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节目: 从引进到出口的成功转换
短短几年间,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走过了从单纯购买引进模式,到与海外版权方联合开发,再到独立创作全新模式,最终实现原创模式被海外采购……中国“电视节目模式的进步可说是飞速的。”中国传媒大学文科科研处副研究员邓文卿感慨道。
前几年,《中国好声音》《中国达人秀》《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综艺节目几乎都是“舶来品”。据统计,2014年各卫视频道正式引进12档韩国版权节目,占引进节目总数的48%。在购进版权的同时,国内团队也通过与海外公司联合制作的方式,向海外优秀的综艺节目“取经”。如《奔跑吧!兄弟》就是中韩制作团队合作的一个成功案例,播出后的收视率屡创新高,同时该节目也受到了不少韩国观众的追捧。
在吸收了多年国外的节目模式和生产制作理念后,国内各节目制作团队日趋成熟,在原有引进节目基础上进行创新,打造原创节目模式。《我是歌手》第五季改名为《歌手》,并引进哈萨克斯坦歌手迪玛希,带动了该节目在哈萨克斯坦热播,成为中哈文化交流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国好声音》改名《中国新歌声》,吸引了来自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音乐爱好者,成为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窗口。
在国内成为现象级的节目《极限挑战》,在海外销售单价打破了以往东方卫视的综艺节目在海外销售的最高纪录。《极限挑战》系列真人秀节目在美国旧金山KTSF电视台、马来西亚NTV7电视台等海外主流媒体播出后,受到了海外观众的好评。不仅如此,“极限男人帮”在海外的走红,还让不少海外观众成为中国艺人张艺兴、孙红雷的“粉丝”。《缘来非诚勿扰》在澳洲电视台SBS晚上黄金时段播出时,国外观众对该节目十分感兴趣,不少观众以节目中探讨的话题为载体,引发了大家对价值观的深入探讨。一位在澳洲工作的中国人说:“这个节目的成功简直到了不分国界的地步,我的同事中有来自澳洲、英国、克罗地亚、印度、德国、巴基斯坦等地的人,他们几乎都对这档节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制作团队通过不断创新,打造出了一批扎根本土,富有中国特色的原创好节目。部分节目已经走出国门,远销海外,在传播中国优秀文化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大型音乐对战节目《全能星战》的节目模式卖到了以色列。英国国际传媒集团ITV从中国灿星制作订购了《中国好歌曲》,负责其国际发行权和英国播出权,这是ITV首次引进中国节目。《汉字英雄》在法国戛纳电视节上受热捧,多家国际买家对该节目模式非常感兴趣……
近年来,央视推出的《挑战不可能》《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一系列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海外传播力不可小觑。其中,《挑战不可能》中的精彩内容被翻译成英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俄语等多种语言,在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平台上传播。节目中“催眠小动物”的5岁小女孩儿韩嘉盈的视频片段,在海外网络点击量短时间突破5亿次。此后,韩嘉盈受邀赴美参加《艾伦秀》主持人监制的美国主流媒体NBC的一档真人秀节目《小大人》(Little Big Shots)。
韩国希杰娱乐集团节目模式创意总监黄振宇说:“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虽然有强烈的本地特色,但仍具国际潜力,如果把中国诗词换成一些国际知名的诗,它肯定能走得很远。”
“中国模式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在走出去本土化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目前正在探讨‘共同原创模式’,即和国外创意公司共同合作,以中国元素为主体,探索特定区域受众可接受的新的节目模式。”中国广播电影电视节目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综艺节目正在逐步实现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完美蜕变。综艺节目的走出去,折射出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为海外市场增添新的活力,让海外观众感知深厚悠久的中国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