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对谈许知远:找到更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叙事方式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430650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马勇对谈许知远:找到更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叙事方式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43065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马勇对谈许知远:找到更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叙事方式

2017-06-16 09:01 | 来源: 新浪

  马勇对谈许知远

  日前,由暴风公益、单向空间和东方历史评论共同主办,新星出版社协办的“从维新到革命‘晚清四书’新书分享沙龙活动”在花家地单向空间顺利举办。知名学者、“晚清四书”作者马勇深度对话知名作家、出版人许知远,用两个小时的时间,为读者讲述全新视角的近代史。

  马勇讲史:晚清四书 马勇  新星出版社

  活动从许知远介绍马勇新著“晚清四书”开始。“晚清四书”包含《觉醒》《维新》《国变》《革命》四本,内容从1894年到清帝国的结束。由此引出本次对谈的第一个问题:在经过两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而且学了30多年,且卓有成效,那为什么讲晚清的历史不是从1860年讲,也不是从1840年讲,而是说要从1894年开始讲起?另外,这套“晚清四书”又有什么特点呢?针对这个问题,马勇解释了他的思路和研究方式。第一,他一直想讨论的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即究竟怎么从一个传统的农业文明向一个现代国家来改造、过渡?第二,他认为,研究近代史的人,应从历史之中疏离出来,调整到一个第三者的视角,找到一个更接近历史本来面目的叙事方式,以逼近历史真相。这就是他这套“晚清四书”想达到的一个标准。

  许知远接着马勇的话,顺势将话题引到近代历史研究范式问题上。马勇以自身学术经历出发,带领大家回顾了80年代以来,近代史研究走过的路程,以及期间诸多历史节点带来的重大影响。对谈中,还以严复和梁启超为例,谈到了不同历史时期,对近代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

  对谈结束后,很多热心读者纷纷争相提问。其中尤值一提的是,马勇对于读者提出的对李鸿章的评价问题,作出了特别有“马勇范儿”的解答。他说:“我们讲历史人物的好,你就多讲一点不要紧,讲历史人物的坏,一定要很谨慎,因为这是后死者话语霸权”,“但你说这个人坏的时候,一定得有真材料,应该有很好的检讨,毕竟我们比他们晚了一百多年。”尤其是对于评价负面的历史人物,因为历史人物是没有办法跟我们辩论的,所以作为后来者,特别是作为历史学者,直抒胸臆也要有理有据。此番发言获得掌声阵阵。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