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关帝庙的祭祀与救济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05852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长春关帝庙的祭祀与救济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05852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长春关帝庙的祭祀与救济

2020-02-15 09:52 | 来源: 长春市政府网

  长春关帝庙从建成到开始走向没落的百余年间,规模不断扩大,除了宗教用途之外,还担负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它不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还一度成为当时政府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

  庙会活动尽显市井繁华

  作为曾经的长春第一大寺庙,关帝庙的香火曾经极为旺盛,农历二月和八月的第一个戊日,都是一年中祭祀关羽的庙会日。每逢庙会日,寺庙一带锣鼓喧天、热闹非凡,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都聚集到这里,尽显市井繁华。所有庙会中最热闹的是农历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均有庙会”,尤其是四月十八日这一天,“必开香火大会”,“无论男女老幼”皆赴关帝庙、娘娘庙进香。据当时的报纸记载,每到这一天,“城乡妇女及各色杂人”都拥向这里,“往来供香者络绎不绝”。“衣香帽影”“粉白黛绿者,拥挤于道,姊呼其妹、母呼其女,声声嘈杂,泯泯棼棼”。由此可见,女性在庙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她们并不是来祭拜关公的,而是到娘娘庙进香的。每到这个时候,也是年轻男性最开心的时候。当时报纸曾记载说,“青年浮薄子弟”混在人群中,“拔来报往,调情取乐者有之,私约桑中者有之。”由于古代中国对女性行动有所限制,很多女子都是借庙会之机挑选自己喜欢的男子,还由此诞生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当时的长春庙会也是如此。由于庙会成为男女青年的联系、约会之所,因此被社会大众看成败坏风俗的迷信活动,清朝末年时“屡经官吏禁阻”,但根本不起作用,因为人们需要这样的渠道和方式进行社交沟通。关帝庙的这种热闹景象一直延续到解放后才结束。

  民国至伪满时期官祭不断

  民国初期,整个中国“开始崇敬先贤、模范军人,倡导右武”,以国家名义对武将进行祭祀,也如祭孔一样分为春秋二祭,于是各地的军事长官开始“祀关岳典礼”。因为关羽被誉为“武圣人”,所以所有祀仪都与祭孔时相同。鉴于长春并没有岳庙,驻扎于此的东北军人就略加变通,在关帝大殿里加了块岳飞的木主(牌位),还仿照大成殿的格式,在关帝大殿的东西两侧,放上了东汉末年以后主要朝代的24员武将牌位,作为配享。

  祭祀武将,主角当然是军事长官。驻长的最高军事长官就是吉长镇守使,所以历年都由其主祭。《盛京时报》曾记载1920年4月31日长春的“春戊祭祀关岳”,当时的吉长镇守使为李桂林。这一天,“凡在城文武官长,及各士绅诣南关老爷庙行礼,礼节犹是三跪九叩”。但在不久之前4月20日的祭孔仪式上,大家行的是鞠躬礼,这种差别在当时引发了很多人的不满,大家认为,祭祀关公、岳飞,隆重一些是无可厚非的,但“比较祭孔之礼,未免前倨后恭”,显得对孔子不尊重。

  对于关帝庙的祭祀,到了伪满洲国时仍在继续。自1932年开始,伪满洲国还将每年的仲春及仲秋的上戊日定为“法定国家祭日”,将其上升到“国家”的高度,由伪满洲国军政部大臣作为主祭官,主持祭祀活动。

  发挥慈善和社会救助功能

  长春关帝庙的功能,不仅限于满足人们的宗教需求,同时还有慈善、救济等其他社会功能。在清代的东北,许多庙宇有大片土地和房屋建筑作为庙产。清末,关帝庙规模鼎盛时期扩建的房屋,除了供香客们居住外,还有许多空余,而这一时期也是清政府实施新政的时期,长春府于是将许多官办慈善或救助机构设在关帝庙里。比如在宣统年间,长春巡警厅为了“巡查四乡盗匪”,将探访队改编为游巡队,来弥补警察的不足,招收了100名队员。这些队员的训练操场就设在关帝庙门前的空场上。再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八月,为配合全省戒烟政策,长春在关帝庙内设立了戒烟会,那些愿意戒烟的人可以“赴庙中戒烟,存宿十余日”,这些人在庙内的住处则是“屋宇洁净”。宣统元年二月,当时的长春巡警局总办,即后来中国有名的慈善家唐慕潮,看到长春许多无业贫民“饥寒交迫,流为乞丐”,除了施舍棉衣,还倡议借用关帝庙的空房,创办一所贫民习艺所,“招集一般游民入所习艺”,让这些贫民学上一门养家糊口的手艺,后来这个习艺所改设他处。还有民国初年筹建的长春工务会、长春牲畜货牙公司,都将其事务设在了关帝庙内。

  在关帝庙内,还有一个在长春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粥厂。这个粥厂被称为南关粥厂,成立于清末,直到1931年仍在运行。当时长春最有名的商人和士绅,也是长春最有名的商号“益发合”的经理孙秀三,曾担任粥厂经理多年。每到冬季,长春知府(后改成知事,即县长)就要催促孙秀三。其实孙秀三每年都要早早地筹措资金,以便按时开办粥厂,否则那些“贫民、乞丐之无告者,终日不得一饱”,就将“流为饿莩”。1912年,吉林省的夏涝十分严重,造成了粮米昂贵,这一年的饥民也就比往年要多。孙秀三和当时长春另一位有名士绅胡云藻商量,多方筹集资金,在西关大佛寺又设了一处粥厂,这样,大批贫民才得以度过寒冬,存活下来。当时的报纸甚至是在东北有着巨大影响力的《盛京时报》曾多次对设在长春的两处粥厂进行报道。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