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楼背后的历史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280290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一座小楼背后的历史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28029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一座小楼背后的历史

2020-12-18 14:02 | 来源: 长春日报

  不久前,笔者听说长春大街上的老邮局挂牌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心中欣喜。笔者对这座二层小楼太熟悉了,它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且完整地保留了20世纪30年代建筑的风貌和邮电行业特色。近日,笔者前往观之,看到小楼外观完好,而且仍由邮政部门使用,于是在欣喜之余又生出几分欣慰。因为这样的小楼过去比比皆是,如今却已经不多了。

  在这座小楼的南墙上悬挂着文物保护单位公告牌,上面标明了文物名称、文物等级、建设时间、责任单位等。笔者认为,其中的文物名称“永春街邮局旧址”值得商榷,应是“伪满电电会社新京城内电报话局旧址(按照此楼建成后第一个使用单位命名,并且此楼从未被称为‘永春街邮局’)”。为了说明其中的缘由,更为了普及这座建筑背后的历史,笔者特撰写此文。

  壹 修建小楼的历史背景

  1900年长春开通官商电报

  电报是最早传入我国的西方工业技术之一,最初为有线电报,同治年间即已在天津、上海等城市出现。光绪年间,穆图善作为钦差来东北督办练兵时,引电报线出关到东北,在辽阳、营口、奉天、吉林等地设电报局。当时,这些局隶属于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北洋官电总局,“以通军报为第一要务,便商民次之”。编纂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的《吉林新志》记载了东北和吉林开办电报的过程:“满洲电信线路之设,始于一八八四年(光绪十年)。是时中国感有军事上之必要,由天津、上海线添架至营口、旅顺、奉天之线。翌年复经辽阳至仁川、由奉天达吉林,此为本省有电信线路之始。”吉林电报局开办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局址在省城吉林朝阳门外朝阳街(后迁入城内通天街三义庙胡同)。

  在这次电报线通到东北的过程中,也有因“长春厅蒙民错杂,商业繁兴”而要把电报线通到长春的计划,并实施了勘查,但当时并未实施,直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才完成。这一年,内省候选县丞李文徵奉命率员前来,从伊通州的奉吉电报线上接支线到长春,然后在伊通州设电报房,在长春府设电报局,使吉长之间互通电报。当时,吉长两局使用的都是莫尔斯码电报机,业务为收发官商电报。长春局为终端局,李文徵任局长。

  几年后,日俄战争(1904年~1905年)在中国东北大地上爆发,东北各地的中国电报机构和线路多被日俄两国军队占用或毁坏。在长春,俄国早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修筑中东铁路宽城子站时,就在站内设邮局,开办了寄信和有线电报等业务。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邮局随站房一起被义和团焚毁。后来,俄国为了方便铁路沿线各主要车站之间的联系,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秋在铁路沿线开设电话,共19处,宽城子站为其中之一。日俄开战后,为了准备在长春阻击日军,俄国军队进入长春,又在宽城子站附属地内设军邮局,开通电报电话,同时在东北所到之处大肆破坏和占据中国方面的电报局和电报线。长春电报局当时也被俄军霸占,电报线被接进俄国军邮局内。

  日俄战后,清政府逐步索回或赎回被日俄两国军队霸占的中国电报通信设施,开始修复东北的各条电报线,恢复各地的电报局。在这样的背景下,长春电报局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月收回,十月末重新开办业务(保留了与俄局的连线),陆续开通了长春至伊通、吉林、奉天等地的电报。

  此时的长春电报局,李文徵仍任局长(时称“委员”),归邮传部(民国时改为交通部)东三省电报总局管辖。接入长春的电报线沿着伊通河东伊巴丹(今伊丹)至新立城的大道通过,过伊通河后从旧城南门处入城进局。电报局设在城内东三道街北侧、广源栈胡同对面。在宣统二年(1910年)绘制的《长春城厢区域全图》上,已经标明了电报局的位置。

  这次恢复的长春电报局,是日俄战后东北第一批恢复的四局(营口、奉天、长春、吉林)之一,加上原本完好的锦州、新民两局,构成了东北电报网的基础。而且,这次长春通往奉天的电报线是沿南满铁路线新架设的。次年(1907年)又向北延展了线路,使长春局变成整个东北电报网中重要的接转局,至宣统三年(1911年)可通达吉林、哈尔滨、三姓、宁古塔、珲春、局子街(今延吉)、奉天及关内的一些地方,长春南北的伊通、农安、长岭也包括在内。

