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龙
《英雄儿女》剧照
刘世龙始终热爱着长春。
9月27日23时20分,曾在银幕上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刘世龙,因病在长春逝世,享年87岁。据悉,刘世龙遗体告别仪式将于9月30日8时在长春息园西厅举行。
刘世龙在长影拍摄的传世之作《英雄儿女》中成功饰演了王成一角,使得这位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拥有了相伴一生的名字——“英雄王成”。
在今年9月16日获得第31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终身成就奖时,老人因身体原因未能到场,但他托儿子刘晓阳转述的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电影、对观众的热爱之情。
在长春最美丽的金秋时节,老人告别了他热爱的这片热土、告别了他热爱的电影事业、告别了热爱他的观众……
但正如他在银幕上塑造的一个个或铮铮铁骨、或款款深情、或腼腆矜持的角色一般,刘世龙,这个名字已经深深印刻在观众的脑海里,他的音容笑貌永留世间。
悼念
唯有泪千行
刘世龙去世的消息,令社会各界深感震惊与悲痛。共青团中央、《紫光阁》杂志在官方微博发布悼念信息,冯远征、郑昊等演艺界人士纷纷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处转发,并发文表达“前辈一路走好”的怀念之情!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导演常彦:我和世龙原来都住在长影四宿舍一个院儿里,经常一起参加社会活动,他很热心于推广、支持电影事业。他是个冬泳爱好者,经常骑自行车去游泳、锻炼身体,真希望他能像银幕形象那样永远健康,让喜爱他的人们能更多地亲近他。如今唯愿逝者安息,一路走好!
电影《保密局的枪声》编剧金德顺:刘世龙与我们永别了,深为悼念。你将永远留在观众的心目中;你为一个时代,塑造了一个英雄形象,激励了许多人奋进;你朴实真挚演绎的英雄,让人感到自然而鲜活。你的离去,是演艺界的巨大损失!
演员六小龄童:刘世龙老师的去世,是中国电影的一大损失,他在电影《英雄儿女》中塑造的英雄王成生动鲜活,尤其是“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句经典台词令我永久难忘。永别了,英雄王成!愿刘世龙老师一路走好!
著名导演雷献禾:前辈刘世龙老师是长影主旋律影片的代表人物,功勋卓著,老人家一路走好!
演员何政军:“我们的王成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英雄儿女》,一部我们从小到大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电影,整个电影几乎都能背下来……如今“英雄王成”走了,愿刘世龙老师走好。那句“为了胜利!向我开炮!”将永远在我们心中回响……
长影乐团手风琴演奏家曹丽:刘世龙老师和长影乐团一起演出了十几年,深受观众的喜爱,德高望重。刘世龙老师千古!一路走好!
电影制片人黎新:刘世龙自小革命,把一生都献给了他所钟爱的人民电影事业。他是一位敢说真话的人、一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银幕上下都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值得怀念的人!长歌当哭!
微博网友“紧箍咒行走”作藏头诗:“刘门召唤追故人,世代忠影誉等身。龙车凤辇随风去,挽只金鸡化为尘。”深切怀念刘世龙老师。
一生
塑造众多家喻户晓的银幕形象
“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1964年,刘世龙在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电影《英雄儿女》中扮演王成,虽然这个角色在整部影片里镜头不是很多,但是王成紧握爆破筒冲向敌阵的英勇形象,以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经典台词感动、影响了几代中国观众。
成为小八路 深埋艺术情
1930年,刘世龙出生于安徽萧县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抗日战争爆发后,父亲刘宗锦出于义愤,1938年参加抗日游击队,大刘世龙7岁的姐姐刘子珍也随父亲加入革命队伍,刘世龙的家一度成了党的地下联络站。刘世龙9岁时,父亲便把他带到部队,先是参加县宣传队儿童团,后在萧宿铜总队参加演出一些小节目,如《锯大缸》《小放牛》《老太太觉悟》等,成了一名“小八路”。
1946年,刘世龙成了武工队员,次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跟随部队进军大别山,解放运城、开封,参加淮海战役,赴泸州一带剿匪……年少时的经历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无疑在日后为他的艺术创作埋下了火种。
自1951年起,刘世龙先后到西南人民艺术剧院戏剧系、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学院学习。1954年,他在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参加拍摄影片《沙家店粮站》;1955年,正式调入已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的长影,担任演员。
跨界当演员 阿牛哥出彩
从“小八路”跨界当演员,刘世龙曾先后在40余部影片中扮演角色,包括《董存瑞》《妈妈要我出嫁》《复试》《古刹钟声》《黎明的河边》《并肩前进》《草原晨曲》《海上神鹰》《鸿雁》《独立大队》《钢铁巨人》《锁龙湖》《严峻的历程》等,而《英雄儿女》《刘三姐》《战洪图》等影片尤为出名,他用生命塑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经典银幕形象。
虽说《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一角,是刘世龙饰演的英雄角色中最为传世的,其实早在1960年,他已在《鸿雁》中奉献银幕的惊鸿一瞥。后来,从《刘三姐》中出彩的阿牛哥一角不难看出,刘世龙不仅能演好孤胆英雄,拿捏起少数民族好青年来,也是毫不含糊。因形象英俊、演技成熟,刘世龙将片中刘三姐的心上人阿牛哥饰演得分寸得当、极富内涵,展现出他深厚的表演艺术实力,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吃得苦中苦 英雄终炼成
“刘世龙,王成就是你,你要给我演好。你要再到部队去当兵。”这是当年武兆堤力排众议,决定在拍摄《英雄儿女》时起用刘世龙时说过的一句话。刘世龙则豪气回应:“请导演放心,我一定演好,我是不蒸馒头争口气。”
站岗、放哨、投弹、刺杀、大比武……3个月的部队历练,刘世龙的英雄气质征服了所有人。在后来的电影拍摄中,刘世龙吃了不少苦,拍摄王成冲过炮火硝烟的镜头,刘世龙要在不断有爆炸、遍地燃烧的火海里冲过去。跑了一遍,眉毛就烧光了,鬓发也被燎去一片,胳膊多处燎出大泡。当需要再跑一遍时,化妆师为他重新粘眉毛、修鬓角。两遍跑下来,刘世龙胳膊、身上的水泡难以计数——那一刻,把自己真的当成了英雄的刘世龙,真实地塑造出了银幕英雄王成的形象。
《英雄儿女》上映后,每当刘世龙走在街头巷尾,群众就热情地凑上前,与他握手唤他一声“王成”。
在此前的数度采访中,当被记者和群众问及一生被看作“英雄王成”有何感想时,老人每每都会这样回答:“王成是英雄,我是刘世龙,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扮演了英雄王成。”
从不以“英雄”自居的刘世龙,正是在千锤百炼中完成了对英雄人物的诠释,从这一点上来说,刘世龙也是英雄。本栏照片除署名外均为毕馨月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