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与曹操不同 是守文之君
曹丕是曹操与卞夫人生的长子,魏国的开国皇帝。在普通民众心中,曹丕的形象并不好,原因有二:一是篡汉立魏,二是脍炙人口的“七步诗”故事,让人记住了曹植那句含泪的“相煎何太急”。
在章鸿昊看来,从性格上来看曹丕比曹植更像曹操,不过他缺少曹操那种魄力。“他是守文之君,所做的自然与开国之君不同。他在位期间,一直想建立一些功业,以期扩大自身的影响力,但基本上都失败了,所以他只能在稳定自身政权的基础上,尽量笼络士族,使得门阀制度不断成熟,给以后几百年的门阀社会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不过曹丕时期实行的其他一些制度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在经济上,尤其是屯田和兴修水利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在法律上也不断完善法律儒家化的进程。”
此外,章鸿昊强调,曹丕经历过争夺嫡位的斗争,深知近室宗王对皇权的威胁,所以从曹丕时代开始,曹魏政权对宗王的限制不断增强,以致后来宗室权力很弱,“为司马家族夺得政权也埋下了伏笔”。这种极端的方式,也使西晋统治者走向另一个极端。西晋宗王势力很强,以致宗王叛乱久久不能平息,才使得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的分裂年代。
汉献帝:绝不只是一个傀儡
在《军师联盟》第一二集播出后,不少观众吐槽汉献帝太怂了,听到曹操的名字以后就吓得魂飞魄散。事实上,真实的汉献帝并不是这么“怂”。
章鸿昊表示,汉献帝是一个悲剧型的皇帝,从做皇帝开始,就是别人手中的傀儡。“他年少之时很聪慧,对恢复汉家皇权做过相应的努力,在当时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很支持他的,如荀彧。汉献帝靠着汉家正统的威信维持着岌岌可危的朝廷,他努力了,但他很不幸。”
崔建华也认为汉献帝没那么简单,“汉献帝是有一定的政治企图的,他绝不甘心于傀儡地位。”他举例说,“早年他被董卓劫持到长安去,六年后最终能成功逃离长安,彻底摆脱凉州武人的控制。我个人以为,原因就在于献帝本人利用了凉州人的内部矛盾。而他被曹操挟持后,他的小朝廷屡次发生向曹操夺权的事件,如果说汉献帝本人概不知情,从未参与,恐怕在情理上难以说通。”
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
剧中,翟天临饰演的杨修也是一大亮点,他聪慧过人,却“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被曹操赐死。
杨修出身高贵,来自著名的弘农杨氏,这个家族历经后汉魏晋南北朝,一直经久不衰。章鸿昊表示,杨修在年轻之际就已经锋芒毕露,不懂得低洼蓄水、委屈求全的处世之道,“他忘了在丞相府供事,只需要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帝王之心不可测,这个道理他不懂,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