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1月4日,11位维权作家就《锦绣未央》侵权事宜提起诉讼并得到立案受理。3月2日,第12位作家——著名武侠小说作家温瑞安加入了维权队伍。
2 参见微博账号“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吧官博”2017年2月26日微博:“@大风刮过dfgg求给我的ID和热血长安一样的待遇,跪求给个痛快!”
3 这或许也解释了《三生》的涉案作家并不打算提起诉讼的选择,一方面是维权成本问题,另一方面,圈内规矩与法律法规毕竟存在差异,如果不告,至少能在圈内作为“被抄袭者”得到一定的公正,但如果告了且败诉,那么他们连圈内舆论也会失去。
4 自2003年网站建立以来,晋江论坛的《抄袭处理制度》经过了数个版本的修订,本文依据的是2016年3月修订的版本,也是目前最新的版本,2016年3月29日发布于晋江论坛网友交流区“碧水江汀”版块。
5 参见“言情小说抄袭举报处”微博,2013年8月21-24日,“举报处”连续发了20条微博,贴出了《庶女有毒》与其他约20部作品的调色盘对比图。调色盘是网文圈内常见的一种“反抄袭”形式,通常是以表格形式将疑似抄袭的作品与被抄袭的原文分列左右,用醒目颜色标示出相同或相似的语句或段落,有时还会加上制作者的一些说明。调色盘在圈内自发的“反抄袭”行动中往往被看作最关键的证据,优点是一目了然,但不同的制作者对抄袭的判定标准不尽相同,可能会做出完全不同的调色盘,因此看似客观的调色盘仍包含着制作者的主观倾向。
6 参见“举报处”2016年7月4日微博。
7 参见2017年3月23日腾讯娱乐新闻《独家揭秘网文写作神器:日更三万字“抄”三百本不是梦》。
8 2014年5月,琼瑶起诉于正及电视剧《宫锁连城》的摄制公司,认为该剧侵害了琼瑶的剧本、小说《梅花烙》的著作权和改编权,同年12月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构成侵权。2015年2月,于正等被告上诉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同年12月二审宣判,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9 参见2015年12月16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民事判决书《琼瑶诉于正案终审判决书》,编号(2015)高民(知)终字第1039号。
10 晋江论坛《抄袭处理制度》。
11 参见高寒凝编撰的“梗/捏他”词条,林品、高寒凝:《“网络部落词典”专栏:二次元·宅文化》,《天涯》,2016年第1期。
12 目前网文圈对“梗”的实际使用较为混乱、泛化,除了叙事链等“情节”范畴的单位,有时也会指某些人物关系的设定,如“兄妹梗”。本文为了论述的清晰,将“梗”和“设定”做了定义上的区分。关于“梗”的定义,参考了与徐佳、张萌、郑君仪、李文玉、彭笑笑同学的讨论结果,特此鸣谢。
13 参见微博账号“唐七新版调色盘制作组”2017年3月17日发布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涉嫌抄袭《非我倾城》新版调色盘”。
14 参见微博账号“唐七新版调色盘制作组”2017年4月4日发布的“唐七《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涉嫌抄袭公子欢喜《思凡》调色盘第三版”。
15 参考百度贴吧“桃花债吧”帖子“不多说直接上图”。
16 2015年3月,作家周浩晖就电视剧《美人制造》(2014)涉嫌对其小说《邪恶催眠师》(2013)构成侵权事宜,对电视剧制片方、出品方、编审(于正)、编剧(秦简)提起诉讼,扬州市中级法院立案受理。2016年11月7日,一审宣判驳回诉讼。
17 2016年11月29日周浩晖在微博发布了判决书的照片(已删除),本文参考的是微博账号“千万缕0”的截图:http://weibo.com/5529762147/EjUqXnvV8。
18 参见傅善超编撰的“世界观/设定”词条,傅善超、王恺文、高寒凝、吉云飞:《“网络部落词典”专栏:电子游戏》,《天涯》,2016年第5期。
19 参见论坛管理组的官方微博账号“公子长佩”2017年1月6日发布的《关于〈模仿者〉(by:李柘榴)一文的判定结论及处理意见》。
20 参考并引用了张旭东:《本雅明的意义》(《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译本序),《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张旭东、魏东生译,三联书店,2007年。
21 “大作家”超级写作软件,参考其官方网站“自动写作网”,本文采用的是其最新试用版v4.3.20(Windows版)。
22 20世纪80年代出版了一批文学工具书,如《文学描写辞典》(中国青年出版社,1982)、《中外文学名著描写辞典》(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等。仅以《文学描写辞典》的印刷数据为例,1984年4月第四次印刷的印数是1062001—1460000册,同年12月第五次印刷的印数是1458001—1618000册,总印刷量已达到160多万册。可以推测,当时有相当数量的作者会把这些辞典当做文学创作的工具书。
23 参见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生》,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第76页。
24 参见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3-12页。
25 参见东浩纪:《动物化的后现代:御宅族如何影响日本社会》,褚炫初译,台湾大鸿艺术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第66-80页。
26 “超文本(HyperText)”,即“超级文本”的缩写,最早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计算机专家德特·纳尔逊提出,指用超链接的方式将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网状文本。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学网站本身就是一个“超文本”。这里把网络文学的类型看作一种“超文本”,强调的是其将不同空间的文字信息组织在一起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