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游戏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418344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童年记忆: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游戏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41834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童年记忆:那些年我们玩过的游戏

2017-06-01 09:34 | 来源: 吉网

  六月一日是个承载着太多美好和记忆的日子,不仅因为它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童真,也证明我们即使长大了,仍然有一颗不可磨灭的童真的心。今天是“六一”儿童节,让我们一起追寻记忆深处的儿童节,拾起记忆中的美好时光。

     60后的童年

  出生于60年代,恢复高考后第一代接受高等教育的一代人。

  造型:白布衬衣,蓝裤子,红领巾

  歌曲:《一分钱》《娃哈哈》《让我们荡起双桨》

  代表游戏:

  1.滚铁环。就是用扁铁或钢筋弯成一个直径约40厘米的圆圈,或是直接找一个桶箍,另用钢筋做一支有弯钩的把手就行。操作时,用铁钩推动铁环向前滚动,以铁钩控制其方向,可直走、拐弯。滚铁环的动作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技巧。

  2.打卜。清明前后,采摘相思树籽塞进约30厘米长的小竹筒里,再用一枝削成圆形与竹筒口一样大小的木枝推入竹筒,将相思籽迫出竹筒外,发出“卜”的响声。

  3.跳皮筋

      70后的童年

  出生于7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体制转型而成长的一代人。

  造型:的确良衬衣,蓝裤子,红领巾

  歌曲:《小燕子》、《一休》、《蓝精灵》

  代表游戏:

  1.跳房子,是用石子瓦片或沙包作为游戏的辅助物,先把石子扔到指定的地点,然后单脚按格子跳动。玩时将石子放在第一个格子里,跳时将其踢往第二格,如果石子被踢到不按次序的格子或压界就输。跳完整个格子,可占一格,谁占的格子多就获胜。

  ▲跳房子中的“房子”种类有很多。

  2.陀螺,是将一块长约10厘米宽5厘米的坚实圆木,削成锥形。玩时用一条小绳栓着用力往地上放,凭小绳扯力,使其在地上旋转。陀螺旋转时间最长者获胜。

  ▲扯陀螺是个“技术活”。

  3.扔沙包

     如果上体育课时遇到下雨,大家就进教室从事些简单的娱乐活动,跳棋当仁不让的成了最受欢迎的娱乐项目之一。现在听说学校里还是有跳棋,不过早已更新换代了。 

  4.酸梅粉

  一毛钱一包的酸梅粉,里面颜色造型各异的小勺子,在当时是我们这些孩子的最爱,到现在我还常常在想,什么时候还能吃到那么好吃的酸梅粉呢?不过现在的孩子早已不屑这些零食了。

  5.拍画片

拍画片。男生爱圣斗士星矢,女生爱花仙子。那时候,因为“拍画片”技术了得,不花分文就赢下了班上所有男生手中的画片,风光一时啊。 6.小人书

  那时候普及的小人书比起现在来真是太少了,而且多以历史看图故事为主。不过这也成了我最那时候的最爱,很多书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现在这些书还都存在我家的橱柜中。 7.弹弹子

  每次趴在地上弹完弹子回家,都要被爸爸训斥一番。其实现在想来,打桌球和当时的弹弹子差别还真不大。只不过一个在地上一个在桌上罢了。呵呵,说笑。

  8、滚铁环

       又叫做推铁圈,男孩的最爱,手捏顶头是V字形的铁棍或铁丝,推一个直径66厘米左右的黑铁环向前跑,发出哗啷哗啷的声音。有的还在铁环上套两三个小环,滚动时更响。 不知道待我家乐乐长大,他的童年会充满了怎样好玩的趣事。不过如果有可能,我想在我一定带着她一起来重温我当年这些美好的童年游戏的。

  80后的童年

  出生于80年代,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下的首批独生子女。

  造型:的确良衬衣,蓝裤子,红领巾

  歌曲:《我们的祖国是花园》,小虎队、张雨生等港台歌星的歌

  代表游戏:

  跳皮筋,也叫跳橡皮筋、跳橡皮绳。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可三人至五人一起玩,亦可分两组比赛,边跳边唱自编的歌谣。跳法是皮筋高度从脚踝处开始,到膝盖到腰到胸到肩头,难度越来越大,跳者用脚不许用手碰皮筋。

  以及……

    90后的童年

  90后不像上一代那样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种玩具。他们的童年充实很多。他们这一代有了各种高新玩具,然而闲暇时光却基本都给了补习班和作业。由于90后处在一个发展的时代,因此,大多数90后既玩过70、80后童年的游戏,也接触过00后的一些游戏,同时,一些独特而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游戏应运而生了……

  cei 卡

  最早的比较独特的游戏叫做“cei卡”。不同于溜溜球四驱车这类大众游戏,这项运动很风靡,却也很小众。它的玩法有很多,筹码是某些膨化食品的附赠能力片,或者干脆是小卖铺成捆卖的卡片。它的玩法法也有两种,一种是撞翻对方的卡片,另一种是把用自己的卡片对方的从桌子上弹下去。输得的代价就是交出自己那一张心爱的卡片。

  拍手游戏

  这个游戏很流行,可在小学真正会玩得没几个。然而到了这个天才云集的小五班就不同了,这些智商超群的孩子完美的挖掘了这款充斥博弈味道游戏的内容。这个游戏很类似猜拳,用手势来传达信息,分来生产(攒),防御(防)和进攻(波)三大类。其中进攻需要一回合生产,可以被防御,但如果你在生产时被进攻你就输了。为了手势的同步,每一回合出招前都要拍两下手,所以称为拍手游戏。

 纸上RPG.jpg

  纸上RPG

  那就是一种被称为纸上RPG的类似电脑游戏的自创作品。简单说就是在纸上画上像棋盘一样的格子,然后再创建一些拥有不同能力值得兵种,包括移动格子数、攻击力生命力啊什么的。之后就好比将军排兵布阵的战略图一样模拟战争,还是回合制,很像下棋,但又要复杂得多,因为所有旗子的数据和规则都要自己创建,又要考虑公平性和多样性,所以相当考验能力。

  寻宝

 一个人把线索写在若干纸条上,藏在校园之中不同角落,一个纸条会指引出另一个纸条的位置,最后一个线索就通向宝藏。这个游戏对出题人和解题人都是考验。出题太简单没人玩,出题太难又不会。于是一套好的题往往要一个星期准备,然后一个星期破解。而这套题就像小说情节那样,能带你走进一个你不认识的校园世界,在惊异之余也会对自己强大的推理能力感到满足,而真正的宝藏就微不足道了。当然,有的时候宝藏自己也很有诱惑力,比如一本很好的漫画书或者一幅同学自己创作的很好的国画。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