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晦先生文学资料入藏中国现代文学 文化热讯-文化 曹淑杰 299708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杨晦先生文学资料入藏中国现代文学 文化热讯-文化 曹淑杰 299708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文化热讯

杨晦先生文学资料入藏中国现代文学

2019-11-13 09:22 | 来源: 中国作家网

  11月12日,“杨晦先生文学资料捐赠仪式”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杨晦女儿杨江城、儿子杨铸、杨铸妻子汪又红代表子女将珍藏的杨晦先生文学资料764件捐赠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其中书信638封、手稿28件、字画6幅、实物2件、照片2张、图书54册、特藏品34件。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李荣飞代表文学馆接受捐赠并向杨晦子女颁发入藏证书。

  捐赠仪式当日,“钟声悠远 友情绵长——杨晦先生文学资料捐赠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开幕。本次展览从杨晦先生捐赠的文学资料中精选出手稿、日记以及书信80件作为展品,其中以信札为主。杨铸谈到,杨晦先生一生与朋友通信无数,虽历经劫难散失很多,仍保存下来600多封,可见他对友情的珍视。“希望年轻的文学朋友们可以从这些信札中看到,20世纪文学青年们尽管承受着精神苦闷、经济窘迫和战火洗礼,却仍对国家、对人民、对文学满怀着深情与热爱。”

  杨晦(1899.3.25-1983.5.14)原名兴栋,号慧修,是我国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五四”运动时参与“火烧赵家楼”。因感社会黑暗,改名为晦。1925年秋,与冯至、陈炜谟、陈翔鹤在北京成立沉钟社、创办《沉钟》杂志。杨晦在教书和主持《沉钟》期间,还曾编过《新中华报》《华北日报(副刊)》,并坚持剧本创作。新中国成立后,杨晦长期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将心血倾注在教书育人上,倾注在新中国文艺理论学科体系的构建上,为中文学科的建设及人才培养做出重要贡献。

  据悉,“钟声悠远 友情绵长——杨晦先生文学资料捐赠展”将展出至2019年12月31日。(陈泽宇)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