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长春与铁路有关的那些历史……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10886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老长春与铁路有关的那些历史……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10886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老长春与铁路有关的那些历史……

2020-04-15 09:04 | 来源: 长春晚报

上世纪90年代,长春站以爆破方式拆除_副本.jpg 

上世纪90年代,长春站以爆破方式拆除。资料图片

  春节前的全国各地,最繁忙的当属铁路和各大火车站。2000年前后,记者正读大学,当时有很多南方的同学,普遍感到从长春往南的火车票很好买到,且从长春到北京这段的车况普遍较好,指的是特快车次比较多。而从南方的家乡返校时,乘坐的火车可供选择的车次要少一些,因此购票就显得困难。当时并没细究原因,直到最近读《国家人文历史》上一篇关于东北铁路发展的文章,文中说“到20世纪40年代后期,东北地区共修筑铁路多达10241公里,成为近代中国铁路网最为密集的地区,没有之一。”“直到1949年,全国能通车的铁路总里程也不过21989公里,东北铁路长度超过全国铁路总长度的一半。”才解了心中之疑。今天,尽管东北由于季节、气候、人口密度等多种原因,在高速铁路的发展上相对滞后,但其铁路的密度,在全国仍是领先的。

  我们所在的城市长春,在百余年前正是因铁路而兴。长春,能快速发展起来,进而成为吉林省的省会,与其铁路的发展和所处在铁路线上的位置是分不开的。长春的近代史,充满了屈辱的意味儿,但帝国主义对利权的争夺,也正是长春铁路发展的起点。有史料认为,今日的长春是由昔日的宽城子历史街区、中东铁路附属地历史街区、满铁附属地历史街区、商埠地历史街区、吉长铁路历史街区、伪满“新京”特别市历史街区发展而来。可以看出,这些历史街区中,有3个都与铁路的修建密切相关。可见,长春这座城市与铁路的渊源之深。

  长春开通火车的年份是1903年,也就是东清铁路南满支线正式营业的时间。近代长春出现的3条铁路包括中东铁路(东清铁路)、南满铁路和吉长铁路,这3条铁路是如何修建的,又给长春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3条铁路的修建

  有清一代,沙俄一直对我国东北虎视眈眈,清末,终于有机可乘。1896年,沙俄通过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一条通过吉黑两地、连接俄国赤塔和海参崴的铁路权。孙彦平编著的《百业源流》中记录了这一过程,在《中俄密约》签订当年的9月,清政府与华俄道胜银行签订了《中俄合办东省铁路公司合同章程》,将名义上是中国建造的东省铁路“派委华俄道胜银行承办”。华俄道胜银行“另立一公司”,名为“中国东省铁路公司”,具体负责修建和经营这条铁路。沙俄将铁路命名为中国东清铁路,1897年8月开工筑路。1898年7月6日,沙俄为了将东清铁路与已成为沙俄租借地的旅顺、大连相连,又迫使清政府签订《东省铁路公司续订合同》,攫取了由在已建成的东清铁路干线上择站向南扩建一条支线的权利,这条支线取名为东清铁路南满支线。支线从哈尔滨分出,经长春、公主岭、铁岭、奉天等地到达旅顺、大连。1898年7月13日全线正式开工,1902年年底全线完工,1903年开始临时营业,同年7月14日开始正式营业。长春自此开通火车。

  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1905年,日俄双方媾和,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条约规定,俄国将其在中国东北的旅顺、大连租借地、东清铁路南满支线长春至大连、旅顺的铁路及其与铁路相关的一切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条约签订后,日本从1906年接管了东清铁路南满支线长春以南段,这段铁路被改名为“南满铁路”。为了便于对东北的侵略,日本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

  当时,俄国采取的是宽轨,而日本是窄轨。长春处于两条铁路的交会处,往来旅客都要在这里换乘。当时,日俄两国修筑的铁路需要联运时,需要将线路延伸到对方的车站中。资料记载,1908年,日属南满铁路长春车站与俄属东清铁路宽城子车站的联络线建成。

  《百业源流》也记载了吉长铁路修建的过程。早在沙俄修筑东清铁路前,吉林地方官员就有自筑“吉长铁路”的动议。东清铁路建成后,俄国曾提出铺设吉长铁路的计划,被清政府拒绝。清政府指令宋春鳌创办“吉长铁路公司”,1907年4月15日,清政府与日本订立协约,以承诺修筑吉长铁路须聘用日本技师和日本会计主任为条件,向满铁借款。1908年,中日两国技师开始测量路线,最后将吉长铁路长春终点站设在长春城东门外伊通河东。1909年10月2日,吉长铁路开工,1912年10月2日全线竣工,10月22日全线通车。

      长春的那些火车站

  今天,谈到长春火车站,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长春站。然而在长春历史上,它并非第一座火车站。长春出现的第一座火车站是伴随着东清铁路的修建而出现的,它就是宽城子火车站。其具体位置在今天铁北凯旋路的长春机车厂院内,始建于1899年。当时这座车站位于长春老城西北9公里处的二道沟东清铁路支线上,因为靠近前称“宽城子”的长春老城,这座车站遂被命名为“宽城子火车站”。这里的“宽城子”指的是南关一代的长春老城,与现在的宽城区是两码事。1900年,在义和团运动中,宽城子车站被焚毁,1901年,俄国人在原址上重建了车站。后来,日本人建成长春火车站后,宽城子火车站无论是规模和功能都不及新的长春站。当时的旅客换乘基本移到了长春站内,渐渐的,它变成了一个物资集散地,这个“长春第一站”就逐渐萧条了。

