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傅丹枫:丹枫妙意绘山水 写意•翰墨丹青-关东文脉 曹淑杰 202369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写意•翰墨丹青

画家傅丹枫:丹枫妙意绘山水

2016-04-14 | 来源: 吉林日报

fudanfeng.jpg

  散溢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客厅内两排摆放整齐的书柜,里面的书籍及沙发对面张挂的“吉林四老”等人的字画、都无一不向笔者传达着这样一种信息:这里生活的主人是一位热爱学习、热爱读书、热爱艺术并有着丰厚学养的人。而出现于我面前的已年过七旬的气质儒雅,精神矍烁的老人不但给笔者以慈祥、平和、谦逊之感,更让我在与其关于北方冰雪画创作的畅谈中对他的艺术修为和创作上所表现的求真精神感到一种震撼。他就是我省政协画院顾问、吉林民族画院常务副院长、齐白石的学生——吉林著名山水画家王庆怀的入室弟子,驰名于省内外的山水画家傅丹枫先生。

“说到绘画,我觉得,就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一个热爱中华大地的人,他一定会爱她的每一条溪流,每一页光辉的历史。’我的艺术创作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的,否则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点成绩”。老画家发出如是感慨后,为我展开了他历时“十年磨一剑”之功的纵13米,宽70厘米的《康熙东巡松江放船歌图》。出现在笔者面前的这一幅作品用一个字来形容,那真叫一个“好”!画中,丹枫先生以历史的目光和精益求精的创作手法,用画笔浓情再现了1682年一代圣君——时年29岁的清·康熙大帝东巡吉林的历史盛景和300年前松花江“连樯接舰屯江城”山水相连的壮美风光,表达了他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感。作品中,作者发挥了其绘画擅于精工细琢的笔墨硬功,即以传统的风俗画构成立体模式大胆地打入了这一大主题、大气息、大格调的题材,从而使画面的整体艺术元素一一生动起来,并随之给人带来以宛若眼前的强大艺术冲击力和感染力。这幅立意宏大,画风清新脱俗的大美画卷,其中不仅有大山大水线条刚柔、远近、高低变化的和谐有致、各得其所、各尽其妙。人物之多、道具之丰、画幅之大亦是北宋张择端所作“清明上河图”的四倍之上。在人物动态形象方面也敢于以今人手笔出新创新,一改北宋乃至明清的人物风俗画法,而是把水墨的侧重点聚焦于人物的举手投足和山水格局的比例大小去表现出几百年前吉林城山环水绕,舳舻连翩、人丁兴旺的历史风貌和浓郁的满族风情。站在这一幅《康熙东巡松江放歌图》前,真会让人产生一种心旷神怡,宠辱皆忘,乐山爱水,其喜洋洋者矣的美的艺术享受。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曾对《康熙东巡松江放歌图》给予这样的评介:“傅先生的《康熙东巡松江放歌图》就是一首历史的壮歌,誉之为吉林的《清明上河图》并不为过”。已故著名学者、启功好友书法家刘迺中先生在其九十四岁高龄时见此画作为之欣然题跋,其中有云:“展卷既竟,敢记所见若此,并庆吉林之有是人有是作而流芳百世也”。

一位老艺术家讲,“主旋律如果唱不响,杂音噪音就会有市场”。把笔墨对准时代、对准中国故事、中国精神,做光大中国书画艺术、做有担当、有社会责任感、有民族自信心、有自豪感的艺术家,这是在我通过与画家傅丹枫先生零距离的接触中一连串惊喜地发现。而我也坚信,这位淡泊名利、有家国情怀、为了主旋律而创作,为了主旋律而驰而不息、品艺俱佳的艺术工作者其今后生产出的傅氏作品,必将如秋日的红枫一样为中国艺术的大森林增添一抹迷人的色彩。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