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吉林外国语学堂入学考卷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227560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清末吉林外国语学堂入学考卷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22756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清末吉林外国语学堂入学考卷

2020-09-23 15:42 | 来源: 吉林省档案网

  吉林省档案馆珍藏着的一份吉林外国语学堂考生张成珠的入学试卷,借古论今,抨击时政,被考官大加赞许,成为清末实行新政,兴办教育的重要史料。

  义和团运动后,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挽救危亡,实行新政,迫切需要各种人才,兴办学堂成为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为此,东北各地都相继兴办各类新式学堂。经吉林将军达桂奏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开设了专门应对涉外事务的吉林外国语学堂(后改名为吉林方言学堂)。

  吉林外国语学堂初设日、俄、英、法、德5科,每科计划招收学生30人,以培养涉外人才和翻译人才为重点,适应吉林地区开放商埠和中外人民交往的需要。达桂授命吉林饷捐局拨付白银1万两,作为学堂的启动资金,但到学堂开学时,实际到账金额只有5000两,因此只好改为开设日、俄、英3科,招收90人。学堂首次招生考试,有来自全国大江南北的300多名学子报名,学堂对考生的报名资格放宽了条件,即不分贵贱、不分级别,年龄适当,均可报名考试。这样的报名条件吸引了许多才学优秀的有志学子前来报考。由于考试期间的天气原因,最终在期限内参加考试的只有178人。吉林外国语学堂的第一任督监贵铎认为,虽然考生入学热情很高,但应择优而取,宁缺毋滥,便把招生人数缩减为日、俄两科,共计60人。

  省档案局馆珍藏的吉林外国语学堂考卷分卷首、文章和批语3部分。卷首中间用红字印着“吉林外国语学堂试卷”字样,后面是考生张成珠的签名,最右侧是考生的名次。考卷文章全文500余字,字体清秀,无一处勾抹。语风犀利,措辞严谨,借东周的兴衰论当时政事。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文章以“东周论”为题目,借东周兴衰的原因,暗喻当时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政事。

  文章开篇就说,从古到今,一个国家衰落的征兆,是“臣厌谈武,民不知兵”,外敌入侵,国土被蚕食。没有哪一个国家,为官者时刻警惕外敌,老百姓崇尚武功,会被别人说这个国家衰落的。并借东周列国时期的故事讲到,东周的衰落不能完全归结为国家的衰落,有外敌强大的因素,也有君王自身软弱放弃抵抗的原因。以周朝的国力,是有能力抵抗外族犬狄侵扰的,但当时周平王姬宜臼为了图一时安稳,放弃了抵抗而东迁洛阳。所以说,周的灭亡,不应单单归结于国力的不足,并引用孔子的话:“东周可为盖言国家之未衰也”。文中几次重申,国家的兴亡,当权者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一个国家面对外族侵入时,国君没有斗志,率先选择放弃而不抵抗,就算国家的势力再强大,臣民的信心再激动也无济于事。张成珠还在文章的末尾深刻地写道,虽然当权者现在拥有锦衣玉食、高官厚禄,但一旦国破家亡,这些都将不复存在。并在最后以言辞犀利的点睛之笔结束全篇:“然则论东周者,谓王自衰则可,谓国家之衰则不可耳”。

  面对这样精彩的文章,考官大加赞赏,在考卷后面写下“措辞清圆,书法亦秀,自是美才”的赞语批注。这一届考试,经过反复筛选,最后有60名考生进入学堂学习,有40名考生作为备选。但是在当年的入学名单上,却没有张成珠的名字(考卷第一折考生名次位置为空白)。同期入学者,姓张的共5人,分别为张舆圯、张万寿、张选万、张百川、张书臣。备选学生中,张姓学生一名,为张维孝。这名叫张成珠的考生从何处来,现已无从考证。写出如此美文,却没能登堂入学,其中原由,现在已不得而知。张成珠日后的经历,也无迹可寻了。

  晚清新政大力兴办学堂,培养外交人才和翻译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奔赴祖国各地,在清朝后期的涉外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实行新政也好,开设学堂也罢,毕竟没有改变清政府腐败的实质,自然也不能阻止封建王朝走向衰落灭亡的脚步。同时,这些措施也传播了新文化和民主革命思想,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

  吉林省档案局编研处 朱巍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