  1935年,北满中东铁路全部转让给伪“满洲国”后,穿越长春往北的铁路线移到长春站东边,宽城子火车站逐渐废弃了原有的功能,1936年1月,宽城子火车站被关闭,彻底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今天的长春站最初只是一座停车场,它始建于上世纪初叶,为日本人所建。1906年,日本的铁路权益得到清政府承认后,日本组建“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也就是“满铁”,全面接手日本“满铁”附属地的所有相关事务。1907年8月开始,日本在长春头道沟与二道沟之间买下5.6平方公里的土地,位置就是今天的长春站所在地。在这里,日本人开始修筑车站,最初称为长春停车场,伪满时期称为“新京站”,一些老长春的市民则习惯称它为“头道沟车站”。“头道沟车站”从1907年11月3日开始货运,同年12月1日开始客运。1913年3月,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长春火车站候车室建成;1921年,长春以北的铁路改为商办,之前的火车站迁至这里,改名为长春站。今天的长春站是一座全新的车站,历史上的长春站老站房在1992年5月26日以爆破方式拆除,新站房在原址上重建。

  今天的长春,除了长春站外,还有东、南、西、北4个火车站在运营。其中的长春东站位于二道区惠工路,它建于1910年,距离长春站3公里,它正是昔日吉长铁路的起点,吉长铁路运营期间,它被称为“清国站”。长春东站多年前就不办理客运业务了,主要办理货运业务。长春南站位于开运街与南湖大路交会处,始建于1906年,原名孟家屯站。今天的长春北站位于宽城区奋进乡小南街,建于1988年,成立于1992年,开通于1999年,是衔接京哈、长图、长白、长双烟4条铁路的干支线。长春西站是哈大专线上一个重要站点,被称为长春的“西大门”,位于西四环路以东、景阳大路以南、西三环路以西、自立西街和警备路以北,距长春站13.1公里,距人民广场11公里。2012年年底投入使用后,长春至周边区域主要城市的交通时间大幅缩短。

    3个铁路附属地历史街区

  谈到长春历史,绕不开一个又一个的历史街区。其中近代史上最重要,对现代长春影响最深的,是中东铁路附属地和“满铁”附属地,这两处以铁路为名的历史街区,对长春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

  长春的中东铁路附属地位于今天宽城区凯旋路东侧。1898年,沙俄修建从哈尔滨到宽城子(今长春)的铁路时,在当时二道沟的北坡上修建了宽城子火车站,后来在车站和铁路沿线划出5.7平方公里的铁路用地,修建了站房、铁路稽查处、警务段、兵营和俄国员工的住宅。随着火车站的建立,大批沙俄移民纷纷来此,在铁路两侧的狭长地带修建了秋林街(现一匡街)和巴珊街(二酉街)等主街路。俄国人在此相继设立了邮局、教会、俱乐部、中小学等,后来也有中国人在此开设工厂、商店和服务行业,使附属地周围渐渐热闹起来,这一带的建筑多为砖石结构,屋顶用木板或黑色铁皮覆盖,具有明显的俄式建筑特色,宛如一座俄国风格的小镇。沙俄在这里拥有驻军、警察、税收和司法等特权,这里成了名符其实的“国中之国”。

  如今,宽城子火车站早已不复存在,但当年的宽城子火车站俱乐部还在,如今的使用单位是吉林省医院分院。在这个历史街区里,还留存着一些昔日的附属用房,有曾经的兵营、也有曾经的军官住宅等。

  “满铁”长春附属地的位置在长春老城和沙俄中东铁路附属地之间的地段。1913年3月,“满铁”投资32万元建成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长春站。“满铁”附属地的规划以“满铁”长春站为基点,采用矩阵型式的路网格局,用4条斜向道路:东斜街(今胜利大街)、西斜街(今汉口大街)、怀德街(今北京大街)和农安街(今南京大街)进行串联,而没采用像大连或巴黎那种多心放射状的道路规划,当时近代城市的规划理论已逐渐倾向矩阵型。为了避免矩阵型路网过于简单的缺点,又在4条斜向道路交会点设置了广场,在广场周围规划公共设施,使道路的规划更趋合理。街区内分住宅区、商业区、粮栈区、工厂区、公共娱乐区、行政机关区等矩形街区,日本人在附属地内拥有一切特权,还长期驻军,常驻的有日本铁路守备队、宪兵队、警察署等,这里更是一个堂而皇之的“国中之国”。

  最初,“满铁”附属地内的南直街(今人民大街),后更名为中央通,最初其南端到今天的胜利公园,今天的胜利大街,最早称为东斜街,后来更名为日本桥通;今天的汉口大街,最初名为西斜街,后更名为敷岛通。这些附属地内的主要街路名称的改变,能看出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正在逐步膨胀。“满铁”附属地历史街区内的很多建筑都承载了丰厚的历史信息,如长春站前广场、坐落在附属地最显耀位置的大和旅馆(今春谊宾馆),当年长春最高档的会所之一的“满铁”理事公馆,西广场水塔等。

  此外,在当年的吉长铁路区域,随着铁路的修建和车站的设立,一个街区也随之发展起来。围绕着昔日的“清国站”,清政府建造了一系列附属设施,这就引申出了吉长铁路长春站街区。这个曾经的历史街区位于长春伊通河东岸,主要分布在今天二道区惠工路以南约1平方公里的地方,站区部分在铁路北侧,建有站台、售票处、候车室、办公室、通讯段、电务段、机务段、养路段等。今天,这里已经变成铁路物流货场。铁路以南街区部分为铁路工厂、护路军营房,如今这些地方被开发为居民社区。当年的扶轮小学后改名为东站小学,吉长铁路局办公楼是当时长春著名的建筑,后在解放战争中损毁,经修复后继续使用,1990年被拆除。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