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的沟渠与公园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06830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长春的沟渠与公园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06830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长春的沟渠与公园

2020-02-25 13:02 | 来源: 长春晚报

  今天的长春人对胜利公园、牡丹园、儿童公园、动植物公园、南湖公园等这些公园都无比熟悉,但提到头道沟、黄瓜沟、老虎沟、兴隆沟等河流沟渠的名称,如非专业人士,多数人对其知之甚少。细心的游人会发现,我们提到的这几座长春市内的主要公园里,几乎都有相当面积的湖面水域,事实上,这一片片的水域正是来源于昔日一道道的天然沟渠。

  资料记载,头道沟发源于任家屯,其大体位置在今天的北安路北、长沈铁路东,向东流经西公园(今胜利公园),然后折向东北,越过吉长铁路,在团山堡附近注入伊通河。全长5公里左右,径流量不大,枯水期经常干涸,即使在雨季,流量也不稳定。据今天胜利公园的管理人员称,100多年前,今天胜利公园所在地原本是一条杂草丛生的水沟。这条水沟指的就是头道沟,早在西公园建设之前,这里曾被命名为头道沟公园。

  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夺取了南满铁路。1907年,满铁在头道沟北部修建满铁长春附属地。当时的头道沟地处满铁附属地的边界,被作为建设预留地,准备建造公园。1914年,满铁聘请日本著名的园林设计师白泽保美来长春,实地考察头道沟,打算在这里建造满铁附属地内的第一座公园。

  1915年日本人修建西公园,拦截头道沟,建成公园内的人工湖。据长春市社科院杨洪友的文章记载,当时的西公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潭月池等人工湖泊,人们可以在湖面垂钓,上世纪20年代,公园还购置了游船对外出租,这在长春属首次。我们今天看到的胜利公园百年前的影像资料,还有不少是反映游人在湖面划船的情景。

  此外,在公园下游满铁附属地内的河道上,还修建了几座桥,分别是头道桥、二条桥、三条桥、东斜桥(后来的“日本桥”)和长农桥。这几座桥初建时为木桥,1921年后,部分改成混凝土桥或石桥。附属地之外的河道上还有两座桥,分别是兴运桥和盐仓南桥,这两座桥临近吉黑榷运局,是由其建造的,其位置就在伪满皇宫的南墙外面。因城市建设的需要,从1935年开始,头道沟西段逐步由地上明沟改为地下暗渠,满铁附属地内的几座桥也都因此消失了。现在只能在头道沟的东西两端看见残存的河道。

  依黄瓜沟建造的公园

  在长春市的中心地带,有牡丹园、杏花村公园、儿童公园等,这些深受长春人喜爱的公园内的水域都与黄瓜沟有关。资料记载,黄瓜沟是流经现在长春市中心的一条河流,发源于黄瓜沟屯东南,流经原来的白山公园、现在的儿童公园,沿民康路在今亚泰大街的永安桥附近与兴隆沟汇合,之后注入伊通河。黄瓜沟还有一条支流,发源于地质宫附近,流经牡丹园后,在人民大街东与干流汇合。黄瓜沟的河道除了在流经的公园内得以保留外,其余已转入地下,难得一见了。

  1933年所建的白山公园、牡丹公园、大同公园等均是依托或拦截黄瓜沟水系而建。今天的杏花村公园只是当日白山公园的一小部分,当初的白山公园,东临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南到百草路和建国路(今建政路),西达东万寿大街(今东民主大街),北接锦水路。白山公园是当年长春的第一名胜——杏花村的一部分,建造白山公园时,围绕黄瓜沟的溪流水在东部构筑了小堤坝,湖水在大同大街(今人民大街)的地下与大同公园(今儿童公园)的水系相连。1992年,原白山公园东部仅存的部分园林被打造成了现在的杏花村公园。与白山公园同时建设的牡丹公园也是以黄瓜沟的溪流水系为轴修建的,因公园建成后在园内广植牡丹花,故称牡丹公园。新中国成立后,公园被吉林大学接收,原公园西部的地方变成了吉大办公楼、家属楼、吉大体育场,剩下的公园东部成了吉林大学的校园。1998年随着公园的开放式改造,这里被重新打造,并命名为牡丹园。如今每到春夏之交,这里就成为市民欣赏牡丹的绝佳去处。今天的儿童公园始建时也是拦截流经园内的黄瓜沟水系,形成了3.68公顷的人工湖,成为市民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因老虎沟建造的公园与绿化带

  资料记载,老虎沟发源于老虎沟屯,大致位置在今天解放大路靠近长沈铁路的西段东侧,流经今德苑公园、动植物园,注入兴隆沟。如前述的公园一样,这两座公园内的湖水也是拦截老虎沟形成的。

  今天的德苑公园,长春人熟知的名称是“朝阳公园”,它建于1934年,最早的名称是顺天公园,因毗邻顺天大街(今新民大街)而得名。地处新民大街中段西侧的这座公园是一座园林湖泊亲水公园,园内7万平方米水面的湖泊正是拦截老虎沟而成。此外,与其隔街相望的吉林省老干部活动中心院内也有一小片水面,也是老虎沟遗存的水域。

  今天的长春动植物公园始建于伪满时期,当时的名称是“新京动植物园”。建园前,老虎沟从这里流经,公园正是依托老虎沟形成的天然河流及两岸相当数量的林木规划建设。公园建成后,老虎沟从西北方流入园内,和来自西南方的兴隆沟在园内汇合,之后,折向东北流入伊通河。

  据长春地方志专家于泾在《长春史话》中记载,伪满时期,日本人在长春确定了东西向的4条绿化带用来隔离新街区,而沿着老虎沟,西起昔日的朝阳公园,穿过新民大街、人民大街,直到动植物公园的这条绿化带正是北起的第三条绿化带,也是最重要和规模最大的一条。如今这条绿化带已多被占用,昔日的河道也转入地下,成为暗渠,只有公园里的水面还可看到昔日的部分样貌。

  兴隆沟与南湖公园

  长春人熟知的南湖公园建于1937年,公园修建之前,这里是一大片村落和农田,主要村落有兴隆沟、袁家窝堡、丁家窝堡等。这些村落间有3条小河,在今天工农大路路西的洼地处交汇,形成兴隆沟。资料记载,兴隆沟是长春市区南部的最大沟渠,流域面积和径流量都比较大,其干流发源于分水岭屯东北,两条支流分别发源于欢喜岭和后兴隆沟屯等地。

  1937年,伪满政府在3条支流的汇流点附近,沿安民大路(今工农大路)的西南侧拦兴隆沟筑坝,蓄水成湖,形成了100多公顷的水面,当时称黄龙水库。这是伪满新京开辟的备用水源地,1938年春,在净月潭水库逼近死库容的情况下为长春供水3个月。围绕水库周围,伪满政府又在园内栽植树木,在今工农大路、延安大街之间和南湖大路南北,形成了一座占地面积226.3公顷的公园,这就是今天南湖公园的前身——黄龙公园。而兴隆沟从南湖坝下流经长春动植物公园内汇入老虎沟,继续流向东北,并汇合黄瓜沟入伊通河。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