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太阳位于黄经225°。《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义。作为时气点的立冬,它不仅是收获祭祀与丰年宴会隆重举行的时间,也是寒风乍起的季节。
气候特点
我国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其实,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按气候学划分四季标准,以下半年候平均气温降到10℃以下为冬季,则“立冬为冬日始”的说法与黄淮地区的气候规律基本吻合。我国最北部的漠河及大兴安岭以北地区,9月上旬就已进入冬季,首都北京于10月下旬也已一派冬天的景象,而长江流域的冬季要到“小雪”节气前后才真正开始。
物候特征
立冬三候:水始冻,水已经能结成冰;地始冻,土地也开始冻结;雉入大水为蜃: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是海中的大蛤蜊。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蜊了。
农事农谚
作为冬天到来的一个标志,立冬在民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农村,也有很多关于立冬节气的农谚俗语。如“立冬落雨西北风,定主来年五谷丰”,这句农谚说的是,立冬节气当天如果刮西北风,预示着来年五谷丰登。这是因为,立冬之后北方冷空气就会活跃起来,而刮西北风前期带来降温,后期就会带来雨雪天气。冬天降雪多,来年小麦多丰收。
又如,“立冬三日晴,单衣过寒冬”,立冬以后,如果出现连续三日的晴天,就不用准备过冬的棉衣服,穿着单衣就能度过寒冬。这种说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立冬以后出现持续的温暖晴天,就意味着可能是暖冬;二是暖冬的气候背景下,人们就不用穿太厚的衣服过冬。
立冬相关的农谚俗语,是古人经过长期观察后经验的总结。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了解农谚的同时,还是要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
民间习俗
祭祖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吕氏春秋‧盂冬》:“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斋。立冬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乃赏死事,恤孤寡。”汉魏时期,立冬这天皇帝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民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吃饺子
“立冬补冬,补嘴空”,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古时农民劳动了一年,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便在立冬这天杀鸡宰羊或以其他营养品进补。
“好吃不过饺子”,在中国北方地区,有立冬节气吃饺子的习俗,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此外,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
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见顾禄《清嘉录》卷十一)
饮食养生
立冬时节的养生法,有饮食调养、精神调养和起居调养。
饮食调养
饮食调养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虚者补之,寒者温之”的古训,随四时气候的变化而调节饮食。少食生冷,但也不宜躁热,有的放矢地食用一些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同时也要多吃新鲜蔬菜以避免维生素的缺乏,如:牛羊肉、乌鸡、鲫鱼,多饮豆浆、牛奶,多吃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冬令进补”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清补、温补、小补、大补,万不可盲目“进补”。
精神调养
要做到“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得以潜藏。可通过体育锻炼来调整肌体的植物神经功能,使过度兴奋的交感神经得以抑制,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造成的紧张、抑郁、焦虑和激怒等状态。
起居调养
起居方面强调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及阴精蓄积。而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既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中医认为,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赐予自然界光明与温暖,失去它万物无法生存。同样,人体如果没有阳气,将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所以,立冬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
作者:施立学(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吉林省政府文史馆员)
来源:中国吉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