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东北的恰喀拉人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292129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清代东北的恰喀拉人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292129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清代东北的恰喀拉人

2019-07-18 08:59 | 来源: 长春日报

   恰喀拉族是清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满族有着共同的种族祖先。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境内的恰喀拉人作为独立的族体已不再存在,恰喀拉人几乎被人遗忘,史学家也很少问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19世纪中期清王朝失去了黑龙江流域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恰喀拉人的主体部分随土地一起被割让给沙皇俄国。另一方面是清王朝境内剩余的恰喀拉人逐渐融入满族、赫哲族中,不再是一个独立的民族。俄罗斯境内的恰喀拉人被定名为乌德盖人,是远东地区的土著民族。2002年全俄人口普查,乌德盖人数量为1700人。

  乌苏里江以东的“林中人”

  恰喀拉人为明代野人女真群体中的一支,清初东海窝集部为其直系祖先,与满族有着共同的种族祖先。主要散居于乌苏里江以东和滨海沿岸地区。又称为“恰喀喇”“恰喀尔”“奇雅哈喇”或“欺牙喀喇”,为清代满族人对其的称呼。“恰喀拉”是“弟弟”的意思,也有“同族人”之意。“乌德盖”“乌德赫”则是民族自称,意为“林中人”。

  明末清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十分重视东海窝集部的力量,以征服为主,以招抚为辅,最终统一了东海地区,累计征抚该地人口不下3.6万人。即使将其中的女真人、赫哲人扣除,恰喀拉先人应不少于2万人,这一数字大约为当时满族本族人口的十分之一。清政府把这些人中的壮丁编入八旗,“俱令披甲”,直接加入了满族。留在原地的恰喀拉人,清政府对其实施编户管理,任命其氏族长为姓长、乡长,负责当地事务。每两年向清廷贡貂两份,同时得到清廷回赐的两份财帛,称为“赏乌林”(又称“赏乌绫”)。这种“贡貂”与“赏乌林”制度,一直持续到沙俄霸占该地后的第七年(1867年)才因“俄官阻拦”而停止。这不仅表明恰喀拉族对清朝的隶属关系,而且说明当时黑龙江流域民族对清王朝的国家认同和归属感。

  对于恰喀拉人的分布地域,清代文献有明确记载,珲春以东至日本海沿岸,包括绥芬河、乌苏里江右岸、锡林河、苏昌河、富心河、岳色河以及滨海地区诸河之源的锡霍特山脉在内,都曾是恰喀拉人的渔猎之地。

  清代,东海岸地区的恰喀拉人曾两次主动回归。第一次为咸丰年间,沙俄初犯乌苏里江东部地区之际,恰喀拉人由锡霍特山脉东南沿海迁至苏城一带,配合清军抵御沙俄侵略;第二次为同治年间,沙俄霸占乌苏里江东部地区数年之后,恰喀拉人不愿做沙俄奴隶,毅然返回祖国,到达万鹿沟和珲春。两次回归合计近千人。

  平等民主的恰喀拉氏族

  19世纪以前,恰喀拉人基本处于氏族社会时期,每个氏族的名称一般都会使用动植物名,实行外婚制。恰喀拉人按照原始公社形式进行民主管理,氏族内一些重大问题由全体成年成员决定。氏族会议上所有成员地位平等,“遇不平事,则聚能言诸人公议处置”。通常情况下,德高望重的氏族成员负责按照氏族习惯法进行裁判和执行。

  恰喀拉人的氏族共同占有、利用土地,人们集体生产、共同消费。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渔猎场所,劳动工具归己所有。氏族一方面满足本氏族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氏族之间有相互帮扶的义务,他们“关心人家的利益和需要,就像关心自家的一样”。老弱病残即使不能参加生产劳动,依旧能受到帮助。恰喀拉人甚至没有分配土地的观念,只要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居住。恰喀拉人非常诚实,关心别人的利益,遇到别人下捕捉器捕到的貂,他们会帮忙取下,等着归还捕捉者。

