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立学 | 端午佳节 药草飘香 非遗-关东文脉 曹淑杰 3737531
施立学 | 端午佳节 药草飘香 非遗-关东文脉 曹淑杰 373753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关东文脉 > 非遗

施立学 | 端午佳节 药草飘香

2023-06-19 11:21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五月初五端午节,被称为五月节,也是吉林满族传统节日“药香节”。人们都说:“‘五月节’天不亮采来的草药可灵了。”若是用这天早晨的露水洗眼睛,保你一年双眸明亮。

  农历的五月,刚好夏至前后。《礼记·月令》中记载:“五月,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五月气候特殊,炎热的夏季刚刚开启,阴阳进行交替,昼夜长短与光照时间产生转换,天气开始转热,此时正好是蚊虫、毒物和病菌活跃的高峰,俗语有“天下万物,含太阳气而生者,皆有毒螫”的说法。古人认为这个时候,容易出现瘟疫,人们易患疾病。“五月到,五毒出;五毒醒,不安宁”,百草祛百病,长白山是中国医药宝库,端午时节漫山遍野草药飘香,护佑吉林百姓安康。

  采百草。采百草,首选艾蒿。艾蒿为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有散寒止痛之用。《名医别录》载“艾叶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医学入门》讲“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一炷着肤疼痛即止,一次施灸沉疴立除”。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采年息花。年息花又称捻紫香、铃兰花,东北满族多于早晨采撷,用花瓣上的露水清洗眼睛,据说可使双目格外明亮,一年里不会闹眼病。

  采防风。 防风也叫旁风,以根入药,味辛、甘,性温。有解表发汗、祛风除湿作用,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关节酸痛、破伤风;此外,防风叶、防风花也可供药用。防风枝叶清秀,所生长处,洁无一草一莠,端阳日,将防风与艾蒿用于沐浴,还真有点“仙风道骨”的味道。

  采菖蒲。菖蒲也叫做白菖蒲、藏菖蒲。李时珍曰∶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菖蒲其根茎有镇痛、健胃、利尿之效;全株芳香,可作香料或驱蚊虫。

  富有象征意义的是菖蒲叶又长又直,似一把寒气逼人的青铜宝剑,而菖蒲酒有行气止血、延年益寿的功效。宋欧阳修曾有“共存菖蒲酒,君王寿万春”的句子。端午时,将艾蒿做成人形、扎成虎形,插于房门两侧,用蒿草缠起来,再悬一二枝菖蒲,如虎之艾,如剑之蒲,十分壮观;远观翠绿,近闻清香,又美化了环境。为此,吉林孙介眉在《端午晓起》一诗中写道:“村儿卖芍呼深巷,晓籁传湖耳鼓麻。门悬蒲剑艾枝斜,簪插灵符另避邪。”

  炒苋菜。苋菜是东北普通的野菜,别名西风谷。宋人陆佃《埤雅》说:“苋之茎叶皆高大易见,故其字从见。”

  吉林人端午吃苋菜,不仅因其可口,而且还在于它有食疗作用。丘桓兴《中国民俗采英录》说:“颜色殷红的苋菜,本是普通的农家菜,据说这天(端午)吃了苋菜之后,不会肚子痛,便成了人人必吃的菜。”中医认为苋菜味甘性凉,可以清热利窍,能治赤白痢疾;可治咽喉痛及扁挑体炎。营养学家则认为苋菜籽的赖氨酸含量超过了牛奶,是一种理想的主食,作为吉林端午的民俗饮食,确有《神农本草经》上说的“益气力,不饥,轻身”之效。

  采蛤蟆金。端午节有起早到河边、池塘捉癞蛤蟆(学名蟾蜍)习俗,捉到后,人们往其大肚中塞上墨块,名唤“蛤蟆金”,一二月后取出涂用,有解毒疗痈,治咽喉肿痛之效。

  斗百草。五月端阳到,百草皆是药。斗百草是端午药香节的延伸,徜徉于百草园、百药园、百花园的儿童,通过斗百草,识百草百药,普及自然与生活常识。参加游戏的儿童相对站立,各持一草或花茎的两端。游戏开始后,二草相勾,双方各自把草向自己方向拉,谁的草或花茎被对方拉断谁为输,然后用“打赢家”的顺序赛下去,直至选出最后胜利者。

  草药香囊。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在吉林村落中,端午节普遍把桃枝插在大门上。或用桃核雕刻成小花筐,挂在房门上或挂在孩子手腕上、脖子上,巧手的妇女们还要亲手缝制香荷包,里面装上香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外面绣上各种彩色图案和古代戏剧人物画,如“刘海戏金蟾”“孔雀东南飞”等,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辟虫的雄黄粉,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

  花草染出五彩线。据说妇女身上有香草味,虫蛇不敢接近。以细麻绑成一寸来长的小笤帚,用花草染料,染上红、蓝、绿、黄各种颜色,连同五彩布条一起,缝在孩子们身穿的衣服肩头,再用各色花绳交织搓成五彩线,系在小孩的脖颈和手腕、脚腕上,以防五毒上身。等到农历五月末,在一个雨后彩虹之时,把五彩线从孩子们的颈腕上取下,放在窗前的水泡里,传说可以化做飞龙上天,带给人以幸福和吉祥。

  踏露水、踏青。端午节的节俗最早来源对夏至节气的神秘感,这一天白天特别长,树影也特别长。人们讲究到郊外踏露水,掬露水洗脸。有的妇女到河边洗脸、梳头后,还端回满满一铜盆水,给公婆洗头、洗脸。孩童们起来晚的,听从母亲的话,用煮过艾蒿的水洗脸,传说可以避免生疮疖、闹眼病,且有耳聪目明之意。

  “踏青”是端午的重头戏。一大早,男女老幼有到野外“踏青”“采艾蒿”习俗。一些踏青的人,回家后会在门上悬蒲挂艾,栽植花草,屋内、门上悬挂纸葫芦,小孩、青年颈腕缠五彩线。还有将黄布做的小猴,青麻制的扫帚,佩于胸际。有的人家会在住房的上方正中,斜贴着一张“五毒”的剪纸。每个小孩的衣襟上都挂上一串用彩绸做的小樱桃、桑椹、菖蒲棒之类的饰物。在小孩的头囟、耳、鼻附近抹一些雄黄酒,并用手指蘸雄黄酒在小孩脑门写一“王”字,说是象征老虎。每个人还须呷一口雄黄酒,说是可以避开“五毒”的侵害。

  吉林端午药香节,天人合德的大戏,医药健体的大课堂。集百草,要让吉林山川大地都香。

  作者:施立学(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吉林省政府文史馆员)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