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书 |《义乌不能忘记—— 谢高华》 书评-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35152
每周一书 |《义乌不能忘记—— 谢高华》 书评-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351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书评

每周一书 |《义乌不能忘记—— 谢高华》

2025-04-01 10:10      来源: 中国吉林网

谢高华1_副本.jpg

  作者:何恃坚 何建农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谢高华是谁?

  1931年11月,谢高华出生于衢州,曾担任义乌县委书记、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2018年12月,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谢高华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谢高华成为了全国300名“最美奋斗者”之一。

  从贫瘠小县到“买全球、卖全球”的世界超市,义乌的发展堪称传奇。这场变局的开端,与谢高华密切相关。改革开放初期,他坚持群众需求就是第一导向,打破条条框框,以敢于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担当,毅然拍板给路边摊市场“开绿灯”,果断提出“四个允许”的政策,首创“兴商建县”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带领全县干部勇敢坚持、积极作为、精心培育,从而催生了义乌这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为全国小商品市场的改革发展树立了榜样。

       读这本书来了解他

  《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由义乌市作家协会主席何恃坚和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文化交流委员会主任何建农编著。何建农说,在20多年的交往中,他一次次被谢老的智慧、公心、气度、品德感动。“写书的时候,他还没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也没有入选‘最美奋斗者’。但在我的心里,他早已是新中国的‘最美奋斗者’,是我们义乌不能忘记的挖井人。”

  在历时十余年的创作过程中,作者查找了大量的历史档案,走访了众多当事人,几十次拜访本书主人公,搜集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以及大量文献。

  全书分“天降大任于斯者”、“鸡毛换糖”是一大优势、“一代市场”横空出世、“四个允许”的争议等12章节,从深入田间地头街巷的调查研究到每次次会议研究,从三农到四个充许,从打破“铁饭碗”到解决老百姓吃肉难,从办教育到大胆引才,从新马路市场到兴商建县……全方位、全景象、全内容反映谢高华在义乌的峥嵘岁月,全面客观地再现了改革开放初期谢高华及其“团队”在义乌冒险提出“四个允许”,带领义乌农民冲破藩篱率先致富,睿智首创“兴商建县”造就天下第一"市”,科学推行“定额计征”税收办法为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树立榜样,不拘一格用人才、抓教育等创新做法及其成效。

  全书详细描写了谢高华及其他的“团队”带领义乌闯出了一条从贫穷到富裕的道路,创造义乌商业传奇的历程。读《义乌不能忘记——谢高华》一书,能更好地了解扛着改革旗帜的朴素真实的谢高华,了解改革开放初期义乌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故事,不难读出,谢高华及其“团队”的之于义乌的历史贡献及功绩。

  中央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表彰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谢高华的介绍中写道:改革开放初期,谢高华坚持群众需求就是第一导向,打破条条框框,以敢于改革创新的勇气和担当,毅然拍板给路边摊市场开绿灯,果断提出“四个允许”的政策,首创了“兴商建县”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带领全县干部勇敢坚持、积极作为、精心培育,从而催生了义乌这一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为全国小商品市场的改革发展树立了榜样。他的先进事迹体现了共产党人一心为民、敢于担当的改革精神,赢得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在改革开放初期“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谢高华同志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成为他最为鲜明特征。在当时既无国内先例,又无政策依据的情况下,他坚持从义乌实际出发,冒着政治上的风险,顶着工作上的压力,是什么问题,研究解决什么问题,大胆地改、大胆地试,为义乌闯出了一片兴办商品市场的新天地……这些内容,作者怀着对谢高华的敬仰之情都在书中浓墨重彩的再现,让人读到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县委书记形象。

  来源:中国吉林网综合人民网、浙江日报、浙江新闻客户端等

初审: 曹淑杰   复审: 张彦梅   终审: 陈尤欣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