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书出版新趋势:现实主义题材正在全球崛起 文化热讯-文化 曹淑杰 2766920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童书出版新趋势:现实主义题材正在全球崛起 文化热讯-文化 曹淑杰 276692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化热讯

童书出版新趋势:现实主义题材正在全球崛起

2018-11-20 10:21 | 来源: 文学报

  “全国童书出版品种中,60%-70%是儿童文学,这些童书重要品种的变化影响着少儿童书的出版倾向,也影响童书出版业细分市场的变化。”接力出版社总编辑白冰在本届上海国际童书展专业论坛上表示。在这场名为 “永远讲不完的故事——国际儿童文学创作新趋势”的论坛中,他与来自英国鸡舍出版社的执行董事巴里·坎宁安,法国开心学校出版社创始人、总编辑阿瑟·霍布施米特,西班牙S.M.国际出版集团(SM)童书总编特雷莎·特列切亚(西班牙)以及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唐兵共同就当下各国童书的创作、出版趋势交流探讨,并试图勾勒世界儿童文学版图中正在崛起的现实主义题材版图。

  曾经慧眼识珠签下J.K.罗琳的《哈利波特和魔法石》的巴里·坎宁安一直认为,作品与生活之间的纽带非常重要,儿童文学作家是童年秘密的好朋友,有些情况下在他们的生活中融入了儿童文学的想象力,有时,他们在作品中塑造对于未来的愿景。据他介绍,目下英美儿童图书欣欣向荣,占到印刷出版物的大约37%份额,在澳大利亚,这个数字接近50%。他也观察到,在童书创作中,叙事性的非小说童书正在崛起,这些作品通过故事形式讲述事实信息,用故事的方式阐述了真理。此外,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在童书出版中也逐渐得到体现,“如今受欢迎的童书不仅是纸质,更能够把音频、视频等流媒体形式打通,以不同的媒体渠道进一步让孩子对作品中的世界流连忘返。不断创新是我们的责任。故事的平台在发生变化,但是叙事的力量不会变,通过多媒体手段探索,我希望更多好的故事出现,从而改写孩子自己的人生故事。”

  在追求媒体技术融合的同时,童书是否应当为孩子保留一份纯净的阅读空间?对于这个问题,阿瑟·霍布施米特的答案是肯定的。在他所生活的地区,在快餐社会的趋势下,有一项很符合法国人浪漫气息的“慢食运动”正在流行——人们从很远的地方赴约,去预约已久的餐厅,慢慢地用心品味食物。这个活动让霍布施米特想起出版商应该为孩子所做的事——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用阅读培养他们的主动思维习惯。“在智能手机时代,你更需要花尽可能长的时间去阅读绘本,慢慢读,再翻下一页。不是用屏幕去看内容,而是大脑在督促你不断将故事延续下去,或是长久停留在一页,去理解这一页中的内容,思考、想象和创造。”在他眼中,“留守儿童”这一词汇不仅是中国专有,在欧洲,住在高大建筑里的孩子也面临同样的心灵困境。在越来越严重的虚拟化生活中,他们应该去哪儿寻找伙伴?“我希望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商能够对都市建筑中人类的心灵状况多加关注,虽然我们也要学习如何利用这些屏幕、电子设备,但最根本的是孩子们需要学习如何沉浸于现实,而不是为虚拟的东西所吸引的能力。我希望我们的书能够拥有在这方面接力的力量。”

  虽然在全球的童书市场,包括哈利·波特系列、鸡皮疙瘩系列等在内的作品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但不同国家之间的童书创作与出版趋势也带着深刻的文化印记并显示出多元性。在欧洲,特雷莎·特列切亚观察到的,是一种在出版物中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倾向。“比如移民、难民问题等,如何通过一些书籍来呼应相关话题,对出版社来说很重要。欧洲的出版业希望对社会性的问题进行呼应,不仅为了市场,不仅为了赚得锅满瓢满,他们认为孩子有权利了解社会的大趋向。”她表示,在欧洲,许多童书出版商拥有一种共通的理念:童书是孩子学习生活真谛的一种工具,文学的本质是生活,通过阅读,孩子构建了自己对于世界的看法,因此在童书中让孩子了解社会趋势是很重要的。拉美地区的出版商则更关注区域性和各个国家本身的社会问题,拉美的出版商关注历史,关注本国历史的性格和沿革,出版商希望向孩子解释社会议题,描述客观现实。在不少拉美国家,由文化教育部采购童书并分发给学校,最终到达孩子手里,这种采购不仅帮助了小出版社的生存,也显示了一个国家对于教育的姿态,“对所有国家来说,社会变化都很快,现代人不能忘记过去的历史,对于生活中真正的挣扎,文学应该发挥作用”。

  自大约2004年起,中国儿童文学经历了最蓬勃的黄金十年。对于当下的童书出版社来说,类似“杨红樱现象”所创造的图书出版的盛况和销售数字的奇观是很难抵挡的诱惑,在唐兵看来,这或多或少对儿童文学的写作也带来了影响。而今,在校园儿童小说、动物小说、图画书三大块主要领域之外,我国的儿童文学出版得到了整体拓宽。“关注留守儿童、边缘乡镇的作品增加,现实主义回归趋势明显,在题材、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所拓展,这可以说是对前几年校园儿童小说一片‘快乐热闹’氛围的某种反拨。作家的使命应该是创造出能够提升生命力量的好作品,让孩子感受成长的变化、阵痛,从而收获改变自己的人生力量。”她说。在对于近年国内儿童文学发展趋势的观察中,白冰也有类似看法:从年龄角度来说,准青年文学板块在下滑,少儿文学和婴幼文学在上升;从题材来说,童话、儿童小说、幼儿文学、散文、寓言与诗歌的题材稳居前五名,科幻小说成为一股新力量;从文学风格来看,虚幻、奇幻文学在下降,现实主义题材(包括动物小说)在上升;从引进与输出比来看,前几年引进较多,目前输出的比例上升。正如白冰所言,其实儿童文学的创作万变不离其宗——创作孩子真正喜欢的作品,“对于儿童文学读者要引领,也要尊重他们的审美和欣赏习惯,他们会用自己的阅读态度对作品作出公正评价”。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