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字穿透钢铁一样的隔阂
她在台湾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国语日报》当编辑。一天,夏承楹带着林海音到报社去。当时的社长洪炎秋知道夏太太喜欢写作,而社里正好有一个副刊编辑的位子,就叫她来试试看。这本副刊的刊名叫《周末》,林海音在那里工作了四年,积累了丰富的编辑经验。
《联合副刊》时期的林海音
1953年,35岁的她在老四夏祖葳满月后,即赴《联合副刊》任主编一职。她的老师王盛弘此时也到了台湾。他回忆说,当时“当时编辑部很轰动,因为海音是美女,讲话又好听”。当然,更令她受人关注的还是才华。之后的十年,林海音为台湾文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首先便是自传小说《城南旧事》的问世。
当时,她住在国语推行委员会的宿舍里。宿舍位于重庆南路三段14巷1号,一家几口都挤在里面。在走廊尽头有一张破书桌,不晓得是几手货了。《冬青树》、《绿藻与咸蛋》还有《城南旧事》等作品都是在那里写出来的。
1955年,林海音开始创作《城南旧事》。一开始都是短篇,到1960年出版之时,短篇才集结成了长篇小说。林海音非常怀念她生活了25年的北京,这部小说事实上就是她的自传。
那段时间,童年的记忆纷至沓来,想拦都拦不住,仿佛是一种自然的生命的流淌。她在书中写到:我是多么想念童年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
出版后,通过孩子的眼睛去观察成人世界的《城南旧事》大受好评,为林海音奠定了传世的文学地位。在之后的30多年里,这部小说先后出了英文版、绘本、日文版和德文版。70年代,还被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成了同名电影。在两岸关系紧张的70年代,林海音的文字却穿透了钢铁一样的隔阂,打动了两地观众的心。
为作者争取创作自由
作为一个作家,林海音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不凡;作为一个编辑,她亦是台湾文坛上的一个奇迹。
林海音在《联合副刊》担任主编期间,正逢台湾禁止日文写作的年代。于是,杨逵等很多以日文写作成名的老作家都封笔了,是林海音协助他们恢复了写作。同时,她又开始鼓励许多中生代的作家开始他们的写作生涯,很多人的第一部作品都是在《联副》发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林海音,就没有钟理和,没有钟肇政,没有林怀民,也没有黄春明。是她,帮这些年轻的作家争取到了创作自由。
黄春明
当时还是个叛逆少年的黄春明第一次投稿给《联副》,写的是一个阿妈带着孙子阿松从瑞芳坐汽车去从来没去过的城仔的故事。个性直接的他在文章之外附上了一封信,叮嘱编辑绝对不可以把文章名《城仔落车》改成《城仔下车》,因为那是文中的阿妈用生命大声喊出的话语,一定要是闽南话才可以。也许如今看来,这不过是个文学技巧上的问题,但在政治上虽然已经“光复”,但文字尚未“光复”的当年台湾,却是个敏感词。
政府已经发表讲话,台湾同胞必须通中华民国的语言文字,各级学校暂时应一律以国语、国文、三民主义和历史四者作为主要科目,增加时间加紧教学。因此,日语和闽南语都是在公共场合是绝对不能用的。
然而几天后,黄春明的文章在《联副》刊出了,竟一字未改。黄春明喜出望外,不久又投了一篇文章《把瓶子升上去》。文中描述在那个苦闷的年代,把“国旗”换下,然后将象征空虚苦闷的空酒瓶升上去的故事。
林海音看到稿件后十分矛盾,一来觉得文章好,二来很清楚发这样敏感的文章可能给自己给副刊带来大麻烦。爱才如命的她,还是用了黄春明的稿子。当时已经排进去了,可回到家,林海音心里又很不安,打电话给照排间将其撤下换上另一篇。这样折腾了几次,最后还是决定将文章完整刊出了。
黄春明回忆说:“我自己也知道写这样的文章是一个大不敬,他们可以从思想上来找我算账的。台湾的文字光复就像一个婴儿需要慢慢长大,如果没有母亲的照顾,就不可能有独立的那天,林海音作为一个女编辑,就是台湾省籍作家那时候的母亲。”
舞蹈家林怀民也是林海音的一手带大的“孩子”之一。他回忆说:
“我初三那年,《城南旧事》出版了,我存了钱去买了一本,爱不释手。从那时起,开始写一点东西,然后把第一篇小说寄到了《联副》。一个礼拜后,我在图书馆看报的时候,看到我的名字跟我的文章登了出来。只有一个礼拜啊!那年我十四岁,真是一个非常非常重大的鼓励。从此我便开始了舞文弄墨。
记得有次得到一笔很高的稿费,三十元,那时看电影只要一元八。我拿这个稿费去学跳芭蕾舞,那是我人生中第一堂正式的舞蹈课。那个春天,因为林海音用了我的稿子,我的一生改变了,变成一个写小说的人,后来又变成一个跳舞的人,这是一辈子难忘的恩情。”
虽然一次次,林海音为作者争取到了创作自由,但“船长事件”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1963年4月,林海音发现副刊有个空白,就登了一首风迟写的诗《故事》——从前有一个愚昧的船长/因为他的无知以至于迷航海上/船只漂流到一个孤独的小岛/岁月悠悠一去就是十年的时光/他在岛上邂逅了一位美丽的富孀……
第二天早上,林海音在报社得知“上面已经有人问起来了”。她当机立断提出辞职,免去了报社和自己的麻烦。而作者风迟却因此被判了三年又六个月的有期徒刑。
林海音的长子夏祖焯回忆说:“我念大四的时候,爸爸突然到成大来了,他说外面传说你妈已经被捕了。你别担心,她是台湾人,不可能被捕的,风迟因为是外省人才被捕的。”夏祖焯心里明白,其实妈妈犯的罪和柏杨是一样的,而柏杨被关了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