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西部“文学现象”重塑地域文化自信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70236
吉林西部“文学现象”重塑地域文化自信 文化热讯-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7023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文化热讯

吉林西部“文学现象”重塑地域文化自信

2025-08-14 10:28      来源: 彩练新闻

  在辽阔松嫩平原的腹心,白城——这片盐碱与湿地相生相克、粗粝与丰饶共存的土地,以其独特的肌理,镌刻着自然的严苛与生命的倔强。昔日“八百里瀚海”正不动声色地孕育着一场源自泥土深处、质朴而热烈的文学勃兴。这勃兴,非无本之木,其精神命脉早已深植于斯地斯民的血脉之中。

  吉林西部文学的破土生长,其坚韧的精神纹理,始终与洪峰、施战军、王怀宇、任林举这些名字盘根错节。他们自身即是这片土地上生长出的独特文学现象,更催生并凝聚着一种内生的、奔涌不息的生命力。这份主体性的悄然觉醒,其光芒最先穿透的,是理论自觉的土壤——杜波与张瑾合著的《“吉林西部文学”发展状况与对策研究》,被郑重纳入2025年度《吉林蓝皮书·吉林文化发展报告》。此项理论的提出与体系的初步构建,无疑为吉林地域文学研究竖起了一道新的标高。他们以学者敏锐的洞察,完成了对这片文学群落第一次正式的命名与系统的论证,将其纳入省级文化发展战略的宏大框架;这看似寻常的学术步履,实则是一场关乎话语权归属的静默角力,一次对长久冰封于东北文学宏大叙事厚冰之下、那汩汩流淌的“文学潜流”的奋力凿冰。

  白城作家群的蔚然成林,既源于松嫩平原深处那生生不息的创作激情,更仰赖着对这方文学绿洲的悉心浇灌与守护。城乡之间,遍布的文学社团、创作基地,如同毛细血管编织的网络,有机串联起白城大地的文学经络,将散落的星火汇聚成燎原之势。回望历程,从李杰、丁仁堂的早期耕耘,到洪峰《瀚海》吹响的先锋号角,再到王怀宇笔下“家乡三部曲”的深情回望与翟妍《长河长》的深沉咏叹;任林举则以“盐碱地超级苗”的精妙隐喻,一语道破其草根出身与顽强生长的生命哲学。这片曾被轻视为“文化贫瘠”的边缘地带,正是凭借其骨子里的开放、浓郁的民间气息与不驯的先锋气质,完成了从自发性的“地方创作群”,向着具有理论自觉和鲜明美学标识的“省级文化现象”的艰难蜕变与华丽转身,最终昂然跻身省级战略视野,成为吉林地域文学版图上不可忽视的耀眼坐标。

  在这片文学的黑色沃土里,词语究竟能生长出怎样独特的想象?白城作家群的笔触,便是投向这片土地最深情的测深仪。杜波、张瑾的理论拓荒,不仅清晰折射出吉林西部特有的文学光谱,更照亮了这片地域的文化特质与文学发展轨迹。而翟妍的《霍林河的女人》、李晓平的《雾中村》、刘国苗的《敖包滩》将白城大地的新山乡巨变书写得真切而深刻,已然悄然改写了地域文学长久以来被“他者”凝视的命运。

  碱蓬草那在盐碱中倔强伸展的根系,正是吉林西部文学现象生生不息的成长,翟妍的乡土小说,葛筱强、艾力发的生命叙事诗歌,丁利、周云戈的自然乡土与渔猎散文,李晓平的侦探小说,李泳群的影视剧(何以笙箫默),武秀红的网络小说,杜波的文艺评论,赵东海、李彤君的报告文学等——集体精神突围的象征性注脚,形成吉林西部文学最独特的代表方式,清晰标志着吉林西部叙事已挣脱纯文学的温室藩篱,勇敢跃入大众文化市场的广阔海域,在自然选择的浪潮中,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与传播活力。

  当我们审视洪峰《瀚海》所开创的先锋传统,如何在短视频时代获得新的转译与回响;观察艾蒿的儿童诗通过斩获国际奖项实现的代际诗意接力,便会洞悉:在这个看似新生的文学现象深处,奔涌着一条古老的文化暗河。杜波团队对尘封的三线建设档案进行的文学打捞,其本质上,都是一场场针对集体记忆与文化根脉的精妙修复工程。那些曾被宏大叙事遮蔽的个体生命微光——经过文学熔炉的淬炼,正化作地域精神图谱上最鲜活、最具韧性的切片。这种将历史沧桑与现实砥砺转化为丰厚审美资源的能力,正是文化自信得以确立的最坚实、最不可替代的根基。吉林西部文学现象与洪峰、施战军、王怀宇、任林举等名字的相互照耀与成就,恰恰印证了文学作为一项“坚韧事业”的本质:它需要耐住瀚海般的无边寂寞,在漫长的坚守中,完成精神的自我净化与升华。

  吉林西部文学现象的意义,远非止步于填补地域文学的学术空白或重塑东北文学版图的边界。它更是地域文化自信在文学维度上一次有力的再生与重塑。它向世人宣告:那些被冠以“边缘”与“贫瘠”的土地,因其独特的文明杂交底色、严酷的生存环境淬炼出的生命韧性,恰恰蕴藏着文学创造的磅礴势能。当草根的原生力量与先锋的艺术探索在瀚海腹地激烈碰撞、交融共生,当文学精神与文学现象(作家群体的崛起、作品的丰收、理论的自觉、传播的突围)形成相互滋养、生生不息的良性文学生态循环,吉林西部,已然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版图中,一个极具启示意义的“边缘活力”范本。

  这片土地上的书写者们——杜波以其组织者的热忱与理论的锐利,翟妍、葛筱强、周云戈、艾力发、赵东海、李彤君以其各自独特的文体与视角,李晓平、李泳群、武秀红以其在更广阔市场的开疆拓土,以及崭露头角的新人杨丽娜、代鑫、孙海、齐芳、高岩——正以文字的钻头,深入历史沉积层与现代性冲击波交错形成的文化断层,共同构筑起吉林西部崭新的文学坐标系,最终在精神层面重塑这片瀚海之地深沉的文化自信。

作者:赵培光

来源:彩练新闻

初审: 曹淑杰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