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冰灯文化的民间记忆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118540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吉林冰灯文化的民间记忆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11854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吉林冰灯文化的民间记忆

2020-04-27 16:30 | 来源: 长春日报

  近年来,欣赏冰灯、雪雕成为人们冬季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管在各大公园里,还是在闹市街头,一座座妙趣横生的冰雪雕塑展示着东北特有的文化传承。在江城吉林市,历来有“冬悬冰灯”的习俗。在电灯尚未出现的岁月里,每年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前,店铺、作坊人家便开始热火朝天地拉瓦盆、做冰灯。每当人们看到黑夜里亮起的一盏盏晶莹剔透的冰灯,一种幸福感便油然而生。他们知道,年来了……

  吉林,古称“吉林乌拉”,沿江靠川之谓。沿江,就是指沿着松花江。松花江从长白山天池发源,靠着落差,一泻千里,浩浩荡荡来到了吉林市,转了一个八卦形的弯,然后转头北去。满语里有个地方叫“船厂”,就是指今天的吉林市。这里最大的特点是夏季大江平静和缓,冬季大江一马平川,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冰雪文化。到了冬季,这条大江就被严寒凝固了,等于给松花江上游的山里村庄铺设了一条通往吉林市的平坦、顺畅的大道。当年,入冬之后,特别是过年前后,许多人带着一年的特产,赶着爬犁,沿着这条大道来到吉林市卖年货、赶年集,然后再拉着采购的年货,回村过年。据敦化市大山镇大山屯木匠、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爬犁制作传承人朱明讲,他年轻的时候,就曾赶着自己做的爬犁去船厂(吉林市)办年货。你若问他“记住了船厂什么”,他便会兴致勃勃地告诉你,记住了“船厂冰灯”。

  冰灯,是东北民间独特的乡土手艺之一。翻开《吉林通志》《盛京通志》《吉林乡土志》都能找到相关记载,船厂人家有“冬悬冰灯”的习俗,尤以一些买卖胡同和河南街商铺作坊最为突出,家家争相悬挂冰灯。

  据吉林市文史专家皮福生先生介绍,他的父亲皮志卿就是当年船厂制作冰灯的能手。

  当年,皮志卿在河南街大东门经营着“三合顺”买卖,那是一个鞋庄,专门经营从北京、天津运来的鞋帽。“三合顺”旁边就是“天庆德”,专门经营黑白马口铁制品,还有对面的五金行“庆云斋”。这些店铺、作坊人家都有悬挂冰灯的传统。

  在电灯、洋灯、汽灯还没来到船厂的年月,冰灯是人们心底所爱。船厂人家之所以爱制作冰灯,一是大江产冰,二是严寒成冰。

  据日本摄影家拍摄的《清国写真录》载,一到冬季,店铺使人江上凿冰取冰,装入网绳吊悬,放烛为冰灯。

  此外,还有一种常见的冰灯便是瓦盆冰灯。首先到瓦盆店买回瓦盆(泥盆),盛上水,一盆盆置于院里窗下。夜里,盆水结冰。第二天清早,人们摔了瓦盆,将里面的冰块掏出冰心,放入蜡烛,便做成了冰灯。也有的经过一夜冰涨,瓦盆早已被冻裂,正好成了冰灯……

  当年,瓦盆十分便宜,非常适合用来制作冰灯。但用量一大,也要考虑成本,于是河南街一些买卖人家就形成了一个习惯——集体出车,去东大门外的“瓦盆窑”拉瓦盆。这样,只以成本价便可拉回冬季制作冰灯的瓦盆了。

  大约在100多年前,吉林人对冰灯的感情十分特殊。据皮福生介绍,当年每到腊月二十三小年之前,河南街上去东大门外“瓦盆窑”拉瓦盆的大车老板,都要先到各买卖人家统计瓦盆数。皮福生说,他父亲就出车帮各买卖人家拉瓦盆。当“三合顺”的大车来到街上,人们都到他父亲那儿报瓦盆数:

  “天庆德”五十瓦盆!

  “庆云斋”六十瓦盆!

  “合兴隆”八十瓦盆!

  ……

  年前的船厂河南街,那是瓦盆的天下,那是冰灯的天下,那是每一个吉林人绚丽而难忘的冰雪文化的童年啊!难怪山里人一提起船厂,最难忘的就是冰灯。

  那时的冬季,从一入冬开始,特别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各胡同人家,特别是河南街上的买卖店铺,就陆续开始挂出冰灯。灯的明亮,加上冰的晶莹,使冰灯更加鲜亮美丽。

  这时候你看吧,吉林市的大街小巷,盏盏冰灯,闪闪动人,整个街上一片透亮,行人们个个流连忘返。而最喜欢看冰灯的,却是孩子们……

  皮福生清晰地记得,当年包括“三合顺”在内,买卖人家不但喜欢在前院挂冰灯,而且后院也挂。他家后院的冰灯就引来一群群孩子观看玩耍,因为平时一般人家的后院都不点灯,而一到年节,冰灯照亮了后院,就给人一种新奇感、幸福感。

  人们知道,年来了。

  当年的船厂人家习惯用松花江的冰来制作各种各样的生活设施,比如院墙、冰库(存藏食品)之类,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冰灯。那时候,无论是城镇还是村屯,家家都点油灯,油烟熏黑了屋子。可是,冰灯不沾油烟,于是一到过年,大人们就怀着高兴的心情给孩子们做一盏盏冰灯,孩子们更是欢天喜地!

  做冰灯还可以用桶、筐,巧手之人还在冰灯上贴上剪纸,烘托节日气氛。皮志卿、皮福生父子就曾在冰灯上贴过他们亲手制作的书简花,十分秀气。如今,冰灯制作手艺已经传到了皮福生的手中。

  皮福生记得,当年河南街上的所有买卖店铺过年如果不挂冰灯,就好像没有心思过年一样。父亲做冰灯时,常请他的一些朋友,如直隶同乡会的文史专家,到他家谈古论今,品鉴冰灯,皮福生就在一旁边看边听。后来,他便成了冰灯制作传人,更成了船厂文史专家。他说,他的文史知识和冰灯文化一起,深深地刻在了他的记忆中。

  吉林市这种利用松花江的冰和北方寒冷气候制作冰灯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民国末年。由于吉林市来了许多洋人,他们带来了各种汽灯、嘎斯灯、电动灯,电灯也渐渐普及,于是一些买卖人家赶时髦,挂洋灯,也就忽视了松花江的冰灯。可是在吉林民间,老百姓还是舍不得放弃这个习俗,在上世纪80年代,吉林市江南公园还举行过冰灯展,那时就连哈尔滨、沈阳、北京的人都到吉林市来看冰灯,长春的人就更不用说了。可是后来哈尔滨成了冰灯文化之城,其实冰灯文化最早的诞生地应当是吉林市。

  当年,船厂人家还在冬天把冰块采出来,藏在地窖里,放上一层一层稻壳,然后在夏天取出来,做成一块块糖球那么大的冰块。勤快的手艺人挎着“猪腰子筐”,在北山庙会和吉林市的大街小巷里吆喝:“卖冰啦,大块冰!凉快的大块冰!”这种古老的习俗,是吉林冰文化生动鲜活的民间记忆。

  (作者曹保明为文化学者、吉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