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姗姗和她创作的《面包男孩》。(受访者供图)
在面包店里,面粉变成面团,面团变成面包,那面包又会变成什么呢?重庆儿童文学作家李姗姗的答案是:一个小男孩!
近日,由李姗姗创作的长篇童话《面包男孩》获得2016年“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一等奖,故事里那个调皮捣蛋的面包男孩也成了小朋友心中的偶像。有评论家认为,《面包男孩》有着《木偶奇遇记》般的幽默与热闹,也有着电影《飞屋历险记》里的纯真与智慧。据悉,这也是重庆儿童文学作品首次获得该奖项。
“优秀儿童文学出版工程”由中宣部出版局组织实施,旨在通过加大对原创新作和有潜力的中青年作家的扶持力度,为少年儿童提供精神食粮。本届全国共有7部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3部。
《面包男孩》为何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最重要的“杀手锏”。全书共11万字,描写了小精灵面包男孩如何融入家庭、学校、社会的故事。
故事开始,面包师罗德无意中吻了一个面团,放进烤箱,烤箱里竟蹦出来一个面包男孩,他追着一脸无奈的罗德喊着“爸爸”。一个会魔法、调皮捣蛋的面包小精灵,一个脾气急躁、缺乏耐心的面包师,就这样踏上了他们的父子之旅。
写作中,作者将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发挥到极致。面包男孩对一切都充满好奇,他用魔法分担家务、帮助同学,还和大野猫团伙战斗。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价这部作品:“每个孩子都能从书中遇见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自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也称这部作品“有着天然的文学质地,读来亲切具有美感”。
李姗姗介绍,《面包男孩》取材于她曾在儿童杂志《东方娃娃》上进行连载的《面包宝宝》。“开设专栏那几年,面包男孩已经成为小读者们最好的朋友。”李姗姗说,连载结束后,她运用幻想的创作手法对这个故事进行创新,在2015年底,长篇童话《面包男孩》正式诞生。
在创作《面包男孩》的时候,李姗姗7岁的儿子小豆瓣成为了她灵感的源泉。“小朋友的纯真世界有着与生俱来的想象力。”李姗姗说,近年来,随着儿童文学越来越火,市面上也充斥着不少的快餐式作品,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正是挖掘出儿童世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把它们种进文字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