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长白相携手
绝不相负是忠诚
省委书记巴音朝鲁在全省对口支援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来谋划推进援疆工作,把民生工作做好、连心工作做细、发展工作做活、基础工作做实,确保中央要求部署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按照这一指示精神,吉林省第三批援疆工作队认真贯彻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坚决贯彻落实吉林省委、省政府和新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狠抓队伍管理、创新工作思路、调动各方资源,紧密结合受援地实际需求,全力助推阿勒泰地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队牢牢抓住民生这个根本,认真落实新疆自治区九项惠民政策,确保援疆工作援到点上、扶到根上,让援疆成果惠及更多群众。
工作队首先建章立制,从严从实管理队伍。按照吉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平安援疆、廉洁援疆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清正廉洁、务实担当的吉林援疆人才队伍。他们一手抓援疆任务落实、一手抓干部人才管理,健全完善相关制度规定,立规矩、讲程序、明责任,确保援疆项目、援疆资金、援疆队伍“三安全”。依据党纪处分条例、廉洁自律准则和新疆当地关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各项要求,专门制定出台了吉林省援疆干部人才“十严禁十不准”,涵盖了政治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等各个方面,标清底线、划出红线。
工作队深入调研,把功夫下在摸清实际需求、理清工作思路、找准主攻方向上。他们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实地了解基层情况,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分领域研究制定了党建援疆、文化援疆、产业援疆、科技援疆、教育援疆、医疗援疆、金融援疆等具体方案。先后多次召开前方指挥部扩大会议,对工作思路、援助措施、资金保障等进行集体把关。
吉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孙立君、副总指挥李新先后带领纪检、组织、宣传、发改、教育、卫生、科技、商务等部门的援疆干部,多次深入“一市三县”开展进村入户式调研,了解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摸清群众牵肠挂肚的事情,掌握援疆规划执行情况,找准稳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确定2017年至2019年吉林援疆工作思路,确保“规定动作”保质保量完成、“自选动作”突出吉林特色。
行走在阿勒泰广袤的土地上,吉林作家们一路行一路记,所到之处无不感受着强烈的“如歌的行板”:
“借梯登高、借风行船”——面对资金短缺的现实情况,吉林省援疆工作队大胆创新工作新思路,积极探索援疆工作新路径,努力谋求外力支持,主动与大型央企沟通对接,合力推动吉林援疆工作。在吉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的组织发起和大力推动下,在“首惠于民”这一价值追求和发展理念的感召下,5月26日,阿勒泰地委行署、吉林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与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旗下参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综合建设领域的要素资源提供商和新型智库平台——中建兴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正式确立战略合作关系。三方就联合共建阿勒泰基层党建合作区达成六点共识:坚守“首惠于民”原则,坚持“不济民不做、不共赢不做、不传创不做、不生态不做”的发展追求,坚持“民心驱动、党建驱动、规划驱动、产业驱动”的发展理念;以党建援疆推动产业援疆,以国有资本组织要素资源,以产业系统支撑集体经济,积极推进组织方式和发展模式创新,真正把基层群众组织起来,大力发展有组织的边疆基层经济;协力共建“千里画廊、百村增收、万户就业”工程,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经济发展功能;联合打造智库联盟、投资联盟和产业联盟,共同发起设立边疆建设产业基金,首期募集规模100亿元人民币;充分利用多种金融创新手段,重点支持“千里画廊”辐射区域的分布式社会服务系统,重点支持国家级跨境旅游合作区和边境旅游试验区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及“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共同打造“冰雪圣城、丝路航站、千里画廊”城市名片,推动阿勒泰基础设施、旅游服务、科学汇集、文化交流等全方位级次跃升,进而实现阿勒泰地区产业发展、人民致富、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签约仪式上,阿勒泰地委书记张岩深情地说,阿勒泰是“最具实力的贫困地区、最有影响的偏远地区、最有前途的落后地区”,极具发展潜力和优势。这次三方确定的战略合作,是贯彻落实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的具体行动,是吉林对口援疆工作真心投入、真情付出、探索创新的充分体现,是中建兴业集团履行央企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为阿勒泰地区奠定了投资支撑、体制支撑、产业支撑,对阿勒泰今后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促进作用。希望三方联合积极筹建“新吉丝路学院”、策划阿勒泰科学小镇,使合作内容在阿勒泰全部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共同建设中国梦的阿勒泰版。
天高云淡,恢宏画卷。吉林作家们仔细地倾听着,动情地观察着,认真地记录着……通化县职业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
曾荣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的女诗人秀枝在记录本上写道:行走在阿勒泰的日子里,内心极不平静,一直被我省援疆干部和队员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着。作为内地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我特别特别想把这些援疆故事讲给我们支部的党员们听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