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曹保明讲故事之彪哥煎饼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287132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听曹保明讲故事之彪哥煎饼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287132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吉林非遗

听曹保明讲故事之彪哥煎饼

2019-05-07 09:50 | 来源: 吉林日报

 

  烙煎饼 (资料图片)

  在我省文化遗产名录里,白山的彪哥煎饼、春姑煎饼、延边的敦化煎饼、通化的快大茂煎饼,都已名列其中。其实在吉林的长白山区,几乎处处都有煎饼、村村都有煎饼、家家都有煎饼。煎饼不但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记忆。

  曹保明的故事讲到了临江老三队彪哥煎饼代表性传承人董妍。董妍的祖上和她丈夫的祖上都是从山东章丘闯关东来到东北,又在靠近鸭绿江边的临江落脚,煎饼一直伴随着她们家族的生活。当年日本鬼子为了困死抗联、饿死抗联,实行了残酷的归屯政策,他们把百姓赶进一个大屯子里,圈在一起,称为“集团部落”,就是想切断百姓和抗联的联系。董妍说,百姓聪明着呢,她的太爷董二大爷就在煎饼上打主意。记得董二大爷发明了“煎饼背心”,他把烙好的煎饼喷上几口水,待煎饼一发软,立刻让太奶将煎饼缝在衣裳里,然后他穿上煎饼衣服,扛上一把锄头,手上再拿上一张卷了大葱的煎饼,边咬边吃就往部落外头走。

  鬼子哨兵见他可疑,从岗楼上下来围着他转了三圈,问道:“什么的干活?”

  董二大爷说:“铲地的干活。”

  鬼子本已嗅到他身上有浓浓的煎饼香味儿,但无奈董二大爷正吃着呢!

  就这样,鬼子眼睁睁地瞅着董二大爷大摇大摆地走出了部落。进了林子,董二大爷撒腿就跑,直奔抗联密营,因为他怕时间长了煎饼上的水分蒸发,煎饼一发酥,吃起来不筋道!到了密营,他赶快脱下“煎饼背心”,让抗联战士们分享大煎饼。

  煎饼是东北民间乡土生活中的代表性食物,多以北方原野和山林坡地的玉米、高粱、谷物为料,制作简易,种类多样,已列入文化遗产的彪哥煎饼甚至已制作出酸甜苦辣多种味道和式样。如今吉林的许多村落都开发煎饼产品,敦化的岗子村、白山的锦江木屋村、通化的鹿圈子村、松岭雪村、二合雪村……都把煎饼视为旅游揽客的村落特产了,就连吉林西部渔猎文化发生地查干湖的西山外屯、莫尔格其鱼馆里,也专门有了煎饼泡鱼汤这道美味。如今,村村的农家乐必备煎饼。从前,东北的许多人家舍不得吃干豆腐卷大葱,而闯关东的人都是带着煎饼一路走来,后来闯关东文化带来了饮食的转换,人们也爱上了大煎饼卷大葱这一口,外出送公粮的老板子、掌包的,出门送货也都往往带上一包煎饼、一捆大葱、一碗黄酱,以此在路途中打尖充饥。

  曹保明说,煎饼在东北的长白山区已经形成了珍贵的地域文化符号,因为它保留着一个地域的集体记忆。人类的记忆有个体记忆,又有集体记忆。独立的个体记忆以鲜明的个性存在,若干个体记忆不断被认同,最终形成了集体记忆——煎饼就是东北地区的集体记忆。集体记忆是人类重要的地域文化,它有鲜明的自然性、历史性、生活性,这也是遗产所具有的属性。

  东北是闯关东文化发生地,但寻找闯关东文化遗存,在今天现代化建设的城镇、乡村已经很难。但煎饼却成了闯关东文化记忆的鲜明文化符号、民俗因素、历史因素。这就是人类的集体记忆。

  遗产是人类文化深刻深远的精神和情怀。冯骥才说,情怀大于情感。而煎饼,就是饱含人类情怀的东北地域文化遗产。(龚保华)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