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玩笑》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著
俞冰夏/译
荐语:郑周明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没有预料到的是,他出版于1996年的这本大部头小说里预言警醒的内容,会如此之快变成具体的现实。随着中译本的首度面世,中文读者也逐渐可以理解为什么欧美评论家们会对《无尽的玩笑》有那么浓厚的阐释兴趣。华莱士藏在书中的一个主要动力是想探讨现代社会能否摆脱物质成瘾、精神成瘾,他巧妙预言并批评了未来社会被娱乐产品束缚的现象。现在新一代产品出现了,正是数字智能。
《宛转环》
慕明/著
荐语:张滢莹
当写作者往古代人的生活追索,小说的质地往往变得诗意蜿蜒,而当我们打开一本科幻小说,所见的则常是奇诡和冷峻,仿佛某种题材自动限制了进入的方式和读者期待。但如果在古代环境中,设想一个莫比乌斯环的内世界,会造就怎样的故事?青年作家慕明带来的这个中短篇小说集,就收入了八个各具其趣的作品。在传统文化和科幻元素的融合中,对于复杂人性的精细雕琢也使文本在横向打开的同时拥有了纵深感。
《月海与游梦人》
[日]夏目漱石、太宰治 等/著
王子豪/译
荐语:袁欢
内容和装帧极为出挑的一本书,收录了泉镜花、夏目漱石、太宰治等24位日本名作家的幻想文学作品。在故事之下隐藏着深沉的爱恨与嗔痴,以及难以分辨的真假与虚实,犹如在月海之中航行的游梦之人所见。在这本书里,可以找到读《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时那份奇特的如幻如梦的体验;也可以了解译者所说的“丰饶的越境性”的意义——幻想文学在日本文学的传播之中发生的奇妙变化。
《翻越陇坂》
阎海军/著
荐语:李凌俊
在两千年的历史里,人们不断地翻越陇山这道古代中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地理文化分界线,他们的命运由此与国运紧密相连。《翻越陇坂》以这一地理概念作为切入点剖析中国历史进程,对12位历史人物,如秦始皇、汉武帝、李广、杜甫、解忧公主、林则徐等人的人生轨迹进行追述,记述他们穿越关陇古道的历史意义,演绎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互动交融的进程,带领读者打破固化印象,重返历史现场,观照现实和未来。
《旧金山海湾景象》
[波]切斯瓦夫·米沃什/著
胡桑/译
荐语:傅小平
在这本出版于1969年的散文集中,米沃什写道:“我需要一种能力,用一个难以觅得的句子传达对‘置身此处’的万分惊诧,与此同时,这个句子可以传达我皮肤的味道和肌理,存储于记忆中的一切事物,以及所有我此刻表示赞同、持有异议 的东西。”他需要这种能力,并有这种能力,他在异国新家多年的经验与观察,以及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与文化忧思,也就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我们欣赏旧金山海湾景象,也是走近米沃什的人生景象。
《静默与生机》
草白/著
荐语:何晶
草白是特别擅长独处与思悟的那类写作者,她对于绘画、雕塑、荒野、空间常有不同寻常的感受。从书名“静默与生机”中,我们也可窥见一个凝神打量的人,目光的落点所在,是画家们作品与自己生命的结合处。草白的志趣,不在于那些线条、颜色本身,或者说不止在于此,她更多的是探究一种生命存在,她看到的是那些画面与细节背后,有着强烈个性与色彩的画家本人。于是,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思索者的心理路径。
来源:文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