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长春博物馆馆藏背后的故事 文化热讯-文化 曹淑杰 2932756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探秘长春博物馆馆藏背后的故事 文化热讯-文化 曹淑杰 293275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化热讯

探秘长春博物馆馆藏背后的故事

2019-08-05 08:56 | 来源: 长春日报

  长春的历史遗存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今年5月18日长春博物馆开馆试运行后,数百件精品藏品吸引了众多本地市民和外地学者与游客的到来,在馆舍中,参观者循着猛犸象的足迹追溯东北地缘,走进“长春第一村”、“长春第一房”等,进一步了解长春、认识长春、体会长春。

  “长春博物馆通过丰富的藏品,深度展现了约5万年前至2500年前长春地区的人们是怎么生活的。让市民和参观者了解长春先民在这里创造的灿烂文化。”正如长春博物馆馆长吴洪波所说,该馆并不是简单地陈列藏品,而是让每一件藏品讲述其背后的故事,并将一个个故事串联起来,映现出长春深远的历史文化。近日,记者来到长春博物馆,在参观之余,探索、了解了部分重要藏品背后的故事。

  1万余件生物化石捐赠博物馆 个人收藏终成城市“瑰宝”

  在我国东北地区沉积地层中,曾出土了大量种属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构成了著名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长春博物馆的专题展——《伊通河畔冰河巨兽的乐园》中展出了大批生存时代在距今1万至5万年的第四纪中晚期、处于“冰河时代”的古生物猛犸象化石。据介绍,这些化石中大部分都是由民间收藏家葛建国捐赠的。

  现年66岁的葛建国最大爱好就是收藏生物化石。养成这个爱好,是因为一次偶然。

  1983年的一天,从事采购工作的葛建国照例到伊通河畔薛家窝堡小城子附近采购河沙与石头,看到一位渔民随手丢弃了一个很大的物件,他走近拾起了这个表面光滑、呈暗黄色的大家伙。当时看形状,葛建国感觉它像牛的腿骨,却又比牛腿长,拿在手中很重、很坚硬,当地渔民也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东西。

  附近的渔民告诉他,人们经常在大雨过后的伊通河岸边发现这类东西。“这些东西基本没人要,捡回家就是用来垒猪圈,太阳一晒多数还会变酥。在大家眼里,这东西都不如碎石头有用。”该渔民说。然而,好奇心很强的葛建国感觉这块大骨头既稀奇又好玩,当即绑在自行车后座上驮回了家。随后,这种骨头成了他的收藏品,而且越来越多。经专家鉴定,这些大家伙是古生物化石。

  从此,葛建国有意识地收集这些古生物化石。为了更好地保存、养护这些化石,葛建国与相关专家建立了长期联系,学习并掌握了化石的一些养护、保护方法,并专门设置了一处存放化石的仓库,精心保存着这批化石。

  当得知考古学家们可以通过自己手中的化石来研究伊通河流域地理、生物等的演变过程时,一份收藏者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在葛建国的心底油然而生。

  葛建国认为,这批化石全部发掘于长春市,长春市自己的博物馆才是最适合它们的归宿。因此葛建国毫不犹豫地将他收藏的1万余件化石捐赠给了长春博物馆。

  人类遗迹还原6000年前生活

  珍贵文物展现长春早期文明

  在长春博物馆中的若干件重要馆藏中,溯源长春“六个一”让人眼前一亮。“长春第一墓”、“长春第一人”、“长春第一村”、“长春第一房”、“中华第一石龙”、“华夏第一玉鸟”,展示了长春先民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发明创造,逐渐由石器时代的原始生活,迈向青铜时代的社会文明的历史进程。

  “长春第一墓”是2017年在农安五台山遗址发掘的3座成人墓、1座儿童墓,年代距今4900年至4500年,是长春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墓葬。“长春第一人”则利用计算机三维技术,对“长春第一墓”2号墓葬出土的成年男性头骨进行了人像复原,再现了“最早的长春人”的容貌。“长春第一村”是2017年至2018年期间,考古人员在长春农安五台山遗址中发现的由30多座房址构成的大型村落遗址,村落外围有环壕遗迹,村落中心有大型广场。长春农安五台山村落遗址的发现,首次为探索长春史前时期村落形态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丰富详实的资料。“长春第一房”是于2017年在长春农安五台山遗址发掘出的一间面积约60平方米的大型房址。这座房屋属于左家山下层文化时期,距今已有6000年历史,房屋面积大、建成时间早,堪称史前“长春第一房”。

