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夏至到 鹿角解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2902052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节气||夏至到 鹿角解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2902052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吉林非遗

节气||夏至到 鹿角解

2019-06-20 13:46 | 来源: 江海晚报

  夏至在周朝时曾是一个大节,算来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白天祭地,夜晚焚香,祈求灾消年丰,这是农耕时代人们的普遍愿望。
  唐代诗人权德舆有《夏至日作》诗:“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自然更迭,四时交替,夏至到了,天气逐渐闷热,阳盛之时,阴气萌生,故有“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这在夏至三候中亦有体现:“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鹿的角朝前生,属阳,阳性的鹿角至此开始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有民谚说:“夏至到,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槿荣。”鹿和蝉,一个是动物,一个是昆虫。鹿角成熟了,可以割角了;夏天炎热了,蝉开始叫唤了。这是典型的夏至标志,梅花鹿和金蝉,一个有形,一个有声,可以作为夏至的形象代言。
  半夏的花语是爱与恨。传说在深山里有一个叫半夏的人面蛇身妖怪,蛇妖生得十分漂亮,有一天,她化成美女去山中采药,发现一个受伤的男人,发善心将他带回山洞悉心照料。男子伤好后,对她产生了好感,蛇妖也爱上了他,但她自知是妖,决然将其送回村庄。第二天,男子又找了回来,却发现美女原来是妖怪,吓得逃跑了。后来这个男子竟恩将仇报,带人除了蛇妖。蛇妖临死前说,我不怪你,只恨自己。我就像一棵带有毒性的药草,对于无爱的人是有毒的草,对于有爱的人是救命的药。爱与恨相互纠缠,的确如同时光里的妖精,既有药性,也有毒性。
  早先的夏至,夏收已经结束,新麦上市,所以就有夏至吃面尝新的习俗。当年,每年夏至,我的母亲会做一次夏至饼,方法很简单,用新麦面粉调成糊状,摊成薄饼,饼中夹以青菜、豆瓣等,俗谓“夏至饼”。我们是多么地企盼夏至饼呀,因为,麦子未收上来之前,农家填肚皮的是糠菜之类的“荒粮”,只有到了麦收以后,才能吃上一顿这样的纯粮饼子。
  夏天最美不过是夜晚,当然最燠燥最难熬的时光也是夜晚。闷热、蚊子占领了整个夏夜。孩子们手拿芭蕉扇,走向门前的水塘,“轻罗小扇扑流萤”,是那时候最美的情景。河边上那些萤火虫们,好像故意逗引孩子,它们跟孩子捉起了迷藏,一忽儿钻进草丛,一忽儿又飞出来,不远不近地在孩子前面高高低低地飞,飞临水面,与水底的萤火交相辉映,给孩子带来欢乐。池塘里正有一片“咕——呱,咕——呱”的蛙声,让烦燥的夜变得寂静。夜空,星星像嵌在蓝天上的宝石,闪闪烁烁,飞舞的萤火虫又与天上的星星呼应对话,一起扑闪着明亮的眼睛,让人觉得夜空深远而神奇。
  晚上,农人们不约而同地走到场院里或者附近的小桥上纳凉,几户人家散散地聚坐一起,老人们挥着扇子,说些古话,讲点猎奇故事,有时也讲讲三国、水浒、杨家将……他们常常说得丢头落尾,但这并不影响孩子们的兴趣,他们在河边上拍一阵萤火虫,又连忙折回来听老人讲嗙,不过,不多一会,他们就已经倚在大人的身边沉入梦乡。
  夏天并不仅是丰收的季节,也是花开的季节。夏至前后,园子里的木槿花开了,与木槿花一起来的还有栀子、石榴等等,这让夏至与花木繁盛的春天有了呼应。如今,这些花还常常出现在农家小院,尤其是木槿那清丽的花朵,给炎炎夏日带来一股清凉。
  《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民间亦有“梅天的西风时天的雨,时天的西风当日雨”的俗谚。在苏中民间,人们将夏至这段时间称为“时天”,俗谚里的意思是说梅雨天起了西风,夏至会有雨,而夏至期间有了西风,当天就会有雨。民间的许多谚语,是多少代农人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
  苏中民间还有农谚:“三时的黄秧抢上行”,季节不等人,时至夏至,如果还没有栽插的水稻就必须抓紧了。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