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长影那幢使用了七十多年的办公大楼,再一次空了起来。看着大楼空空荡荡的样子,不禁让人联想到1946年4月的那次大撤退。二者不同的是,那次撤退是战争的原因,而这一次是转型的需要。腾空后的长影大楼,改建成了长影艺术馆。在以长影优秀作品为展出内容的艺术馆里,故事片《桥》自然而然地排在了第一的位置。倘若将长影的创作历史比做一条湍急的河流,那么《桥》无疑就是架设其间的桥。《桥》,是了解长影创作历程,无论如何都绕不过去的一座桥。
导演王滨与编剧于敏
影片《桥》的导演王滨和编剧于敏是同乡好友。于敏出生在山东省潍县(今潍坊市),青少年时期在烟台度过。小学毕业后,父亲把他送进教会开办的海外贸易专科学校学习英语,结识了在烟台正华英语专科学校同样学习英语的王滨。于敏比王滨小两岁,二人一见如故。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于敏寻求抗日救国之路到达武汉,又与王滨意外相逢。二人惊喜异常,相约共赴革命圣地延安。在延安,他们先在陕北公学学习了一段时间,又先后从不同单位来到鲁艺实验剧团。
1940年元旦,鲁艺在大操场上演出了大型话剧《日出》,震动了整个延安。在此之前,条件十分有限的延安没有演过这么大的戏,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能够把戏演得那么好,服装、化妆、布景都做得那么到位,确实难能可贵。大家都非常激动,夸赞导演有才华。这个戏的导演就是王滨。
当年夏天,王滨又在鲁艺剧团排演了苏联话剧《大雷雨》,特邀音乐系女生李莫愁出演卡捷琳娜。李莫愁很奇怪,她从没演过话剧,更别说演外国话剧了,为什么导演偏偏选中她来演呢?不过疑惑归疑惑,她还是答应了导演的要求,参加了排练。李莫愁注意到王滨的下巴有些问题,好像动过手术,缺了一点。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她没多问,一心想演好戏。就在演员们开始对台词的时候,上级要求停演《大雷雨》。但是,导演没让李莫愁回去,而是让她改演《佃户》。《佃户》是为了纪念鲁艺成立两周年而排演的,于蓝饰演戏里的金子姑娘,而李莫愁饰演一个村姑。在音乐系三四十个学生当中,李莫愁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她长得眉清目秀、皮肤白皙,走到哪里都是引人注目的姑娘,身边不乏追求者。很显然,导演王滨也爱上了她。演完《佃户》,他们就结婚了。
抗战胜利后,王滨和李莫愁是第一批离开延安的。当时,中组部向全国输送干部,第一队40人,有鲁艺的、抗大的,也有陕北公学的,落脚在山东临沂。当时,临沂是解放区的首府。王滨被分配到军委文委,不久后,他接到一个任务,去大连购买电影放映机。
在大连购买电影放映机期间,王滨找到一位日本的牙科医生看了看自己的脸。日本医生认为只要从腿骨上切下一小块,在颌骨上做一个手术就可以了。王滨向组织作了汇报,组织同意他做这个手术。
王滨买了电影放映机回到临沂后,正值国民党向烟台进攻,组织决定把他们疏散到莱阳。1946年6月,王滨夫妇打扮成商人和太太,坐船从烟台重返大连。他们乘坐的是一艘小船,男人都坐在甲板上,女人和孩子则躲在底舱。小船颠簸得很厉害,李莫愁不停地呕吐,还提心吊胆地担心遇上国民党的舰艇。好在他们顺利地躲过了险情,安全到达大连。据说在他们后面出港的另一艘小艇就被国民党舰艇撞上了,从此再无音讯。
相聚东影
王滨在大连做了手术,李莫愁被安排与另一人组建地委文工团。就在大连,王滨和陈强相遇了。原来,陈强在河北阜平华北联大文工团当演员。文艺部主任沙可夫让他去联大教表演课,陈强不愿意当教员,想去东北当电影演员。他从阜平来到山东临沂,又坐海船来到大连,没想到在大连见到了导演王滨。后来,他们一起从大连出发,坐苏联的海船先到朝鲜,再渡江到图们市,几经辗转经过哈尔滨、佳木斯,最后才到达兴山(今黑龙江省鹤岗市)。
王滨和陈强来到兴山后,东影(长影前身)艺术处处长陈波儿握着他们的手,高兴地说:“你们来了,这回行了,导演、演员都有了,可以拍电影了。”当时延安电影团和东北文工一团全体加入东影,可是真正懂电影的人却并不多。王滨不但当过演员,还做过场记、剧务、编剧、导演,是个比较全面的电影人才。所以到达兴山之后,他自然而然就成了创作骨干,成为重要导演。李莫愁也来到兴山,她曾经帮助工会做过广播员,陈波儿说她的声音好,让她去为美术片配音。
袁牧之和陈波儿为培养人才、准备将来的电影生产做了不少工作。他们让来自解放区的已有工作经验的人学习拍片,如让成荫拍《东影保育院》,让伊琳拍《留下他打老蒋》,让袁乃晨拍科教片《预防鼠疫》,之后又让他搞译制片等等。后来,这些人都成为新中国电影生产的重要力量。
