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华:三十载呕心沥血创作长篇小说《长生天》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51115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刘利华:三十载呕心沥血创作长篇小说《长生天》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5111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刘利华:三十载呕心沥血创作长篇小说《长生天》

2017-09-26 13:43 | 来源: 吉网

  

blob.png

  刘利华,

  他是警察,一个高级警官。

  他也是一个诗人,著有诗集《心旅》。

  看看他写的诗:

  即使压过整个天空 我也要昂起不屈的头颅 即使大地从脚下溜走 我也要举起挑战的双手 我用无畏之躯 将孩子们的梦守护 我用沸腾的鲜血 喷出满世界的星斗 我从海底上升    在地狱到天堂的路上行走 谁也不能把我阻拦 谁也不能把我引诱

  这首《护法者的誓言》最初发表在2000年的《内蒙古日报》,甫一发表,便引起人们的强烈反响。人们纷纷用“男人,狼嚎泣血,豪迈气势磅礴,铮铮铁骨,豪情冲天”等词汇称赞;有人惊呼“这是伟大的光明神的形象”;文艺评论家龚小凡称赞是“雄浑壮阔”(《人民公安报》2000年)。他也成为一些作者引用的诗作,成为书法家书写的题材。

  他也写古体诗词。作为情绪的表达途径,相较新体诗,古体诗词短小精炼,遣词造句更需斟酌。他根据不同的心境、情境、语境,变换表达方式。

  他也是学者。作者对蒙古族传统文化有着深入的研究。对近几年文学界和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蒙古族狼图腾问题,他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认识。在论文《蒙古人有没有狼崇拜》中他认为,目前人们研究狼图腾陷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只看现像,不看本质。要想得出正确的结论,一定要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发展的看问题。蒙古人继承了匈奴、突厥等草原民族的文化传统,在历史上是有狼图腾的。这从蒙古族的典籍,内蒙古一些旗县的狼崇拜孑遗,蒙古国蒙古人的生活习惯中,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他研究发现,古代蒙古人以狼为姓氏,以狼为山名,狼的命运决定个人和部落命运。至于现今在内蒙古地区狼崇拜的淡漠,主要源于双重原因:忽必烈全面转向尊崇佛教,农耕文明的冲击。但是,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仍存在着。直到今日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蒙古族狼牙崇拜,就是狼崇拜的表现。学术界对成吉思汗西征的杀戮问题,一直采取了倾向杀戮严重的观点。作者通过自己的研究,推翻了中外学术界的定论,提出成吉思汗西征,包括对中原的征服战争,所谓的杀人如麻的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是对有关史料的误读。(见《市井半丘坟真的是屠杀之意吗》《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克夷门地望,长期困扰西夏历史研究。他通过自己的考证和实地考察,认定克夷门就在现今黄河和贺兰山中间的宁夏和阿拉善盟开发区交界处。见2014年第一期《西夏研究.克夷门考》。

  他是作家。利用三十多年时间,创作了反映十三世纪蒙古人历史的长篇小说《长生天》。这部长达百万字的恢弘作品,以中华民族的著名帝王成吉思汗一生为主线,全面反映了当时的蒙古高原和世界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书中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就是数百人,笔触深入到中亚乃至欧洲。举凡当时蒙古人的日常生活,骑射战争,都有逼真的描写。其中对主人公成吉思汗的刻画,栩栩如生,一个有些有肉,历经磨难,百折不挠,意志坚强,胸怀开阔的英雄形象,跃然纸上。这本书既是成吉思汗的历史,也是蒙古民族的发展壮大史,同时也是人类的跌宕起伏史。书中令人击节赞叹的英雄权谋,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催人泪下的骨肉亲情,读来有如亲历过去的时代。无论是什么身份的读者,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老人还是少年,国家元首还是平民百姓,军人还是学者,商人还是个体劳动者,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可以从书中人物的身上,寻找到自己的影子,汲取人生的营养。当然,成吉思汗被美国权威媒体评为依据对世界改变的力度为而言是上个世纪最有影响的人,这部书也可以被视为“成功学”。成吉思汗从一个弱小的被部众遗弃的孤独牧人,到登上人类辉煌之巅的伟大汗王,其中的过程,不是仅凭一部蒙古人的《蒙古秘史》,或汉人的《元史》,或波斯人的《史集》就能充分回答的。隐秘的人物心路,琐碎的历史细节,淹没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之中。现在人不是说吗,细节决定成败。没有心路的历史,只是抽象的概念;没有细节的故事,只是空洞的说教;没有真实的心路和细节的历史,只是无聊的编造。在这一点上,作者的惊人的史实还原能能力,令人惊叹。同时,作者也没有放松艺术化的劳动。因此,成吉思汗的成功,是可信的,真实的。《长生天》这本书,在以上两点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功。读者在品味欣赏成吉思汗的成功的同时,也享受了巨大的艺术之美。这部书的问世,引起了社会的高度评价。著名作家哈斯乌拉说,一部伟大作品,需要三个条件,提出并回答关于人类命运的宏大命题;具有独创性难以被复制的文本;给人以经久回味的艺术魅力。这部小说,完全达到了这样的高度。订阅号《成吉思汗》认为,此书是“一部具有独创性的伟大的作品”。学者认为,可以藏之名山,传之后世。(作者 汪文山)

  作品简介

  刘利华的《长生天》是一部长达百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全面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历史上著名人物成吉思汗丰沛传奇的一生,摹写了十二世纪末十三世纪初中国和世界的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刻画了成吉思汗和他的弟弟、妻子、子女及一大批文臣武将等数百个人物的生动形象,折射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小说对草原文化和生活有着近乎纪实录像般的真切反映,对当时蒙古高原的社会矛盾和世界各国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进行了有力的揭示,对不同的人物,环境,文化,运用多方面的文学手段予以表达,全景式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以成吉思汗为主角的方方面面。本书是英雄的颂歌,人类智慧的探求和表达,也是时代的复原和记录,体现出文学的,历史的,社会的多方面的价值。无论从内容到形式 都堪称一部史诗性的鸿篇巨制。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