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你也在这里 悦读-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10133
原来你也在这里 悦读-关东文脉 曹淑杰 3910133

报料电话:0431-8290222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悦读

原来你也在这里

——写给远方的你和这里的湖

2024-12-24      来源: 中国吉林网

  每个人都有多重社会角色,但在写起家乡,写到查干湖的时候,我更愿意说自己是一个松原人。

chaganhu1.jpg

  前一段,上海的朋友王总夫妇来到查干湖,这是他们冰雪之旅的第一站,也是他们退休后旅居生活的第一站。过去几年,他们苦力支撑、运营多年的众创空间仍以闭门告终。从苏州河边来到查干湖畔,东北的冰天雪地给了他们很多的慰藉与欣喜。送别的夜晚,我们没喝很多酒,但是说了很多话。难得的是并没有离别的伤感,更多的是一种努力过后的不悔与淡然。挥手自兹去,此刻他俩已飞到东瀛佐贺,开启旅居的又一城。

  失意人,来这里,查干湖欢迎你。你会发现,查干湖也很孤独,偏居关东一隅,久久籍籍无名。但自处千年的它,依然沉静地活在天地四季里,一次次的春起冬眠,不觉疲惫,无声地向世人诉说着,即使孤独的人生,也同样能活出一种天辽地阔,丰盈壮美。

  中国的山水赋予了历代文人无尽的灵感,置身查干湖,这里会唤起你关于诗情画意的所有记忆和想象。须晴日,水波不兴,渔歌唱晚,旧时茅店社林边,新火起厨烟。一铺热炕,乡愁顿解,三五老友,无羁畅饮天明;待冬捕,马声嘶嘶,冰湖腾鱼,千年渔猎,一网雄浑。我很难想象,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岑参如果来过这里,会留下怎样的千古名句?查干湖地处辽金故地,科尔沁草原东端,自辽代圣宗年起,春捺钵即行宿于此。高岑身虽未至,但于唐时便隔空赞叹,岑参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尽人皆知,他以一种新奇的比喻,将北方雾凇雪景描绘得美不胜收、跃然纸上。高适妙笔“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在虚实交错、时空穿梭之间,浮现出一幅绮丽辽阔、恬静祥和的塞外画卷。他们似乎来过了,恍若你与查干湖,未曾见面,仍觉有缘。

  诗意人,来这里,查干湖在等你。旅行就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家园,诚如海德格尔所说,“生命里充满了劳绩,但还要诗意的栖居在这块大地上”。查干湖的诗意本自具足,只待与你共情唱和。

  20年前,我与爱人刚刚相恋,我陪她回到家乡,来到查干湖畔。那时的景区建设远不及今日,西索恩图还是一个原始的渔村,但蒙古族风情浓郁,集市里水气氤氲,满是鱼虾湖鲜独有的味道。从喧嚣中走到南湖码头,只见荷叶接天蔽水,亭亭风露,花间竹筏自横,几只长篙斜插在湖泥中,似吴冠中笔下的江南,惬意中带着几分慵懒。

  两年前,她陪我第二次来到查干湖,在朋友的民宿借住了几日。偌大的熙苑民宿,只有我们两个,夏夜里真如《项脊轩志》中所描绘,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我俩劈柴起火,三餐手作。民宿头枕御河,清晨去桥上看湖中青鱼、白鱼乃一大乐事,这里的鱼人至不去,大大方方。御河向东不远就到了妙音寺,那是一方藏传佛教的庄严净土,建成于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覆钵式白塔绿荫拥簇,轻抚转经筒声声空灵,适逢法会,虽听不懂大喇嘛诵读的经义,但置身在恢宏大雄宝殿中,身阴凉半截心倒是安定。每于傍晚驱车至北湖大桥,夕阳西下,方圆五百余平方公里的大湖之上,水云天光,半江瑟瑟,蔚为大观。也许境由心生,别处看到落日想到英雄迟暮,但爱人在侧,查干湖的落日变得不同别处,暖暖的,展展的,橙味的甘甜中升腾着一种震人心魄的绝美。远处青山头上,风机叶片转得不疾不徐,我俩也在朱红色的步道上走的不紧不慢。

  尘世间,每个人都无法免俗,多数时把忙碌、把应酬当做生活的第一要务。突如而来的一些变故,才会迫使人们停下脚步细思量,忙碌时被漠视的亲情,应酬间被破坏的身心……查干湖曾经沧海,早已将世事看透。她与大青山从少年到白头,两两相依,科尔沁草原见证了这一段长久的山湖之恋。湖面大了他说发福的婆娘旺家,青山矮了她说佝偻的汉子能干。他们把生活过得很抒情,风叶,青山,夕阳,湖面,充满质感的木栈桥下,细浪与湖岸百般缱绻,似在拥吻,又似在告别……

  拾忆人,来这里,查干湖记得你。清风不语,明月微光。爱的记忆也许会老去,却思之难忘。那些平常而又细碎的瞬间,既不成诗也不入画,可是连缀在一起就有了滋味,成了日子。

  此生,来一次查干湖吧,那注定是一场刻骨铭心的遇见,陌生的你我即使擦肩而过,心中也会不约而同地轻叹:哦,原来你也在这里……(作者:王作刚

  初审:曹淑杰   复审:郭帅 终审:陈尤欣

看吉林新闻,尽在吉网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