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暑||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341445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今日大暑||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吉林非遗-文化 曹淑杰 341445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吉林非遗

今日大暑||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2021-07-22 09:02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7月22日22时26分将迎来“大暑”节气。“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

  “桑拿天”将成常态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节气,在每年的阳历7月22日至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表示天气酷热,最炎热时期到来。这时气温最高,雷阵雨较多,在中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40℃的高温天气。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酷热多雨、高温潮湿是此时节的天气特点,“桑拿天”几乎成为常态。

  天气向立秋过渡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南北方饮食大不同

  大暑时节,在广东很多地方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而在福建莆田人家素有吃荔枝、温汤羊肉和吃米糟的习惯。荔枝香甜可口自不必说,温汤羊肉也是一道富有营养的美味佳肴。

  与南方不同,大暑节气,北方人的习俗是吃面条、饺子、鸡蛋等,北京俗语为“头伏饽饽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北京人还会做冰镇酸梅汤沿街叫卖。 

  养生重在防暑祛湿

  “大暑”是一年中天气最热、湿气最重的时节,专家建议,此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是“防暑”和“祛湿”。

  由于天气炎热潮湿、日长夜短,人的体能消耗大,往往会出现身体不适等“苦夏”症状,因此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同时注意室内降温、补充水分、劳逸结合;一日三餐应选择清热祛暑、健脾利湿、养阴益气,以及蛋白质丰富、含B族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的食物,如绿豆、冬瓜、番茄、黄瓜、西瓜、胡萝卜、山药、大枣、百合、莲子、菊花、全麦及坚果类食品。

  探趣:

  古人如何度夏?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面对小暑、大暑期间的炎热天气,也有人好奇:古人如何安然度过炎炎夏日?

  早在3000多年以前,中国就有用冰解暑的记载。当时的富贵人家在冬天就凿冰贮存在窖中,以备来年盛夏消暑之用。《周礼•天官•凌人》就提到过“祭祀供冰鉴”,这种木制或青铜制作的箱子就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冰箱。《西京杂记》里还提到,名唤丁缓的巧手工匠发明了一种七轮扇,“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充分运用了机械原理,不需要太多人力,便能带来满室凉风。

  有冰了,自然就会制作去热的冷饮来度夏,从春秋时期的冰镇米酒到南宋时期的“冰雪甘草汤”“雪泡豆儿水”,再到明清时期的玫瑰露、木樨露、玫瑰卤子汤等等,想想是不是就垂涎三尺呢?

  除饮食外,古代文人墨客们的避暑方式更加文艺、随性。唐代诗人刘禹锡喜欢在近水处纳凉,他有诗句曰:“琥珀盏红疑漏雨,水晶帘莹更通风。”北宋词人秦观说:“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明代文人李渔写过《闲情偶寄》,提到自己夏日种荷花:“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