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和“巴丹吉林沙漠-沙山湖泊群”、“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对于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积极意义,为世界文明百花园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具有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协调机构”,“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专门部署。新时代新征程,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如何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更好地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文化力量。围绕“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经验和启示,本报记者就相关话题专访了业内专家。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成型于16世纪,此后不断完善,历经元、明、清及近现代7个多世纪风云变幻,保存延续至今十分不易。”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勃谈到,北京中轴线虽然在北京,但它实际上不是一个地方文化,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中轴线是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标识,其所涵育的开放包容、中正和平等内在品质,是不同国家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应该坚持的文化心态。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可以更好地让大家认识中国、了解中华文明、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意义深远。
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表示,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一方面是要通过北京中轴线向世界展现中华文明历史文化价值、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讲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古今交融的故事;另一方面是要促进中国社会对历史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精神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是一个新的起点”,在吕舟看来,北京中轴线使15个遗产构成要素在空间和时间的不同维度里形成一个整体,向世界共同呈现中华文明独特的文化特征与审美追求,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一次有力实践,是对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的一次主动探索,它为今天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北京中轴线的保护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成果,也是我国古代都城保护的成果,为妥善处理好遗产保护与现代文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提供了中国案例、中国经验与中国智慧。
“通过这个长达7.8公里的城市空间呈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景观,我们可以了解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深度理解何以北京、何以中国。”作为中国文物学会专家委员会主任、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单霁翔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开始参与北京中轴线的保护及老城的保护等工作,见证了几十年来中国社会从保护“文物”到保护“文化”,从只注重保护文物的物质要素,到转向同时保护文化遗产的非物质要素,注重整体性、系统性保护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巨大提升。在他看来,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就是一个不断维护和强化城市壮美的文化景观,让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城市的有机更新、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文化遗产的保护如何既载得动时间、也留得住乡愁,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成功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启发。”
让文化遗产更好地惠及大众生活
以此次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为契机,未来如何持续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求,成为专家学者在总结北京中轴线申遗经验时关注的焦点。
“文化遗产到底是保护重要,还是利用重要,这个长期以来引发讨论的问题在中轴线的保护中得以破解。”单霁翔认为,保护和发展可以相得益彰,并不矛盾。“我们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既能有利于城市发展,也有利于民生改善,就实现了保护、利用的真正目的,即通过‘传承’,把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健康、完整、真实地传给子孙后代,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单霁翔表示,无论是文旅融合发展、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城市发展优势,让其更好地融入当代人的生活;还是加大文化传播,促进社会公众与文化遗产的对接、共享,我们都应该首先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社会的事,与每一个人都密切相关。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公众能看到它们、接受它们,从而真正获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受益权,这是我们今天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理念。与此同时,随着保护手段越来越丰富、技术越来越先进,我们还应创造条件对更多遗产中的文化资源进行发掘、揭示和展示,让人们从中汲取智慧,树立起文化保护、文化建设的正确理念,从而在更大范围内让文化遗产真正活起来、动起来、响起来,让它们能更有尊严地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更好地惠及人民大众的生活,形成“越热爱、越保护,越保护、越热爱”的良性循环。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民广泛参与的过程。”吕舟谈到,北京中轴线位于北京的中心区域,它既是一处有建筑群、城市空间组成的文化遗产,更是当代生活的空间载体。北京中轴线的保护环境整治也是改善区域内民众生活的过程,是为所有人提供更高品质的生活环境的过程。在北京中轴线的保护过程中,社会广泛参与了北京中轴线的价值传播,人们自发地组织起各种体验团体,介绍体验北京中轴线的独特魅力。而北京中轴线的申遗在此基础上又开创了数字技术全程参与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的先例,通过“北京中轴线”官网、“云上中轴”小程序等一系列产品,北京中轴线在数字世界中再现了它的恢宏盛景。作为“数字中轴”项目的学术总顾问,吕舟认为,北京中轴线的数字技术应用,为社会参与传播与创新,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日常管理和监测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
“文物并非静止的物品,而是文化的载体,让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是文物与新时代融合新生的关键。”在张勃看来,对北京中轴线如果仅是了解其中的某个部分,就很难建立起对其的整体认识,无法充分体会蕴含其中的“中”与“和”的哲学理念。“北京中轴线区别于其他世界遗产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北京中轴线是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建筑群,蕴藏着独特的城市文化风貌和生命力。北京中轴线作为首都北京的空间规划之轴和文化之轴,有着千年古都的底蕴,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和思想的清风古韵。未来应继续积极培育文化遗产数字化新业态,通过‘数字中轴’建设全面赋能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帮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蕴藏其中的中和之美,在寓教于乐中完成中轴文化的普及。”
为繁荣人类文明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这一成果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这对进一步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之美,以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等都将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古人通过太阳找到了‘中’,也就找到了中国人的‘根’。”在单霁翔看来,北京中轴线建筑群的布局与中国历代先人对宇宙星象的研究一一对应,展现了中华民族在“仰望星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中为尊”的哲学思想和中正、中和、凝聚、向心、多元一体的文化传统,它所体现的中国传统都城规划理论也为世界城市规划史作出了重要贡献。忆及2016年,故宫博物院首次邀请希腊、埃及、印度等多个文明古国的近50位专家学者举办太和论坛,并共同发起了旨在促进人类文明保护与发展的《太和宣言》时,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单霁翔相信,申遗成功后,类似的文化遗产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一定会越来越多。在他看来,作为中国故事的一部分,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成功进一步增强了北京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力,提升了北京国际交往功能的承载力,对持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和示范作用。“通过与国际社会分享成功经验、加强保护合作,北京中轴线也将与更多世界遗产一起,为繁荣人类文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与国际交流、对话的过程。”回顾12年的申遗之路,吕舟感到,如何把北京的故事,把北京中轴线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精神价值和时代价值放到世界遗产的平台上,在世界遗产的语境下充分呈现出来,这是此次申遗文本从开始编制到最后完成的整个历程中最关键的部分。吕舟介绍,申遗过程中召开了多次国际研讨会,邀请国际相关领域的专家来现场考察讨论。正是通过这种深入广泛的国际交流,才促进了国际社会对北京中轴线重要价值的理解,使北京中轴线申遗得到了各世界遗产委员会成员国的支持,也使申遗的时间从原计划的2035年提前到2024年,并最终顺利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世界理解、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又一重要载体,完成了中国在世界遗产领域加强国际合作的一次生动实践。“这说明了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也是一个成功的国际传播的实践。通过对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促进文明间的相互尊重与互鉴,这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的重要途径。”吕舟说。
在张勃看来,北京中轴线的申遗成功一方面是北京中轴线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十分突出,另一方面离不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北京中轴线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和遗产价值的精准阐释。她建议,未来要更加注重从艺术层面揭示北京中轴线的中和之美,从人文层面阐释中和思想的内涵与价值,从实践层面呈现将深邃的中和思想寓于日常生活之中的中国智慧。“未来,北京中轴线要更积极地走向世界,可以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通过在沿线举行高品质的文化活动,打造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吸引全球各地的人们来北京实地感受它的魅力,为世界人民的美好生活赋能;二是加强北京中轴线的传播,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人们爱上北京、爱上中国,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路斐斐 杨茹涵)
来源: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