  对恰喀拉人来说,同一氏族的人必须相互保护、帮助复仇,血亲复仇必须遵守传统规则,只使用刀剑等传统武器;妇女和儿童免受侵犯;在敌对氏族领土上禁止喝水、狩猎、捕鱼,进攻者随身携带水和粮食;可以进攻敌对氏族,但是不得对它进行包围,这就限制了复仇时间,迫使敌对双方达成和解。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与汉族、满族的不断交往,大量汉族人迁来与恰喀拉人杂居,推动了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严重的贫富差距,氏族组织已不适应恰喀拉人文明的发展,尤其是沙俄入侵后,氏族组织更是遭到彻底的破坏。

  以渔猎为生的恰喀拉人

  恰喀拉人的居住区域内森林密布,野生动物资源和渔业资源极其丰富,他们“以叉鱼射猎为生”,采集和家庭手工业是其经济活动的补充。

  狩猎是恰喀拉人最主要的谋生方式,但是他们一直遵循自古以来的原则:不可贪多,按需狩猎,这就保证了丛林的生态平衡。恰喀拉人都是出色的猎手,“每与虎豹熊罴斗而杀之”。他们的猎物有马鹿、梅花鹿、驼鹿,野猪,还有貂、水獭等毛皮兽类,飞禽也在猎捕之列。恰喀拉人夏季用弓箭捕猎,冬季乘雪板、带猎狗捕猎;秋季使用桦皮筒捕获雄鹿。他们还会使用陷阱捕捉一些野兽。他们认为老虎是“圣兽”,轻易不会捕捉,除非出现老虎伤人的情况。恰喀拉人还会用独特的方式捕捉麝、熊和貂。他们捕麝用套索和地箭,获得的麝香出售给商人。捕熊用地箭和矛,将地箭置于熊出没的道路上,将熊从洞穴里赶出来,用矛射杀。捕貂用套索和网,获得的皮毛出售获利。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恰喀拉人进入了新的社会生产模式,使用鸟枪,开始大规模捕猎,到20世纪初出现了动物资源枯竭的现象。

  捕鱼在恰喀拉人的经济生活中居第二位,他们捕鱼分为两种,一种是内陆捕鱼,一种是沿海捕鱼。前者的主要对象是大马哈鱼,每年9月和10月是大马哈鱼的汛期。恰喀拉人在鱼汛到来之前会举行仪式祭祀鱼神。他们的主要捕鱼工具是各种鱼叉、渔网、鱼钩和船。他们的捕鱼技巧十分高超,“尝于风平浪静时往江面认取鱼行水纹,抛叉取之,百无一失,虽数寸鱼亦如探囊取物”。在北部的一些地方则用渔网捕捉鲑鱼、鲤鱼和其他鱼。汉族商人大量到来后,渔产品商品化,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19世纪,恰喀拉人的渔业属于自然经济,但是进入20世纪以后,其渔业生产深受俄罗斯影响,使用俄罗斯的旋网和其他先进工具捕鱼,捕鱼量大增。

  南部恰喀拉人率先学会耕种,后来迁居回国的恰喀拉人便要求清政府收留他们“或令种地,或准打围”。可以猜测,恰喀拉人受汉族影响,19世纪中叶已“处于渔猎向耕种过渡阶段”。他们在菜园中种植土豆、大葱、大蒜,并种少量玉米、大豆、香瓜、黄瓜、西瓜,还在大田里种植小麦、大麦、罂粟、高粱、谷子,耕作方式与汉族人基本相同。

  他们还采集人参、海菜和海参,出售给商人。

  吃鱼肉穿兽皮住窝棚

  恰喀拉人的传统饮食习惯随季节有所不同,“无五谷,夏食鱼,冬食兽”。传统饮食以肉和鱼为主,剩余的晒成肉干和鱼干储存起来。米、面和其他农产品资源较少,贫困家庭多数情况下是吃不到的。鱼类和禽类是春、夏的主食,也吃野生植物。分布在乌苏里江流域的恰喀拉人还种植蔬菜食用。野兽的肉、野生禽类及大马哈鱼是秋季的主食,浆果和核桃是辅食。冬天,恰喀拉人一般食用野兽的肉和贮存的鱼干肉干。生鱼片、鱼油、动物内脏是恰喀拉人最喜爱的食物。进入近代以后,恰喀拉人的日常食品变得丰富多样,特别是大量汉族人到来后,带来了新的饮食习惯,后来到达的俄罗斯人的饮食也对其产生较大影响。

