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幻多彩”:类型小说的喜与忧
本次参评作品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类型小说方兴未艾,玄幻之风盛极一时,小说的虚构与想象潜能得到了爆炸式的释放。本次参评作品中,作家们把“放飞想象”的网络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创作出了大量广受追捧玄幻修真之作,有些作品已经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这种势头令人欢欣鼓舞。但也有部分作者对“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等根本性问题缺乏应有的关注,异想天开,奇思欲飞,醉心神魔共舞,修真不问归路。这一苗头,若任其滋长,后果不堪设想。诚然,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玄幻盛行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及其所造成的喜与忧,成了本届评委们关注的重要话题之一。
玄幻性是文学与生俱来的特性之一,若究其源,撇开庄子列子不论,仅从《山海经》《搜神记》到《诛仙》,就足以写出一部洋洋大观的玄幻文学史。单就网络文学而言,玄幻题材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与玄幻主打的网游不无关系。因此有人说,真正支撑网文传奇局面的根本因素,既不是网络,也不是文学,甚至也不是资本,就其根源而言,是游戏冲动,网文勃兴只不过是网游激情溢出的衍生现象而已。这种说法虽然不免偏激,但也并非毫无片面的深刻之处。2004年盛大收购起点就已为网络小说游戏化的虚幻取向埋下了伏笔,2015年被说成“玄幻小说年”就是一个例证。此后学界甚至围绕文学是否进入“神鬼时代”展开了一场颇有声势的争鸣。
当然,作为类型化的玄幻小说,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资本催发和市场诱导的影响。随着网文的纸媒化、影视化、手游、动漫、音频等相关利益链的不断延伸,作家和网站被裹挟在类型化的固定模式中难以超拔。其中“玄幻”类小说呈井喷式增长,相关粉丝群体大有弥散全球之势。仅从传播和影响的视角看,这无疑是件令人欣喜的事情,但从网络文学的发展大局和长远目标看,作家远离现实、扎堆玄幻,眼前利益或许丰盈,但发展前景实则堪忧。如何使网络文学在放飞想象的同时,着眼长远,脚踏实地地保持现实关切,这无疑是当前网络文学创作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远离现实,醉心玄幻,飘飘欲仙,妄镂虚空,终非长久之策。当然,玄幻未必一定要以抽离现实为代价,本次参评的众多玄幻小说中也有不乏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如《择天记》就是例证。
高票上榜的《择天记》,是猫腻继《将夜》之后的又一部倾力之献。从小说类型看,《择天记》是一部“玄幻+修真”的复合类型小说。作品所呈现的上下求索之志与九死不悔之情,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猫腻特有的浪漫与深情,或许与其紧邻屈原故里的家乡夷陵不无关联。从价值导向上说,它是一部雄浑豪放、正气充盈的励志小说。男主角陈长生因为特异体质,命中注定只能活到20岁,但长生不甘心听命运摆布,愤然“择天改命”。他14岁背井离乡,踏上修真之路。在道行决赛时意外夺冠,因此名震四方。此后他历尽劫波,屡遭追杀,在逃难过程中学会了慧剑、燃剑、笨剑等功夫,但功夫越高深,处境越凶险,在一系列匪夷所思的离奇历险过程中,陈长生总是逢凶化吉,逆天改命。这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豪气,具有强大的精神提振作用。猫腻小说素以“风格细腻,架构有序,情节跌宕,内涵深刻”见称,《择天记》不仅兼具上述特点,而且还出神入化地继承了传统小说的诸多优点,如主题健康向上,人物形象饱满,环境描写如诗如画,在思想性与艺术性方面均不乏可圈可点之处,获得评委们一致好评。
与猫腻的超强人气相比,他曾是少年的《书剑长安》是名副其实的新人新作。这部200万字的仙侠小说,是作者的网文处女作。2017年6月初完篇,目前在其首发的纵横中文网上已有58万的点击量。人是新人,却笔力老到,开篇就构建了一个气势恢弘的仙侠世界;书是新书,却气象浑朴,男主女主都如“熟悉的陌生人”。书中的江湖恩怨,尤为波澜壮阔,其家国情仇更是荡气回肠。既有缠绵悱恻的感情纠葛,也有血荐轩辕的凛然大义。小人物的嬉笑怒骂,失势时候的世态炎凉,无不让人拍案叫绝。作者因此被誉为仙侠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评委认为,作品的写法和故事都依循了仙侠的常规路数。人物设定和情节构思,有独到的精细之处,尽管某些情节较为俗套,如男主接受妖族神髓精血以增功力等桥段,但作品总体上坚守着淳朴的友情与爱情,显示了仙侠路上初心难忘的主题。
纯情犀利哥的《诸天至尊》以其惯常的东方玄幻叙事风格,讲述了一个热血青年修仙悟道、逐鹿天下的故事。小说架构庞大而不松散,境界华美而不做作。书中的爱恨情仇之事,佛道仙魔之气,神尊贤圣之境,无不令人称奇。全书不仅“布局宏大,玄秘万千”,而且文笔诙谐,笑点密布,读来令人大快朵颐,但该作与一般小白文明显不同,不仅在构思与炼辞方面颇见功夫,不少章节甚至还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佛禅哲思之美。
值得注意的是,《诸天至尊》作为玄幻之作,却极为注重现实生活的细节真实性。作者用幽默的叙事语言、紧凑的故事情节,创造了一个时而类似神话、时而真实可感的奇特世界。小说将复杂的打怪升级、修仙入圣之路和神奇的绝学秘法、呼风唤雨之功,有条不紊地编织在一起,精彩桥段迭出,令人目不暇接。
不难看出,已完结作品榜单“前三甲”均为玄幻小说,这并非巧合,事实上,上述两个榜单中玄幻作品所占比例之高,已令评委们深感忧虑。我们注意到,早在2016年网络文学排行榜发布会上,陈崎嵘就针对玄幻过热等倾向呼吁作家们回归现实。他说:“中国网络文学的宽广出路在于现实题材,中国网络文学的“高原”“高峰”也在现实题材。吁请广大网络作家清醒理性地面对现状,勇敢积极地迎接挑战。网络文学应该反映波诡云谲的时代风云,反映曲折离奇的中国故事,反映纷繁复杂的人间生活。网络作家们具有天马行空般的构思才华和生猛新鲜的语言表达,同样可以把现实生活描写得精彩纷呈、趣味盎然。”
关注现实,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是中国文学史提供的宝贵经验。从“哀民生”的屈原到“忧黎元”的杜甫,若没有忧国忧民的“传世之心”,就不会有扎根人心的“传世之作”。从重“实录”的司马迁到不“穿凿”的曹雪芹,若没有洞明世事的慧眼,就写不出练达人情的文章。对此,注重“诗外功夫”的陆游有极为深刻的总结:“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君诗妙处吾能识,尽在山程水驿中。”从当下网络文学创作的现状看,古人这类告诫仍有极强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