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火柴工业往事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043273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长春火柴工业往事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04327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长春火柴工业往事

2020-01-21 16:20 | 来源: 长春日报

  火柴是西方的“舶来品”,1861年营口开港后进入东北,老百姓将其称为“洋火”,长春居民逐渐开始使用。在火柴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取火用的是打火镰、留火绳、留火盆,邻里之间相互借火也是常有的事。长春设治后,还设立过公共火种场,今天的米沙子镇天吉村当年就设有一个著名的火种场。

  传说最初有一个蒙古族人在这里开荒,占地千垧之多,后以卖荒发家,开办了很多买卖,就此形成了一条街市。这个蒙古族人名叫马天吉,人们便把这条街叫“天吉街”,后来这个村落也被称为天吉村。长春设治后,这里划归抚安乡,为方便附近百姓取火,抚安乡人便在这里的大庙内设了火种场,由专人管理。当时人们来此取火的方法是将点燃的棉絮放进火筒,到家后从中取出吹燃。除天吉村火种场外,长春厅境内还有朱家城子、大房身等火种场。

  20世纪初,外国资本家已不满足于仅向中国销售火柴,而开始在中国设厂,利用中国丰富的林木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就地生产销售。长春就在此时诞生了东北第一家火柴厂,由此成为东北火柴工业的发源地。

  【东北火柴工业的发源地】

  1906年,正是日俄战争后日本接手俄国中东铁路南支线开办南满铁路,以及清政府实行新政大力提倡实业之时。这年年末,日本人津久看到长春位于中东、南满两条铁路的连接点上,周围又有丰富的林木资源,便联系张松亭等5名中国商人,以他为主合资,在长春城西门外(今平阳街民康路口附近)创设了一家火柴厂,名为广仁津火柴公司。公司资本为3万日元,日资占四分之三,中资占四分之一,由日本广岛人佐藤精一经营,年产火柴上万箱(每箱2件,每件100包,每包10盒)。这是继亚乔辛火磨之后长春的第二家近代工业企业,也是长春最早的中日合资企业,还是东北第一家火柴工业企业。

  广仁津火柴厂投产后,产品“销路甚广,颇称兴盛”,又吸引了另一个日本人高崎翁助。他在长春和日本广岛筹股,于1907年年末又开办了一家火柴厂——日清火柴厂,全称是“日清磷寸株式会社”。“磷寸”是日语,即“火柴”。会社总社设在日本,在长春城内西二道街设支店,支店资本号称30万日元,实际为9万日元。对于此事,1907年12月29日的《盛京时报》曾专门报道:“顷日宽城子函云,今中日两国商人合同筹款卅万元,开办制造火柴公司,即以日人高崎君为该公司总理,专任经营事务云。”

  两家火柴厂相继在长春城西门内外开工,给当时长春这座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小城带来了近代工业之光,让素有“闯关东”精神的长春人近距离地感受到了工业力量的巨大。从此,在长春兴起了办实业之风,工业城市的长春由此开始。

  1908年春,广仁津火柴厂意外失火,将日本股东的住宅全部烧毁,并烧死一名日本孩子。日本人便将该公司的股份卖给了日清火柴长春支店,该公司中国商人仍保有原股份,然后两厂合一,成为当时东北唯一的火柴企业。

  日清火柴长春支店接收了广仁津火柴厂之后,设备壮大,拥有70马力蒸汽机一台及带锯、大小圆盘锯、旋片机、旋梗机等;设有匣板制造、制匣、火柴杆用板制造、火柴杆切割、火柴杆插装、火柴杆烘干、挂蜡上药、分离火柴杆、装匣、粘砂、包装、打包12道工序。火柴杆原料是吉林和哈尔滨等地出产的优质椴木,生产的火柴为“来福”牌,日产量最初是45箱左右,到1920年前后达130箱至150箱,不仅销售于长春及周边地区,也远销辽宁和黑龙江两省。火柴厂初时雇用工人200人,后来规模最大时达350人。在这里工作的中国人成了长春的第一批产业工人,后来还举行过争取工人权利的罢工活动。

  【“招财”与“来福”】

  看到日清火柴厂在长春发展得红红火火,当时的省城吉林也有人尝试办厂。1914年4月,经营过广仁津火柴厂的佐藤精一和内恒实卫、前田伊织等几名日本人合资,在吉林办起了吉林火柴厂,全称“吉林磷寸株式会社”,并在长春便利交通的吸引下,于1915年4月到长春设立分厂。分厂位于头道沟满铁附属地内,生产销售“招财”牌火柴。

  此后,东北各地纷纷办起了火柴厂,东北的火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从宣统元年(1909年)到1922年的十多年中,奉天(今沈阳)、营口、大连、吉林、通化、卜魁(今齐齐哈尔)等地均开办了火柴厂,多为日本人投资。日本人编纂、成书于1922年的《长春沿革史》记载了日清火柴与吉林火柴两厂在长春的基本情况:

