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淘作品:日常书写的直接性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54366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马小淘作品:日常书写的直接性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54366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马小淘作品:日常书写的直接性

2017-11-17 16:49 | 来源: 文学报

     “作为一个青年失败者,究竟是要怎么和这个时代相处?”

  徐刚:我想讨论一下她小说里的青年失败者。青年的失败实际上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像章某某那样,上下求索却不得其道,最后面对勤学苦练、天道酬勤神话破灭的命运;当然还有另外一条路,那就是像温小暖那样,安安稳稳做一个失败者,并从中找到生存的乐趣和意义。这也是《章某某》和《毛坯夫妻》的根本不同。

  马小淘提出的问题可以概括为,我们究竟是要非常徒劳地去反抗自己作为一个失败者的命运,为自己不切实际的梦想去不断地努力呢,还是说要安安稳稳地在这个时代甘心做一名温小暖那样的失败者,找到一种与生活自处的方式,从中找到一种不同的乐趣,或者是一种残存的意义。实际上温小暖是一个逃离者,但马小淘在这个人物身上赋予了一种神性,这个人物仿佛长出了一对隐形的翅膀,能够自由自在地飞翔。在这样的一个时代,作为一个青年失败者,究竟是要怎么和这个时代相处。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杨庆祥:齐美尔十九世纪就提出这个问题了,现代人如何自我保全。因为他觉得现代人很难自我保全,这个时候,这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命题了,你在这样的一个道德野蛮主义的时代,你要么特别有钱,要么特别有权力,要么你就有颜值,要么你就有背景。整个西方社会、中国社会都是这样子,越来越严重,那这个时候,一个普通人,那怎么办?你怎样来自我保全,这就变成了一个极其困难的问题。

  蒋一谈:马小淘的随笔中有两个特别的地方是值得去研读的。第一,那些电影,它们在马小淘的随笔中能重新焕发新力量。E.B.怀特把一个杯子、把一个汽车写得打动人,马小淘写电影有相似的力量。另外一点,我觉得如果刘汀是以成长作为一个话题,马小淘则是与个人对话,我觉得一个写作者可能最绕不开的就是自己的影子,自己的过去那个长长的影子。但是她这种对话,我觉得一方面是才气,另外是勇气。我就简单地翻了一下,有几个句子,我记得特别清楚。“我的人生、我的时光就像三条腿的椅子不太牢靠。”这是第一句。第二句:“当别人伤了我之后,我必须自己再伤害自己一次,只有这样,我才能找到平衡。”

  我有一种预感,我觉得随笔这种文本本身,可能是她小说的另一种式样。我更喜欢复杂的作家,就是有多种写法的作家。其实她那里头好多是小说的感受,小说的画面,我就想说这一点。

  朱涛:我觉得她作品中的文学气质和文学基因与她的性格是特别吻合的——快人快语,耿直、率真,符合东北女子的特性。她刚才讲到,每一个作家都不断怀疑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我也是如此。我在写作的时候,也总是问自己能不能写下去和能不能写得更好一点。我觉得在挖掘自己的文学气质之后,作家的丰富性就有了新的发展,这也是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大作家的话,那个丰富性可能要更深刻地挖掘一下。

  王德领:马小淘没有把生活类型化,也没有把人物典型化。好多写城市的作品,要么写城市底层的形象,要么写一个城市类型化的形象,仿佛我们人的生存是在反映某种理念。她没有这么写,她把人还原成一个自然的人。“50后”、“60后”、“70后”、“80后”的作家,对生活的理解确实非常不同。我们的写作如何贴到生活里面,如何把人物还原成自然的人来写,这是我们从这几个作品里能学习到的比较可贵的地方。

  杨庆祥:她特别忠实于她这样一个个体对世界的基本认知和感受,这是不媚俗的,而很多作家往一个方向赶,那是媚俗的。最后就千人一面了。写作最重要的还是一个心声,你写你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就好了。

  陈华积:马小淘的小说给我带来了很多冲击。首先是一些生活面的展示,她给我们揭露了一个我们平常很少顾到的写作层面,她处于中层,但是她又能够透视到上层,能够联系到下层,她通过中层这样一个窗口给我们展示了社会的不同层面。她在语言层面非常睿智,表达也很个性化,这些都是她比较出彩的地方。

  我对马小淘的写作的一些不满,在于她在呈现这些人物的有些变态的心理时过于中规中矩。因为青年经历那么大的生活落差,肯定会产生巨大的心理问题。他们在面对残酷的社会竞争时,他们所产生的精神上的问题,包括恋爱上的问题,都非常接近于西方上流社会的情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希望马小淘未来能够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东西。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