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任林举的长篇小说《老虎啸风》,东北莽林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晨光穿透锡霍特山脉的雾霭,草木的呼吸间蕴含着自然的法则与生灵的坚守。在这片远离人类文明的旷野中,上演着关于生命繁衍、存续与升华的故事。此前,任林举创作了报告文学《虎啸——野生东北虎追踪与探秘》,以严谨的纪实笔法、田野调查的创作方式,深入到东北虎的生存世界,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新作《老虎啸风》将目光转向青少年读者,把原本复杂的生态知识与生存哲理,通过生动鲜活、易于孩子理解的动物故事传递出来,向小读者们传达生命的坚韧、成长的意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相较于《虎啸——野生东北虎追踪与探秘》的厚重与深度,《老虎啸风》更注重以趣味性和故事性来吸引孩子,兼具文学性与教育性。这部作品不仅是作者写给孩子们的一封信,一首震撼心灵的生态诗篇,更是一本关于生命的教科书。
“天地之大德曰生。”任林举将“生命教育”与“生态启蒙”深植于文学叙事,书写了关于老虎家族的生命史诗,他对万物创生的礼赞体现出“生生之谓易”的生态哲思。在许多文学作品中,自然是作为人类活动背景而出现的,与之不同的是,任林举并不是以人类作为写作的中心,而是以东北虎啸风家族的生存经历为主线,建构了一个动物的童话世界,向小读者们展示了生命的坚韧与不屈。在锡霍特山脉这片广袤无垠的林莽中,生命的延续时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作为这山林之王的啸风也不例外,它必须在饥饿中寻找生存的可能。每一次狩猎都是对体力与耐心的极大挑战,为了伏击猎物,啸风可以保持一种蓄势待发的姿势四小时之久,大多时候啸风都是一无所获、空手而归。每一次的尝试,都像是它与命运的博弈,虽败犹荣。它的坚韧与不屈在每一次的失败与尝试中得以彰显,即便失败的次数多到令它沮丧,即使失败的次数远多于成功,它依然毫不气馁,在一次次狩猎中毫不懈怠,这种对生存的执着,是对生命本能的深刻诠释。
“失败是老虎一生当中经常会面对的事情,这不会让它们一蹶不振。”打击接踵而至,在与外来者梅拉的领地争夺中,啸风失去了林谷腹地而不得不退避到海拔稍高的山地。生命的尊严,永远属于不言弃的勇者。熟悉的领地被夺走,饥饿如影随形地折磨着啸风,但它没有深陷失败的泥沼中一蹶不振。在与雄虎穷奇告别之后,它毅然踏上了未知的迁徙之路,只为给孩子们寻找一片新的天地,让生命得以延续。跋涉了千山万水之后,它来到了通肯山林和珲春河谷,在严寒的雪地中诞下四只幼虎:无离、燎野、纯决、卡索。随着四只幼虎的渐渐长大,啸风开始教导它们生存的技能,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技巧,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再有勇气去尝试。生命的旅程中,充满了生离死别,但每一次失去都见证了生命的韧性与传承的力量。
四只幼虎与母亲啸风的离别如四季流转般必然,却又裹挟着血肉相连的隐痛。卡索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离开的,在某个上午,它以一种庄重而决绝的姿态,一步一步迈向自己的天地。手足至亲的温暖让它的脚步片刻停留却未改变方向,留下身后母亲与妹妹的担忧与不舍,它的步伐坚定,每一步都像是在和过往的生活告别,却又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转眼间,秋天来了,萧索的落叶预示着分离即将到来。季节的谜题,是自然的法则,也是生命成长的必然。为了让孩子们彻底独立,啸风选择在一个雪花飘飘的夜晚悄然离开。它的隐退是生命传承的另一种形式,“分开,大家各自在自己的领域孤独地活着;不分开,大家在一个领域里一同饿死。二者必选其一,这是老虎的宿命。”不管有多么不舍,都必须学会独立,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母亲离开之后,饥饿的无离没有经得住食物的诱惑,遭遇人类的猎套,虽奋力挣脱却最终伤重离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无离用血的教训来叮嘱弟弟:“燎野,要坚强,要努力活下去,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努力地活下去。”经历了失去姐姐的痛苦,燎野心中的悲痛迸发,发出了王者独有的怒吼,消失在苍凉的林莽中。不知不觉间,纯决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在经历了诸多磨难后,纯决与雄虎天罚相遇、结合,孕育了新的生命。最后一章中两只活泼可爱的小雄虎的出生标志着啸风家族在通肯山林中得以延续,也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希望。
作品以啸风家族的生命轨迹为叙事主线,将生存、繁衍、传承等生命节点串联在一起,以个体命运来映照自然的“生生不息”。这种对于生命创生循环的哲学性书写,使得这部作品超越了简单的动物叙事,从而升华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我们见证了幼虎的出生、成长,从陨落到传承,每一步都在为我们揭示生命的真谛:生命最动人的奇迹不在于个体的永恒,而是其中存续的那种生生不息之力。这种力量是脆弱生命的顽强抗争,是成长过程中的不断蜕变,是面对失去时的坚韧不拔,更是新生命诞生时的希望与传承。它如同山林中的虎啸,穿透岁月的迷雾,在生命长河中永恒回响。
儿童天然亲近动物,有评论家曾说:“动物形象在儿童文学中,不仅扮演着娱乐和教育的角色,更承担着引导儿童关注生态保护、培养环保意识的重要使命。”随着生态危机逐渐成为全球性议题,新时代儿童文学中的动物形象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引导儿童关注生态保护,在幼小的心灵中播撒环保意识的种子。《老虎啸风》客观呈现出东北虎的生存困境,书中最令人唏嘘惋惜的便是无离的去世,这只继承了母亲谨慎禀赋的雌虎,终究没能逃脱人类设下的陷阱。“在金钱与利益的诱惑下,总有一些不法分子选择铤而走险。一只老虎在自己的行走路线上遭遇猎套的埋伏是小概率事件,但鬼使神差地就让小心谨慎的无离遇到了。”反复的挣扎下,无离挣脱了猎套,身受重伤的它跑回了母亲啸风的领地,平日美丽光艳的无离不见了:“殷红的血,浸染了无离头下的白雪,仿佛它枕着一朵鲜艳的花朵,那么美丽,又那么残忍。”作品通过描写无离受伤和身体疼痛的细节,暗喻动物世界的生态危机,唤醒小读者对动物命运的共情,进而深刻反思人类不应该为了短期的发展而破坏生物共享的大自然。
当虎啸声穿越书页,回荡在读者心中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部动物小说,更是一位作家对未来的殷切寄望——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老虎啸风的故事里,读懂生命的壮美与脆弱,成为这片土地的守护者。
(作者王梓樾系长春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来源:文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