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在既定的社会规则里为孩子争取一点不同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418805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郑渊洁:在既定的社会规则里为孩子争取一点不同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41880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郑渊洁:在既定的社会规则里为孩子争取一点不同

2017-06-01 15:30 | 来源: 北京青年周刊

  端午刚过,儿童就接上了。

  现代人有一个清醒的共识——养孩子难,养好孩子更难。培养一个孩子,像是一件耗资巨大的工程,又像是一场野心勃勃的斗争。

  但细究下去,一个孩子的成长应该经历些什么?应该知道些什么?他应该怎样度过童年?留下什么样的回忆?

  自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将6月1日定为国际儿童节后,60多年过去了,关于童年的大讨论从没停止。

  在中国,儿童迈向成年的道路,通常是在6岁之前接受父母的教育,之后进学校,进行思维的包装,再经过12年,才获准进入成人的秘密花园。

  在这过程中,传递给孩子的思想、政治、文化等信息,都已经过父母和老师的甄选。

  这个童年是大人们为孩子精心设计的。

  既然是人造的,我们又该如何给孩子们造一个相对完善的童年呢?

  今天,我们请来童话大王郑渊洁及其子郑亚旗两人,为大家奉上儿童节特别策划——“人造童年启示录”。

  听两位共同讲述,何谓童年,何谓自由。

  人造童年启示录

  在“童话大王”郑渊洁的微博上,有一条非常显眼的个人资料:北京马甸小学肄业。巧合的是,小学毕业后,儿子郑亚旗也选择了退学。

  在进行了DNA测试,证明儿子确实是自己亲生的以后,郑渊洁恶补了好几百本书并开始自编教材,对儿子进行了三年的“私塾”教育,从法律常识到生活自救,从两性知识到尊严教育。

  两岁的时候,郑亚旗就开始玩电脑;三岁的时候,从郑渊洁的教材《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中接受了性教育;四岁开始就知道地震时该如何自我保护。

  从小到大,他都有很强的危机感,他的床头柜里一直放着饼干和水,过期了再换新的,就是为了地震时不会被饿死。

  为了试探激励的作用有多大,郑渊洁以考过60分但不超过70分作为买价值1万多元的遥控直升机的条件。结果,郑亚旗在估计每道题的分数后,成功地考到了62分。

  18岁以前,郑渊洁几乎寸步不离儿子,甚至没有让儿子单独过过马路。18岁刚过,郑亚旗就背着包去非洲拍摄野生动物,并被切断了所有经济来源。

  在这样的“另类教育”下,郑亚旗创办了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担任CEO,而郑渊洁是他的打工仔。

  这份另类,因为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也成为了美谈。

  对话郑渊洁

郑渊洁(网络截图)

  亚旗小时候玩游戏吗?

  郑渊洁:他玩游戏很多。

  亚旗小时候有什么很想做却没做成的事吗?

  郑渊洁:郑亚旗小时候最想做的就是升国旗,我记得有一天,亚旗对我说:“爸爸,不知道为什么每天早上升国旗时,我一听到国歌响起,浑身的热血就往脑门上涌。我要是能当一次升旗手,那该有多好啊!”

  但是他成绩不是最好的,所以总是没成功。后来我就去学校找了他们老师,说能不能让他升一回,老师不同意,说他成绩不好,他升旗起不了示范作用。回家我沮丧地告诉郑亚旗没成功。过了些天,我问他参加学校的升旗仪式时血还往头上涌吗?他说不涌了。升旗这事和他没什么关系了。

  亚旗在学校选班干部,不报名老师说他不上进,报了名又选不上,很多时候选举都是有导向性的。他回来我就会安慰他,说当不当班干部并不重要,他也就不想了。

  亚旗是你亲自编教材,亲自在家教的,有设计时事相关的课程吗?

  郑渊洁:也有。我们晚上吃了晚饭会去河边遛狗,我就会把当天报纸上筛选出来的一条新闻拿来跟他讨论。比如坠机,有多少人遇难了,但还有一人生还了,我们就会探讨他是怎么生还的,还有历史上的今天发生了什么事情等等。

  因为我同时订几十份报纸,其中也包括《人民日报》,所以我也是个看了三十多年《人民日报》的人。也正因为这样,亚旗接触到的信息里其实肯定也有很多是来自《人民日报》的。

  原来都是我筛选一个话题来讨论,后来我就让亚旗来负责每天挑一个。他为了能和我交流,炫耀一下他看到的信息也会非常认真地去找新闻。每挑出来一个,我就会夸他:咦,我也看到了这则新闻,怎么我就没想到这个呢!这样一来,他就会很有动力。

  另外,我们虽然在家学习,但也有考试,不过是逆向考试。他出题来考我,我分数考得越低,说明他掌握得越好。当然,出题范围不能超过我的教学范围。

  亚旗关注民生吗?

  郑渊洁:他也关注,他是关注动物,他去非洲拍摄野生动物,去太平洋、印度洋潜水拍摄鲨鱼。他后来就改吃素了,我受他影响也吃素。

  他原来其实特别不喜欢人家说他是我儿子,沾我的光。他最开始去做记者,后来做摄影。慢慢地觉得做我儿子也不是什么特别丢人的事,所以也就开始管理皮皮鲁讲堂了。

  对现在某些小孩子“有官样”,某些“熊孩子”很任性等状况,你怎么看这样不听话的孩子?

  郑渊洁:我是绝对不会去评价任何一个未成年人的。他们已经被应试教育弄得够惨了,所以请不要再去伤害他们。

  而且,我也要在这里提议:在小学一定要废除班干部制度。人家国外的小学和中国的国际学校长期都没有设班干部。我去过北京的一些国际学校,都没有班干部。国外可能有学生会,但不是这么政治性的。而且一些班干部选举,都有很多家长去贿选,根本就不是民主选举。

  有很多网友感叹现在教育使孩子拥有了“人造童年”,甚至是童年缺失。你怎么看?

  郑渊洁:我这么说吧:海明威曾经在甲板上碰到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问他,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作家?海明威的回答是:“不幸的童年。”

  如果真像大家所评论的那样,这个孩子的童年是“不幸的童年”的话,那大不了再多一个作家吧!

  亚旗现在是很优秀的80后,不仅把皮皮鲁讲堂办得有声有色,而且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对于他的童年以及他现在的快乐,你是不是特别自豪?

  郑渊洁:其实就是歪打正着了。我原先给他编的教材被他用来开皮皮鲁讲堂了,而且还开发了网络游戏。

  你觉得什么样的童年才是最好的童年?

  郑渊洁:那就是社会尤其是家长一定要对自己的孩子多加赞美。

  美国总统奥巴马出版了儿童读物《赞美你》,出版社要我为奥巴马这本书的中文版写序言,这本书是以奥巴马给其女儿写信的方式著就的。

  奥巴马经常问女儿:“今天我有没有赞美过你?”来自父母的由衷欣赏、赞美和鼓励能使孩子拥有自信、快乐和爱。多赞美孩子,国家的未来会强大。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