  作为传统的渔猎民族,恰喀拉人的服饰主要以动物皮革为原料,由鞣制的兽皮和鱼皮缝制而成,有时候鱼皮也被用做装饰品。他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也“喜用紫色袖口,束以花带,宽二尺”。“旧穿钱边为小圆孔”,用来装饰衣服边缘,突显女性的美。同时“足著鱼兽皮乌喇,自膝至踝,或剪色布或剪鱼皮为花,下连乌喇如靴”。“男以鹿皮为冠,布衣跣足。妇女则披发,不笄而襟衽间多剌绣纹。”用鱼皮缝制的衣服不透水,是很好的防寒衣物,后来逐渐被粗布所取代。恰喀拉人的面部装饰具有极其鲜明的民族特点,“男女俱于鼻傍穿环,缀寸许银铜人为饰”。19世纪中叶以后,恰喀拉人受到汉族衣着的影响,有的几乎完全汉化,穿着汉族衣服。后来,恰喀拉人“从俄罗斯人和汉人那里购买各种各样的布料,而且用便宜的印花布料代替了他们原有的美丽的绣花,他们的衣着出现了西方特征,皮夹克、衬衫、长裤等都出现在恰喀拉人的生活”。

  在居住上,恰喀拉人“无庐舍,游处于山林及江海之滨”。他们“冬用树皮、夏用布以棚为居”。夏季的住房是双斜坡的窝棚。窝棚的构架是桦树木杆,外面罩上桦树的木条拼接成的顶子,“盖着干草”“挂着桦皮帘子”,棚内两侧是板铺,中间是炉灶。冬季的住房构造和夏季相同,但采用较粗的木杆支撑,并在顶子外覆盖一层雪松皮,用木头在外面压紧房顶,窝棚顶部有出烟孔。冬季窝棚如有缝隙,他们就用雪掩盖。搬迁时,恰喀拉人使用锥形帐篷。19世纪中叶以后,恰喀拉人也像汉族人那样建起了房子,但是由于外出渔猎,所以很少在里面居住。

  恰喀拉人的交通工具较少,北部一些氏族使用狗拉雪橇,南部氏族主要靠步行。冬季往狩猎点运送燃料和其他物品一般使用踏板,“冬著踏板,行山捕牲极力”。恰喀拉人的滑雪板很长,一般比人体还长,中部有弯,在大雪季节方便出行,“持木篙撑行雪上不陷,上下尤速”。恰喀拉人还用杨树干凿成独木船运送货物,搬迁时也用来运送人和财物。还有一种比较原始的“桦皮快马”船,“以桦皮为之,长丈余,宽约二尺,两头渐窄,才容一人,其快如风”。这种船较轻,一人即可扛起,是叉鱼时最得力的船只。

  有语言无文字信仰萨满教

  恰喀拉人长期处于氏族社会时期,有语言,无文字,“削木为节以记事”。19世纪中叶以前,恰喀拉人对孩子的教育主要侧重于锻炼生存能力,从孩子刚会走路起,就在孩子腰间别上两把刀。从10岁起,孩子就要跟着父亲一起捕鱼打猎。

  恰喀拉人有自然崇拜、动物崇拜和萨满崇拜三种信仰,其中最崇拜的是“布阿”,被视为天主。恰喀拉人和黑龙江流域众多民族一样,信奉萨满教。萨满的主要职能是进行祭祀:祭天、祭神、野祭和家祭。恰喀拉人的萨满教有自己的特点,男女萨满皆有,可以世代相传。恰喀拉人满10岁就可以当萨满,参加授神仪式,但是年幼的萨满要满20岁方可成为真正的萨满。萨满必须熟练使用神鼓,他们认为恶魔最怕的声音就是雷声,而神鼓中蕴含着像雷声一样的巨大恐吓力量。萨满还负责举行仪式,给病人治疗,祈求渔猎丰收,为去世的人送葬。恰喀拉人还有一种特殊的仪式——萨满乘船游河。仪式上,人们同萨满一起游河,同时用猪血和猪肉祭祀河神,祈求河神保佑他们来年捕鱼有更大的收获。

  (作者 吕萍 为长春师范大学满族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