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一边是“穿越玄幻”“无限流”等制造的代际审美落差,一边是改编成游戏和影视剧的全媒体覆盖,网络文学早已不再是小众圈子文化。不过,在用3亿阅读人群说明它的影响力的同时,网络文学有时依然需要面对一些作品有厚度没深度的质疑。
网络文学会如何发展,作者、读者,资本、平台,学界内外,既在寻找答案,也在左右着答案。
眼下,一批兼具故事性,又具备传统纯文学意义上的人物刻画、人性探索、生活思考的网络文学作品的出现,让不少学者开始讨论网络文学类型小说的转型升级,网络文学2.0时代,或许正随着一批优秀作品走近我们。我们在这里选取三部当下人气较高的代表作,以及有关它们的评论。
《雪中悍刀行》
作者:烽火戏诸侯
点评:如张择端画 《清明上河图》 一般,用工笔画下 《雪中》 江湖的每个人
类型:玄幻武侠
网络发布平台:纵横中文网
实体书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雪中悍刀行》 自2012年6月起连载,2016年8月发表最终章 《小二,上酒》,共计450万余字,完结当月居纵横小说网男性读者频道小说月票榜第7位。并于2015年获首届华语网络文学双年奖银奖。
《雪中悍刀行》 被评论界视为充满了武侠写作的野心,尤其是在当下武侠类型写作式微之际。和很多架空玄幻一心一意谈爱情或心无旁骛练神功不同,读者在小说中不难读出作者借鉴了春秋、战国以及魏晋的历史背景,因此,有评论说这部小说以借鉴自历史与武侠的经典人物,塑造出了宏大又悲凉的气氛。
“作者烽火戏诸侯想要如张择端画 《清明上河图》 一般,用工笔画下《雪中》 江湖的每个人,无论是伤心又无能为力的母亲、一生不离沙场的老卒,还是永远出不了头的江湖客……”网络文学研究者陆正韵这样评价 《雪中悍刀行》,认为其充满了市井味。作品中的高人确是高人,然而不是出尘的高高在上,而是走下了神坛的柴米油盐,有悲凉与无奈;小人物还是小人物,但却不再是一晃而过的面目不清,他们也在认认真真地活着,也有远志与豪迈。《雪中》 的江湖是“人”的江湖,而不是武林的江湖。
作者烽火戏诸侯的文笔也获评颇高,比如有读者认为其写王府之景,避开了王府的庞大,用一笔带过全景,着力于听潮湖与听潮阁,营造出万鲤翻腾,楼阁独立的奇景,而其极致精彩之意境便是写白狐儿脸于听潮湖前雪中弄刀,激起一湖飞雪,美人风姿与雪中悍刀,相映成趣,得成画卷。
《择天记》
作者:猫腻
点评:强调“顺心意”是活得心安理得,而活着就应当敬畏一些东西
类型:玄幻武侠
网络发布平台:腾讯文学
实体书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择天记》 于2014年5月正式在腾讯文学连载,眼下同名电视剧正在热播。小说在主人公陈长生自出生便患有重病,不得不直面死亡逼近的背景下展开,却没有苟同“病久了就是命”。陈长生没有抱怨、绝望,想方设法活下来。正因为如此,有了“生命”不同于“性命”的演绎。
有评论认为,小说中的陈长生选择了一种看似圆融、实则主体性极强的人生态度:顺心意。这在小说中被解释为“心安理得”。理得是心安的依据。“顺心意”的背后,立着简单朴素的道理。“作者提出设想:人是应当敬畏一些东西的,比如‘世人抬头便能看见的是星空,以及内心深处的那片光明’,而‘那片光明或者是道德,或者是原则,或者是爱情,或者是亲情,或者是一顿煎蛋面,或者是身体里的血’。”
同样引发读者强大共鸣的是小说中陈长生将这种“顺心意”外化为强大的自制力。正是有了这样的自制力,他才能把握生活,用活好每一分钟来和死亡对抗。比如,陈长生恪守一套“养生”规则:每天清晨5点起床,一日三餐少油盐,性情不愠不火,淡定非常。很多读者都为此点赞,认为自 己很难坚持,恰恰是难坚持所以难能可贵。“这种需要强大自制力维持的日常固然是清规戒律,但因为深入生活,反而显示出一种长久的力量。这就是日常生活的常性,对陈长生而言,它根源于不愿接受命运安排的强大主体感。”
《相声大师》
作者:唐四方
点评:虽是传奇,却没有信马游缰把故事说成“事故”
类型:现实题材
网络发布平台:起点中文网
实体书出版社:长江出版社
小说书写了相声界几十年的兴衰变迁,以师徒两代人的坚守呈现了传统曲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字里行间散见传统曲艺的科普知识点,更涌动着一腔热爱与情怀。从老派相声到新派相声的转变之路中,作者献上了相声文化、趣闻轶事、名师掌故等,以及数十段相声老段子、名段子,比如“论捧逗”“满汉全席”“文章会”等。此外,还讲述了评书、口技、京剧、京韵大鼓等传统曲艺。
评论界认为,《相声大师》 等网络小说,创作态度十分严谨,并不信马由缰,开辟了一个新方向,北京大学中文系邵燕君认为这样的网络文学,“把今天中国人最新的都市生活、喜怒哀乐揭示出来”。
作者唐四方在写 《相声大师》 前读了大量关于相声史、相声术语、名家过往、大鼓、快板等书籍。他说:“要写出一个行业的面貌,不去做功课肯定是不行的。读者里藏龙卧虎,如果一张嘴就是外行话,会被人笑话。”他坦言,自己本可以写主角拿着百年来相声名家名段穿越到平行世界,继而威震四方。“这样写或许很讨巧,有网文常见的期待感、代入感,说不定点击量还能更高。但我并没有这样做,因为我发自内心地想以扎实的叙述,去呈现相声界的兴衰变迁。如果一味以自带光环的模式写,一批相声艺人为复兴相声所付出的心血就显得轻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