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是中国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是民族盛行的娱乐舞蹈形式。它原为模仿稻作劳动的一种原始形式,后来成为农闲或年节时间自娱自乐的艺术。
在众多秧歌中,满族秧歌那火爆、热烈、豪放的场面常使人流连忘返。满族秧歌与满族人的热情浪漫结合在一起,表现了数千年来这个民族奔放、豪爽的性格。
满族秧歌,民间俗称“鞑子秧歌”,它是满族民间舞蹈中最通俗、最普及、最具生命力,同时也是最受满族人民喜爱的舞蹈形式之一。根据史书的记载,满族秧歌大致形成于康熙年间。据记载,康熙十九年(1680年)新年之际,“八旗章京、兵丁皆大吃大喝,护军、护甲俱置身街上,男扮女装,唱着‘祷仰科’歌戏乐”。据考证,“祷仰科”当为“大秧歌”的译音。此后又有记载:自明末努尔哈赤在抚顺境内崛起,到"满洲"族形成,满族人继承了由其先人女真人时期流传下来的民间舞蹈。康熙初年杨宾著有《柳边纪略》,记载了当时"莽式"的动作和表演形式: “满洲有大宴会,主家男女,必更迭起舞,大率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曰莽势。中一人歌,众皆以‘空齐’二字和之,谓之‘空齐’。”《宁古塔纪略》也有关于莽式的记载:“满洲人家歌舞名曰莽式,有男莽式,女莽式。两人相对而舞,旁人拍手而歌,每行于新岁或喜庆之时。上于太庙中用男莽式礼”。《柳边纪略》中更有诗词吟咏佐证满族先人群众性的歌舞活动:“马闲秋草后,人醉晚风前,莽式空齐曲,逍遥二十年”、“夜半村姑着绮罗,嘈嘈社鼓唱秧歌,汉家装束边关少,几队胡儿簇拥过。”这段史料表明,每逢征战获胜、丰收之余、逢年过节、喜庆之日,男女官兵或旗人相对而舞,旁人拍手唱歌的“莽式”、“祷仰科”,就是满族秧歌的雏形。
责任编辑: 曹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