  日清火柴长春支店 支店长:前田伊织;资金:名义30万元,缴纳18万元;生产能力:一天150箱。

  吉林火柴长春分厂 分厂经理:村井多吉郎;资金:名义75万元、缴纳32.25万元;生产能力:一天12万包(纸包)。

  据笔者计算,两厂每天生产火柴达42万盒(包),产量很大。一时间,“招财”和“来福”成为民国时期长春乃至东北火柴工业的代名词。

  1922年前,长春还出现过一家由本地中国人创办的群仙火柴厂,具体情况不详,可能规模很小。

  【瑞典火柴公司的进驻】

  在东北火柴工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号称“世界火柴大王”的瑞典火柴公司也看中了这个市场,采取向东北折本倾销和收买火柴公司股份的双重办法,力图全面占领东北火柴市场。他们于1926年先后收买了吉林火柴厂与日清火柴长春支店两厂的大部分股金,长春的两家日资火柴厂由此变成了以瑞典资本为主,经理人也全换了。

  为了对抗瑞典火柴公司,1928年,日商又在长春投资开设两家火柴厂,即长春宝山火柴工厂和长春洋火工厂,与日清火柴长春支店、吉林火柴长春分厂形成平分秋色之势。宝山火柴厂厂主为原日清火柴厂长春支店长——前田伊织,资本为11.5万元,生产“宝山”牌火柴;长春洋火工厂厂主是原广仁津火柴厂经理、吉林火柴厂股东之一佐藤精一,资本为11.6万元,生产“富贵”牌火柴。

  《长春市志·一轻志》中记载了1928年长春火柴企业的状况:

  日清火柴长春支店:资本30万元(日元),职工300人,年生产火柴36000箱;吉林火柴长春分厂:职工150人,年生产火柴16000箱;宝山火柴厂:资本15.9万元(现洋),职工408人,年生产火柴20000箱;长春洋火厂:职工150人,年生产火柴10000箱。

  另有资料记载,这4家火柴厂至1930年,年生产能力依次为37500箱、22500箱、52500箱、52500箱,合计生产能力为165000箱;实际产量依次为34413箱、18612箱、6657箱、23888箱,总计年产量为83570箱。至此,长春不仅是东北火柴工业的发源地,也成为东北最重要的火柴产地。

  【名震东北的“宝山”】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长春的日资火柴业主趁机召开“同业会”,重新研究火柴的生产和销售事宜,排挤瑞典资本,成立了以日本人为主的东北火柴联合维持会,全面控制了东北的火柴工业。到1936年,长春4家火柴厂均为日资,资本合计为128.18万元,火柴总产量从1931年至1936年依次为55465箱、59782箱、93184箱、99059箱、28806箱、111951箱。

  1941年后,吉林火柴长春分厂撤销,瑞典资本也从日清火柴长春支店中退出,长春剩下的3家资本雄厚的火柴厂,产量占东北火柴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火柴行业是一个利润很大的行业。宝山火柴厂的主人前田伊织在开办火柴厂不到十年间,就积累起资本又开办了宝山洋行,并于1937年在满铁附属地的火柴厂原址处(火柴厂迁走)盖起了百货大楼。这栋门面朝向大街的航船形建筑在当时颇显奇特,号称“全市最高”,其百货店的规模也号称“全满第一”。今天,位于北京大街与新发路交会处的这栋建筑为欧亚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已被列为长春市文物保护单位。

  1945年东北光复后,3家火柴厂在继续生产了一小段时间后,有两家倒闭,仅剩下宝山火柴厂一家。由于日本人逃走,宝山火柴厂被国民党吉林省政府接收,相继改为吉林省长春第二火柴工厂、省属长春火柴股份有限公司,断断续续生产到解放前,工人仅剩40余人,生产能力下降至每天20箱(每箱240包,每包10盒。下同)。此时的火柴,成为困顿民生中最重要的物资之一,长春火柴厂生产的火柴虽然仍销往东北各地,但总是供不应求。

  【火柴厂迁往吉林市】

  1948年10月19日长春解放后,中共长春市委和市政府迅速恢复城市的水电供应,也将几家基础较好的工厂快速接收并恢复生产,其中就有位于宽城区信义路8-4号的原宝山火柴厂。

  接收过来的这家火柴厂改为长春市政府火柴厂,1948年10月22日复工生产,不久后将位于宽城区仁爱路3-54号、已倒闭的中华火柴厂(原长春洋火厂)并入,两厂合一,壮大了规模。火柴厂恢复生产后的第一年即生产火柴14159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为了便于集中领导和恢复火柴生产,东北局决定将长春市政府火柴厂划归吉林省工矿局管理,改为吉林省第二火柴厂(第一火柴厂在吉林市)。1950年时,该厂拥有专业作业机23台,常年使用20台,年产火柴41367箱。1952年,吉林省人民政府决定合并火柴行业,将该厂搬迁到吉林市,并入吉林省第一火柴厂,改称吉林市火柴厂,长春的火柴工业至此结束。

  (作者孙彦平为吉林省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