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民间故事》:抢救寒地黑土的民间文学奇葩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29864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东北民间故事》:抢救寒地黑土的民间文学奇葩

2017-01-05 | 来源: 广州日报

作者李海生.png

作者 李海生(图源网络)

  对话李海生

  文学的魅力在于大俗就是大雅

  记者:当初收集这些民间故事的初衷是什么?

  李海生:很小的时候,我就是个货真价实的“故事迷”。这些民间故事耕耘在一代代人的心田里,播种在一代代人的品行里。正是这些古老的民间故事,不仅让我们懂得什么是善恶、忠奸、美丑,更使我懂得了对富贵的追求应该是取之有道,得之有命,失之有理。为了不使那流传千年的东北民间故事消失,萌生了将当年老辈人讲过的民间故事整理出来的念头,有了想法之后,在周围人的鼓励下,便开始了着手回忆整理,然而,仅凭回忆是无法完成这项工程的。好在能讲民间故事的瞎话儿篓子(讲故事的老人)还能找到。于是,我利用各种机会接触寥寥无几的乡村瞎话儿篓子,把记忆中的这些民间故事请他们重新讲述,进行比对,进行整理。

  记者:整理过程中有哪些难忘的故事?

  李海生:在收集整理东北民间故事过程中,遇到过很多困难,也有许多难忘的故事,我就举一个吧。那是2012年正月初三,正是东北热热闹闹过大年的时候,有个瞎话儿篓子叫姜明山,已经七十二岁了,患有帕金森病,不知从哪里听说我在整理东北民间故事,就让孙子给我捎信要见我一面,我听说老人身体不好,就连忙开车50多公里去了他家,老人见了我特别高兴,我们聊了一宿,他连讲了31个故事,临走时把他十几年前的手抄本《哨谱》赠给了我,这是一直传说却谁都没有见过的奇书。老人对东北民间故事的执着热爱精神真让我感动!

  记者:您觉得,这样田野考察似的搜集整理民间故事有何意义?

  李海生: 一是能保持民间故事的原生态,二是民俗文学的魅力在于大俗就是大雅。我在采录中越来越感到流传千百年,凝聚着祖辈人智慧的东北民间故事所散发出的光辉,同时,也为面临失传而痛心。我想,这种抢救性的整理,是绝对有意义的。东北民间故事只是中华传统文化花圃里的一朵奇葩,我们的民俗文化具有不可再生性,所以抢救挖掘整理保护刻不容缓!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