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东北民间艺术的奇葩 传承·线上展馆-关东文脉 曹淑杰 2003486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传承·线上展馆

二人转:东北民间艺术的奇葩

2016-03-24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二人转 西乡.jpg

二人转《西厢观画》(资料图片)

东北二人转亦称“蹦蹦”,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最初的二人转,是由白天扭秧歌的艺人在晚间演唱东北民歌小调(俗称“小秧歌”),后来,随着关内居民的增多,加上长期以来各地文化的交流,大大丰富了二人转的内涵。在原来的东北秧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因此表演形式与唱腔非常丰富。在民间中流传着“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在群众中的影响之深。可以说,二人转最能体现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二人转起源并流行于东三省,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清末的社会动荡以及战争的缘故,文献记载大多不全,长期以来仅是在民间的流传,具体无从考证。

有记载,清道光二年(1822)年,吉林省怀德县八家子老爷庙(普济寺)的庙会上就曾演出过蹦蹦戏。早期的二人转没有女演员,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二人转”的叫法才得以流传。四平、辽源、吉林、长春、铁岭等大、中城市,及西丰、榆树、梨树、德惠、双辽、扶余、镇赉等县,相继成立地方戏队(演出二人转)。1955年,女演员开始逐渐增多,二人转的演出基本结束了男扮女装的历史。自此,男女开始分腔,演唱讲求科学发声方法。

上世纪60年代,“二人转”的剧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加强了编导工作,开拓了二人转的新剧目,丰富了音乐伴奏,改进了服饰,充实了舞蹈美术,演员手持道具的种类有了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后,“二人转”曲牌又不断出新,伴奏乐器增加了扬琴、琵琶等,并兼用武场鼓、锣、钹。演员手持道具又增加了花伞、纱巾、长绸。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服饰又得到相应的改进。舞台演出运用灯光色彩的变幻,烘托戏剧情境,综合艺术质量不断提高。此间涌出了大量精彩曲目,如《马前泼水》《回杯记》《包公断后》《包公赔情》《西厢·听琴》《双比武》《冯奎卖妻》《水漫蓝桥》等。这些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久演不衰。

二人转演唱形式主要分为三种,即:二人转(双玩艺儿)、单出头和拉场戏。二人转由上装(女扮)和下装(男扮)两个演员表演,通过又唱又说又扮舞和跳进(演员进入剧中人物)跳出(由人物转为事件的叙述者)的方法,演唱一个叙事兼代言的诗体故事。单出头是由一个演员表演的小戏。拉场戏是由二至三个基本按脚色扮的演员,运用二人转的表现手段而演唱的边歌边舞的民间小戏。这三种形式表现手段和艺术风格基本相同,实质上是“三位”一体,一树二枝,即二人转为树干,单出头、拉场戏为两枝。

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其结构为曲牌联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三百多支,比较常见的有五十六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

二人转的传统曲目很多,计有三百多个。艺人有“四梁四柱”之说。“四梁”指的是大四套曲目,有《钢鉴》《清律》《浔阳楼》和《铁冠图》。“四柱”指的是小四套曲目,有《西厢》《兰桥》《阴魂阵》和《李翠莲盘道》。这也是二人转艺人的拿手曲目。此外,还有《双锁山》《华容道》等。近几十年来,又有大批的新创作曲目,如《丰收桥》《接姑娘》《柳春桃》等,均深受人们欢迎。

二人转在东北几乎可以视作民间母体文化之一种,可以说是东北地域民间艺术的奇葩。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东北二人转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