  “这些遗迹能够让我们直观地了解很久以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类的样貌和他们的生活方式。此前我从未想到,长春这片土地上竟然有如此丰富、悠久的人文历史。”来到长春博物馆参观的市民们每每看到以上馆藏、展品,都会驻足详细观看、了解。

  除墓葬、房屋等能够展示人类生活状态的遗迹外,“中华第一石龙”、“华夏第一玉鸟”同样是弥足珍贵的考古发现。“中华第一石龙”来自距今6000年左右、1985年被发现的长春左家山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龙形石雕。它的发现证实了地处松花江流域的长春是中华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华夏第一玉鸟”则属于距今6000年至7000年前的左家山下层文化,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鸟形玉器,是后来各种鸟形玉器的雏形。

  “‘石龙’这件藏品从形象上来看跟红山文化的‘玉猪龙’非常接近。但是从年代上来看,其又比‘玉猪龙’要早500年到1000年,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件石龙是中国第一件石雕龙。” 长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而“玉鸟”的发现也格外引人瞩目,因为玉石本身的硬度比较大,无论切割、雕琢还是制作,其难度相比于石器更大。凭距今6000年以前的生产水平能制作出这样精美的玉器,当时的技艺超乎了人们的想象。这两件文物的发现,证明了当时这里的人类的生产、制造能力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六个一”无一例外都被发现于“文物大县”长春市农安县,这和农安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等有关。众多重要遗迹、文物的出土证明这里在几千年前就非常适合人们生活。这些重要遗迹、文物的出现,也为专家学者研究长春早期文明提供了依据。

  长春博物馆的很多藏品背后都蕴藏着很多不为人知、有待发掘的故事,它们不仅能让人们更加了解长春,也勾起了人们的求知欲,对长春数千年前的样子、人们的生活方式充满了遐想。

  在欣赏“美”的过程中

  品读作品背后的“丝路精神”

  在长春博物馆的《丝路遐想——戈沙丝绸之路艺术作品展》中,静静陈列着90余幅艺术作品,它们均出自画家、演员、作家戈沙先生之手。戈沙的母亲是俄罗斯人、父亲是中国人。戈沙出生在黑龙江省黑河市。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长春工作过很长时间,曾任《长春画报》编辑、《吉林日报》高级编辑,兼擅版画、油画、国画、插图,作品曾在英国、法国、美国等十几个国家参展、举办个展。

  “戈沙先生有个遗愿,就是把他的作品捐给长春市。2016年,戈沙先生去世,此后他的家人代他完成了这个遗愿,为长春博物馆捐赠了600余件作品及珍贵资料。” 长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接收戈沙先生捐赠的作品后,工作人员发现,由于戈沙先生有在“大西北”的工作经历,其作品中也有很多反映丝绸之路的,例如其代表作之一——《丝路遐想》。为此,长春博物馆就以这幅画作的名称作为专题展的名字,筹备并布置了《丝路遐想——戈沙丝绸之路艺术作品展》。

  《丝路遐想——戈沙丝绸之路艺术作品展》中展出的90余幅艺术作品,是从戈沙先生的600余件作品集资料中精心挑选出来的,每幅作品都表达了丝绸之路的故事。如版画《胡杨魂》(曾获中国少数民族美展金牌奖)、版画《古老的歌》(曾获日中艺术交流金奖)、油画《石壁行》(曾获中国少数民族美展银牌奖)等,展示了丝绸之路的众多侧面。在戈沙的刀笔之下,山河的壮丽之美、驼队的奋进搏击、胡杨红柳的生命抗争等都传达出一种崇高美的意韵。他的一系列“丝绸之路”题材作品主题鲜明、风格独特、极具视觉冲击力,能让每一名参观者细细品味“丝路情怀”。

  在全国各类博物馆中,以丝绸之路作为主题展览的有很多,但单独用一个人的画作撑起整个丝绸之路主题展的,《丝路遐想——戈沙丝绸之路艺术作品展》尚属首例,这是长春博物馆的创新之举。长春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丝路遐想——戈沙丝绸之路艺术作品展》并不是一个美术展,而是以戈沙先生的一幅幅精彩画作为载体,揭示了丝绸之路的故事和意义,通过历史、自然、人文等多方面反映丝路精神。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