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产党开辟长春地下工作的艰难岁月中,他宛如苍穹群星中的启明星,最早出现在奉系军阀的黑暗统治时期,闪烁着令人瞩目的光辉。他就是我省第一个直属党中央的组织中共长春特支书记韩守本。
韩守本(1903-1937)
在斗争中点燃火种
韩守本,号孝生,化名富靖华、韩绍文、韩玉君,祖籍山东省即墨县。自祖辈闯关东来到扶余县牛粪阁屯(今属前郭尔罗古族自县)落户生根,经两代人的垦荒种地,逐渐发展成为比较富裕的家庭。韩守本的父亲韩学仁在县城王家布店里当外柜(即采购员),其叔叔在农村种地。
1903年,韩守本出生。1915年,12岁的他进入城隍庙小学读书。幼时的韩守本,高高个头,高鼻梁,厚嘴唇,一双细长的眼睛,十分机灵,透出几分英俊之气,颇得父亲布店主人的喜爱,遂将女儿王瑞兰许配给他。16岁时,他便成了亲。
1921年,韩守本高小毕业后,在大洼屯当了二年小学教员。1924年春,插班考入吉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文科班读书(校址在今长春南关区树勋小学)。当时,省立二师从关内聘请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毕业学生,这些年轻教员大都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思想进步。在他们的熏陶下,二师一反过去学究式的沉闷常态,校园里充满生机。韩守本也在进步老师的影响和指导下,阅读了《中国青年》《向导》等党的刊物和《奔流》等进步书刊。
1925年5月,学校把进步教员恽子强等人辞退。为此,韩守本等进步学生发动学潮,提出反对校长贪污学款、反对辞退受学生欢迎的教员等口号,要求省教育厅撤换校长。
省立二师学生宿舍场景模拟复原
五卅运动爆发后,韩守本等进步学生在共产党员的领导下,于6月13日组织长春各校学生代表在《大东日报》社开会,成立长春学生联合会。21日早7时,二师和二中学生400余人,手执纸旗,走出校门,举行游行示威,在商埠公园集合了全市各中等学校和高小的学生700余人,列队游行。
反动当局于22日凌晨派出军警数百人,将正在《大东日报》社开会的长春学生联合会代表遣散,警告了支持学生活动的《大东日报》社。同时,还派出军警分赴各中等学校,把守学校的大门,限令2日内学生一律离校回家。
韩守本和进步师生“将计就计”,组织放假回家乡的同学成立各县的“沪案后援分会”,进行募捐活动。
在斗争中,韩守本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领导学生运动
1926年春,中共北满地委在长春二师建立党的通讯站,由韩守本担任负责人,专门领导学生运动。
韩守本 资料图片
4月下旬,北满地委为加强长春党的力量,派共产党员杜继曾来长春,以教员身份作掩护,同韩守本一起领导长春的学生运动。他们在学生中进行宣传活动,常常把传单放在阅览室的书刊中。
二师自从王校长被赶走后,继任校长张器詹秉承上司的意旨,镇压学生运动,经常开除进步学生。韩守本等在暗中组织学生发起驱赶张校长的学潮。
9月25日早晨,二师全校学生在操场集合,由被开除的4名学生以要求同张校长谈话为名进屋,将校长拥上马车,并把早已写好的“送张器詹回敦”(敦化县)的牌子插在校长的脖后,两侧各站2人,整齐的学生队伍跟随马车后面,去长春东站上火车。这一行动惊动了反动当局,长春警察厅厅长修长余亲自乘车去东站的路上阻拦。吉长道尹孙其昌亲自接见学生代表,听取学生的意见。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激烈斗争,最后以反动当局答应撤换校长而结束,26日学生复课。
学潮后,韩守本被学校开除学籍。
任吉林省首个党支部书记
1926年9月,中共北满地委决定成立中共长春支部,由韩守本任书记。这是党在吉林省建立的第一个党支部。
10月,中共长春支部改为中共长春特别支部,韩守本任特支书记。
10月22日,由于叛徒出卖,长春特别支部被破坏,当局下令“拿韩守本交宪兵队解省”。由于形势所迫,韩守本离开长春,辗转向党中央汇报工作,于11月到达广州。不久,又受党的委派回长春进行地下革命活动。
中共北满地委为加强国 共合作中我党的力量,派韩守本、赵尚志、杜继曾、肖丹峰等参加筹备成立国民党吉林省党部的工作。1927年2月20日,国民党吉林省党部在日本租界地的一个旅馆里召开成立大会,韩守本任常务委员兼宣传部长和秘书工作。同年3月2日,他被奉系军阀逮捕,关押在吉林省第一监狱。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他一口咬定自己是国民党员。
在审讯中,敌人曾把各式各样的刑具摆在韩守本面前,威胁说:“你如果不招供,就一件一件的尝尝这些东西的滋味!”而他绝不改口。敌人无奈,又生一计,有一次敌人枪毙胡匪头子,把韩守本拉去“陪决”,妄图以此动摇他的革命意志,而韩守本依然不为所动。从刑场“陪决”回来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已经尝过死的味道了,更不怕死了……”
在狱中,韩守本积极参加了共产党员领导的政治犯反对典狱长克扣犯人囚粮、要求改善狱中生活条件的斗争,并向出身低微的狱卒和犯人进行革命宣传,争取他们站到受压迫的劳苦大众一边。
东北易帜后,特赦政治犯,其他政治犯大部分获释,而他因被吉林省当局指控为“共产党要犯”仍关押在狱中。他几次向当局上诉,要求依法解决他们的案子。吉林督办军法处以他“为共产党案”,于1929年3月26日解往南京国民政府司法机关,被关押在苏州看守所。他又向国民党南京政府最高当局申诉。5月20日,经苏州高等法院裁定:“韩守本等确服膺三民主义之忠实信徒,予以不起诉”。8月,他得以释放。
获释后,韩守本立即前往哈尔滨与党组织接上关系,党组织派他去领导中东路工人运动。韩守本暗中串连地包、三十六棚等13处工人,拉出原官府御用工具“东省铁路工业维持总会”中的城市分会工人,于11月15日在哈尔滨南岗组成“南岗工业维持会”,他任秘书。
在追捕与流亡中践行革命信仰
1930年3月,韩守本到东省特别区第七中学任教员。后又回到长春,不幸被当局查觉。当警察正欲逮捕他时,他已在前一天离开了长春。此后,韩守本被特别区教育厅和警方当局通缉,并开除其教员资格。
8月初,东省特别区警方以“鼓动学、工风潮犯”的罪名在哈尔滨将韩守本逮捕。8月4日晚10时40分,东省特别区警察署派警官和警察5人押送韩守本,从哈尔滨乘火车起解,当火车行至拉林附近,他以肚子疼要入厕所为由从厕所跳窗逃脱。对此,敌人惊呼“官警五员押送一犯,意任其半途由车中逃窜,殊属离奇。”将这5人“一律解职”,以示惩处。韩守本逃出敌人魔爪后,回哈尔滨继续工作。
1931年3月16日,韩守本被4名密探逮捕,被判处5年徒刑。九一八事变后,他被提前释放。出狱后,为共产国际做情报工作。他的父亲、弟弟、爱人也参加了这项工作,全家搬到边境瑷珲。日军侵占瑷珲后,又搬到苏联海参崴,继续从事共产国际情报工作。
1937年,苏联肃反扩大化时,韩守本被错杀,年仅34岁。
斗转星移,人世沧桑,韩守本的名字后人已不知晓,然而,他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毅力和自我牺牲精神自将启迪后人。
来源:《吉林党史人物传略》
图片:中共长春支部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