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弥漫:葛筱强新书《秋风来信》上市 书评-关东文脉 曹淑杰 3793746
诗意弥漫:葛筱强新书《秋风来信》上市 书评-关东文脉 曹淑杰 3793746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书评

诗意弥漫:葛筱强新书《秋风来信》上市

2023-11-17      来源: 中国吉林网

 秋风来信 葛筱强图书.png

《秋风来信》葛筱强 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秋风来信》精选诗人葛筱强的诗作百余首,全书分为四个小辑,第一辑“从一棵草开始的寂静”深入大地众生,从乡土乡情出发,寻觅自我和心灵的声音;第二辑“植物颂”借植物喻人指事,宁静而沉稳;第三辑“星空下”是诗人追慕先贤、应答友人之诗;第四辑“壮烈风景”则是气势恢宏的长篇组诗。诗人从故乡与心灵出发,为自己所热爱的人间写下颂歌,无论是低于天空的植物,还是高于头顶的星辰,在他清澈的目光里,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风景。

  推荐语

  草木有本心,鸟兽可叙谈,稼禾共亲恩,四季赋体感,群书化雄才,自道通天边……葛筱强是一个整全的诗人,只要他在绿地上坐定,玄妙而质实的诗行就风过黄榆一样落进胸怀。

——施战军(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

  读葛筱强的诗,常有雨滴挂虬枝之感:既见轻盈、剔透,也见沉郁、苍劲,他出众的语言技艺和不懈的文本探索,达成一种令人侧目的丰富性。他诗中的敦朴、谦逊气质,以及人与万物彼此敞开后融为一体的合唱氛围尤为动人。

—— 陈先发(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安徽省文联主席)

  在与土地与命运难分难解的纠缠中,葛筱强书写了只能属于他的无懈可击的诗句,在并不太多的挣脱中,他显示了惊人的才华:句子就是事物本身。葛筱强的部分诗作,已有自己卓然不群的风格,与当今诗坛任何一个有成就的诗人比毫不逊色。

—— 宁肯(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北京市作协副主席)

  在葛筱强的诸多诗篇中,我更喜欢和他故乡有关的诗。这些诗作,多为含泪之作,凝重之作,题材朴素,细节生动,节奏自然,让人有温暖和忧伤之感,诗人通过“忧伤的目光”,窥见了人类命运本身“无法言说的孤独”。

—— 树才 (诗人,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

  第一次听筱强说他写诗源自自我拯救的冲动,多少有些意外,因为以平时对筱强诗作的印象一一对家乡故园的追思怀想、对自然风物的静观默察、与中外先贤的对话交流,总体上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精神漫游。但回过头想,哪一种漫游不是对局限窠臼的突破超越、对残缺损毁的弥补修复?不是对有限自我的拯救?作为创作者,筱强有一种可贵的自觉,就是对人的精神处境保持敏感,并力争做出“在场”的体察和言说。

  ——  任白 (诗人、作家)

