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梁庄是别人的故事却是我的世界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56811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梁鸿:梁庄是别人的故事却是我的世界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256811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梁鸿:梁庄是别人的故事却是我的世界

2017-12-26 16:23 | 来源: 晶报 谢晨星

  梁光正的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合时宜的

  记者:您谈到,写梁光正的故事灵感来自于您的父亲。

  梁鸿:这些年我写梁庄,一直是父亲陪着我拜访梁庄的每一户人家。其实,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里面,梁光正已经出现过了,这里的梁光正是我真实的父亲,我以梁光正之口谈了梁庄的历史往事,也谈到1970年代个人的生活和整个村庄的状况。而在《出梁庄记》里,梁光正也非常重要,书中的我和实际生活中的我,对村庄的人是不熟悉的,梁光正作为非常重要的村庄老人,他一出场,村庄往事就打开了。可以说,没有父亲就没有《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

  记者:但是在这本小说里,梁光正是一个虚构的人物。

  梁鸿:前年我的父亲去世,但他乐观自嘲、夸张煽情和孩童般的无畏形象时时浮现在我的心中,心里慢慢生长出一个叫做“梁光正”的老年男性形象。

  梁光正是一个极其乐观的、幽默的、一个不合时宜的人,生活中会被别人嘲笑。他不是本分的农民,他的做法超越了生活给他的规定性。一个人试图超越生活秩序和文化秩序的时候是非常艰难的,他会处处碰壁。这个梁光正就像堂吉诃德,堂吉诃德拿着长矛对风车作战,这是可笑的、荒诞的,但又让人尊重的。但我们说这个人是堂吉诃德的时候,也是因为他坚持某种理想,这个理想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合时宜的。

  记者:所以,小说中的梁光正充满了戏剧性,一开场就要去寻亲,然后还要去找年轻时候的女朋友,一味奉献,让子女家人不胜其烦。

  梁鸿:我是从梁光正的老年写起的,60多岁要去寻亲戚,不顾家人反对去找女朋友。他的女朋友在他家呆过,出了大的事故就走了,这是伤痛。所以梁光正说要寻女朋友,大家就明白了,他其实是不断在跟俗事作战。

  梁庄从实在的梁庄变成虚构的梁庄,但它跟我内心深处对梁庄人的认知有关系。我在《出梁庄记》里提到了一个年轻人,他在河北打工,不仅挣到了钱,还捐了很多钱,但他捐钱的动机不光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想获得一种认可。他曾看到一则新闻,新闻报道了一个打工青年在当地获得了“十大务工青年”的称号,得到了政府的奖赏。当这个青年站在电视上被称颂时,这位在河北打工的青年就特别为之羡慕,他希望自己也能获得这样一种认可和身份。但想获得这种身份是非常艰难的,相当于是堂吉诃德的梦想,不过他不放弃,他说我想在我那个地方得到认可。人们会觉得这个人不切实际,但却是值得尊重的。梁光正就有这样的因子,一生都在折腾,一生都在失败,一生都在因为说真话被批斗,哪怕浑身流血、老婆生病孩子受伤他都不改旗帜,这样的人身上有我们生活内部缺乏的东西。

  这不只是一个农民的故事而是一个“人”的人生

  记者:如果说之前非虚构的梁庄是一个群像,那么虚构的梁光正更像是梁庄群像中的一个切片,感觉他身上容纳了很多人的生活和个性。

  梁鸿:当你在塑造一个人的时候,并不单单是哪一个地域的人的切片,他可能是一个集合体,至于他是哪里人并不重要,但你总要把他落实在一个现实的地域里,比如他生活在哪儿、他说河南话还是山西话、他家里有几口人,他种北方的麦冬还是南方的枇杷等。梁光正并非只是梁庄的切片,我其实更想把他作为这一类人的切片。出于写作的自由和对场景的熟悉,我把他放在了梁庄的背景里。

  记者:读完这本书,有很多人认为您写出了不一样的农民形象。但我发现这本书并不只是在讲农民的故事,梁光正的性格、他与子女的冲突、家庭纷争,是会出现在每一个中国家庭里的。这其实是普遍家庭里存在的问题。仅仅把这本小说理解为讲述的是农民的故事,反而把这本书说小了。

  梁鸿:对,我写的是一个人的故事,只不过这个人恰好是农民。这个次序是非常重要的,我不是在写一个农民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而是在写一个人的故事。他的家庭关系不仅出现在农村,同样会出现在城市里,甚至在世界范围内的多子女家庭中都会出现这种情感纷争。我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但说这是一个农民的故事也不是不对,因为梁光正确实是一个农民,只不过是我们没见过的农民,他非常任性,他追求理想,追求光,可能被子女怨,甚至是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亲人。

  记者:这本书取名《梁光正的光》,有直面痛苦、黑暗的部分,但是又能从黑暗中看到光。尤其是梁光正的名字,让人想到“伟光正”。

  梁鸿:我希望通过梁光正的事件展示我们应该怎么生活,一个人想过“人”的生活非常艰难。在我们的生活里面,梁光正这样的人为什么一生都过不好,他想创业,失败了;他想找女人,没有找到;他想过好日子没有过好;他爱他的老婆,他跟他老婆是娃娃亲,他无怨无悔照顾他老婆七年,他一生都非常真诚,但也没有得到爱情。梁光正一生都在奋斗,想过“人”的生活,但一生都没有过成。读过这本书后,我希望大家能有更深的思考,为什么过成一个“人”这么艰难,他不本分,也不认命,这因为我们的文化生活不允许他这样,虽然梁光正失败了,但是你会被他吸引和震动。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