让王滨感到高兴的是,他的好友于敏也被调到了东影。
王滨和于敏就像一个人的两条胳膊,经常分在身体的两边,但也有相握的时候。他们有分有聚,分多聚少,但是最后还是走到了一起。抗战胜利后,他们分别从不同的地方走到了同一个单位——东影。
深入生活
为了创作电影剧本,于敏来到哈尔滨机车车辆厂深入生活。头一次进入大工厂的于敏,看见火车头开进了厂房里,吊车像龙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机器像巨人般矗立在那里,就连震耳欲聋的“咣当咣当”的金属撞击声,他都觉得像音乐一样美妙。在工厂体验生活的3个多月中,火热的生活给了他丰富的灵感。他住在招待所里写作剧本,单人间住满了,他就住多人间。在招待所大厅的环形椅子上,他用膝盖当写字台,开始创作剧本《桥》。
与此同时,王滨也去前线深入生活。刚刚创建的东影,一时没有拍片的能力,创作人员都被安排去农村参加土改,到部队参加战斗,体验生活,积累素材。王滨像一个服从命令的士兵,参加了四平战役,甚至到了战斗第一线。
于敏的剧本《桥》写好之后,陈波儿曾给许珂看过,可是没当过导演的许珂考虑再三还是推辞了。他没有信心拍好这部片子。正好,王滨从前线回来了,陈波儿就把剧本交给王滨。王滨看过很是兴奋,马上组织摄制组,摄影师是包杰,美术师是刘学尧,演员有陈强、吕班、王家乙和于洋等人。
王滨率创作人员一起去哈尔滨的工厂深入生活。成立摄制组即深入生活成为长影的传统,延续了几十年。于洋原来是“满映”的演员,东影撤出长春之后,他和演员浦克一样留了下来。可是,东影没能按计划派人在3天之后接他们撤离,拖家带口的浦克只好等待,而17岁的于洋则迈开两条腿,踏上了北上寻找之路。他一路向北,边走边打听,像一个叫花子,沿路要饭,一直走到了兴山,找到了东影。
在《桥》中,于洋饰演的是一名青年工人。导演王滨要求演员到生活中一对一地找到自己角色的对象,然后和“对象”交朋友,打成一片,观察他们的言行。于洋便找到一位青年工人当“对象”。他本来穿一件军装,王滨让他和“对象”换衣服穿。这位工人的衣服总也不洗,衣缝里都是虱子、虮子,于洋也不嫌弃,用火烤死虱子、虮子就穿。演员们按照导演要求体验生活,每天晚上还要向导演汇报自己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心里有底了,演起来就真实了,生动了。
艰苦拍摄
初创时期的东影,条件特别艰苦。虽然拍过新闻片、短故事片和美术片,但长故事片尚未尝试过,连拍电影的胶片也很少,仅有的一点也是再生的。所谓再生胶片,就是旧胶片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去掉上面的画面,再涂上新的感光药液。
为了不浪费胶片,也让摄制组的人更了解电影,王滨在开拍前给大家“讲电影”,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讲,像上课一样,墙上还挂着黑板。每一个人物、每一场戏,摄录美服化道,甚至连效果都讲到了,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剧组里干什么、怎么干,心里有数,临场不慌。可以说,王滨把摄制组当成了一个小型的电影学校。
这年10月,故事片《桥》开拍了。这部戏拍得非常艰难。许多人都是第一次拍电影,设备和各种条件都极差,可以说根本不具备拍电影的条件,但他们还是坚持着拍完了,前后历时一年多。
录音的时候,录音棚里着火了,王滨冒着烟火冲进去抢救胶片和录音磁带。好事多磨,他们总算在预定时间内完成了影片,并在1949年五一前上映了。
开山之作
《桥》在刚刚解放的南京首映,有23个单位的职工代表2000多人上街举行盛大游行,庆祝“我们有了自己的电影”。
北京召开全国第一届文代会,代表们也观看了这部影片。上海的代表提出了很多意见,说灯光不好,演员也不像产业工人。陈强也参加了文代会,听见了议论,心里有些没底。周恩来到会后,问候了每一位代表。见到陈强,周恩来说:“我看了你演的电影。”陈强说拍得不算好。周恩来说:“很好啊,工人登上了银幕,成了主人,这是第一部呀!”陈强把这话传达给王滨。王滨欣慰地说:“有这句话就行了。”
当时,解放战争还在进行中,这部影片就跟着解放军走,每解放一座城市,就在一座城市放映,每放映一处,都引起强烈反响。
《桥》是新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一直到今天,电影学院的学生学习中国电影史,还一定要看这部影片。
(作者王霆钧为长影原艺术处处长、吉林省电影家协会原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