诗集精选

 一些鸟鸣

在树下走得久了

总会有一些鸟鸣落下来

落在我肩头的,还会飞

还会调皮地打个滚儿

大笑着,说出野花和青草

在黑夜中的秘密

落在地上的,直接生了根

长出一丛丛荒芜的晨光

在我的脚掌上晃来晃去

让我觉得,自己的身体也是

由一些鸟鸣构成的,在

微风的轻拂下,也拥有了

生长和飞翔的欢乐


羞愧的事

在平原上,我是唯一背着手

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并眺望风景的人

仿佛我在这里活着,就是为了

看着微风把具体的生活吹得更加遥远

像那些依次离开湖泊的苇丛和灌木

也像坐在屋顶黄昏之上的鸽子

想想一生之中羞愧的事不止一件

最为不堪的,就是现在

眼前土地辽阔,水草丰美

我却未能萌生劳作之心


月凉如水

如果你爱我,就应该

和我一样,用身体中

最重的那根骨头,热爱

这乡下的夜晚。在我身后

草原上的尘埃落尽

沿着河流的声音

萤火虫低语着近处的家

今夜有露,但它不想打湿

屋瓦下麻雀的睡眠,今夜

也有一弯月牙儿,凉如水

刚好挂在我心头那棵

被风吹动的树梢上


日子

村头那棵老柳,一到

春天,就会长出一些孩子们的

笑声;冬天,它还会用手臂

埋掉几头白发。在此期间

它肩上的鸟鸣,偶尔会倒映在雨点儿

编织的天空,而刮碎秋风的黄叶

则漫无目的地掠过一个又一个

干燥的正午。每次我从它身边路过

总觉得它柔软的细枝,就是惶惶

不知终点的日子,这些年来

一直用黑白分明的鞭子,一寸一寸

勒向我声带渐哑的喉咙


生日颂

  ——给自己的四十岁生日

在变成被囚禁的灰雁之前

我一直心怀蚯蚓的梦想

极力避开寸寸刀锋,但避不开

夜晚的明月和倾斜的肉身

今天,我站在积雪的大树下

接听母亲打来的电话:

“那年你十八岁,从一片天空

飞向另一只鸟巢,现在它们如此接近。”


与蟋蟀一夕谈

夜晚的露水深如月光

和你不同,我观察夜色的方式

是用反复于床榻的失眠

但我们一起跳跃

闪烁其间的草籽

如白马,在半空中起起伏伏

让掩藏于身体中的黑

不断地变换音调

就像你带着歌声的翅膀

越来越低,我来自时针的

想象,正慢慢地

被埋入光阴的掌心

当夜晚合拢,我们仍站在

传统的秩序上,飞去飞回


缓慢

一个热爱缓慢的人

不会让自己的目光

跑得太远,在乡下的清晨

雨滴比鸡鸣更懂得

抚摸心脏的力量。如果

你的脸上仍有时间

赋予的伤口,只需五分钟

忽然到来的简单生活

就赠你以反证:那么多的

大事件也完全可以终止

比如一只鸟,刚刚从头顶

飞过一段弧形的虚无旅程


山雀

晚风中,那只麻脸山雀

又要飞上南坡略显空旷的林梢了

我背上书包那年,总是在放学之后

听着它的叫声,到山上挖野菜

在我童年的耳鼓里,它的叫声

如此明亮、干净,仿佛里面不只

有摇晃的春色、辽阔的田野

还有返青的野草、村庄的灯火

即将莅临人间的疏朗雨水,以及

被雨水洗净的月光与晴空


月光

在大围子村,提前降临人间的月光

常常是用来否定黄昏的

犹如那些落日中无限辉煌的鸟鸣

常常在晚风的吹拂下,纷纷

熄灭在我的侧耳聆听里

而树林的阴影,总是在月光的背后

抬起头来仰望满天星斗

那漫漫银河的对面,就是

无限安宁的辽阔草原


北鱼黄草之歌

黄昏后,平原上的云团又遮住

雀鸣和刚刚升起的长庚星了

而北鱼黄草总是把摇曳的花朵

停留在时间的边缘之上

仿佛它的与生俱来的遗忘与卑微

或来自天空的深处,或来自

舒卷自如的亡灵中间,当我在风的

尘埃中点亮沉默的灯火

北鱼黄草落在篱笆上的阴影

看起来更像埋在我身体里的

沉睡多年的瓦砾

shirengexiaoqiang.jpg

诗人 葛筱强

  作者简介:葛筱强,原名葛晓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协签约作家。白城师范学院文学院客座教授。曾获吉林省第十一届长白山文艺奖、首届杨牧诗歌奖金奖,第五届吉林文学奖,第六届公木文学奖。著有诗集2部、随笔集3部。

编辑:曹淑杰

看吉林新闻,尽在吉网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