并蒂,并没有给容若带来什么好运。写下《夜合花》的七日之后,纳兰容若因病逝于家中。《夜合花》是纳兰性德留下的最后一首词。
性德去世后,很多人为之痛悼,“闻其丧者,识与不识皆哀而出涕也”。王国维称赞他:“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