  1909年长春电报局增办电话业务

  日俄战争后,日本邮电也进入长春。按照日俄两国《朴茨茅斯条约》,日本接管了中东铁路南支线长春以南段,改称“南满铁路”。日军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全线接收铁路,在长春城西孟家屯站驻军,随军有军用通信所,开办军用电报、电话和军事邮政业务。同年九月十五日(1906年11月1日),日军的通信所改为日本关东都督府邮便电信局宽城子支局,开放为民用。该支局于次年九月十四日(1907年10月20日)迁至头道沟满铁附属地内,改称长春支局,继而又改称长春邮便局,最后迁入满铁附属地内长春大街(今人民大街长春站至胜利公园段)的新局所内。

  日本邮电在长春建立后大肆扩张,不仅在城内设出张所,在城内外收信送信、办理电报电话等(城内中国商人已开始租用日本电话),还有办理吉林和长春之间电话的企图。不仅是日本人,俄国人也有此意。

  面对日俄两国的觊觎,在恢复长春电报局后,吉长电报局局长吴彝年和李文徵不断禀请上级,请求兼办两城电话,称“外人觊觎长春繁盛,辄拟送官商电话应用,不索价值,冀得消息漏,盖以机关掌诸人,言语之权不能自立。假使吉长电话亦为所有,则政界、商界之隐患尤不胜言”。当时,作为东北各地电报局的总管局,东三省电报总局也支持各地电报局兼办电话,“如安东、吉林、长春、黑龙江等处,有需设立者,则由各地方筹款,就近交报局办理”。

  吉长两电报局商定开办两城电话的股本为白银6万两,分为600股。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两局先出资1.8万两,购买了总机、电匣、电线等通信设备,然后经吉林巡抚朱家宝批准,由官帖局借银3万两,在宣统元年(1909年)夏开办电话业务。吉林电话局设在通天街官医院胡同北,长春电话局设在城内北大街。两电话局各设100门磁石交换机一部,既办理本城的电话业务,也办理吉长间长途电话业务。当时的电话设备均购自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交换机是磁石式,电话机是手摇式挂机。两城间的长途电话是借北洋陆军电报线杆挂线连通的。

  由于电话局的业务是出租、安装和管理电话,不设现场通话的营业厅,所以打长途电话要去电报局营业厅。不独吉长两地,其他地方也多如此。

  长春电话局由长春电报局兼办,并由其首出股份,局长自然由其局长兼任。此时长春电报局局长已改由陆翰章担任。

  民国时期报话两局迁至一处

  在长春电报局兼办电话局前后,长春城北门外的商埠地已正式开办并逐渐繁盛起来。与清政府在长春城内的许多机构一样,长春电报局也迁进了商埠地。新局址选在北门外西侧一条小街的南口(今长春大街与永春路交会处西北角、本文所述小楼所在地)。当时这条小街无名,因迁来电报局而被称为“电报局街”(后称永春路)。1914年绘制的警用《长春各区辖境全图》已标示了这个位置。此后至东北沦陷前,长春城区地图上电报局的位置一直在此。

  自设立电话局后,长春的电报、电话同步发展,虽然落后于满铁附属地内的日本同类行业,但发展仍不算太慢,已小有规模。到1922年时,长春电报局共有4个处(册报处、电报处、工程处、收发处),包括局长朱统勋在内共有49人,当年收发电报20923份(收电9898份、发电11025份),长途电话除通达吉林、哈尔滨、奉天外,还通达吉黑两省的许多县镇,而长春周围各县均已通达。

  1926年前后,为了便于与农安、德惠、哈尔滨方向连线,以及与日俄两国电话连接,长春电话局租用(后购买)了长春电报局对面的民房,于1927年初迁入。

  两局迁至一处后,对设备和线路进行了优化配置,主要是把长途电话的设备和业务转入电话局内,电报局不再兼办长途电话业务。至东北沦陷前,长春电报局已被定为一等乙级局,常年收发电报均在2万份上下,“报费以商电为钜宗、官电次之”。电话局有员工50多人,局内分总务、会计、工务、材料、话务各课;已有用于长途通话的25门磁石交换机2部,可通达东三省各地;有用于市内通话的100门磁石交换机4部,市内用户达377户。

  伪满时期整合电信修建小楼

  东北沦陷后,日本关东军宪兵队控制了长春电报局和电话局。1932年伪满政权成立后,伪交通部将长春报话两局合并,改为长春电报话局(后因长春改称“新京”而改称“新京电报话局”)。1933年8月31日,日伪合资的伪满“国策会社”──伪满电信电话株式会社(简称“电电会社”)成立,“新京电报话局”和日本人的长春邮便局电信课(位于南广场)一起转归该会社管理。

  长春邮便局电信课并入“电电会社”后,将报、话业务分开,分设“新京中央电报局”和“新京中央电话局”,分别统辖全市的电报和电话业务。位于二马路(今长春大街)的“新京电报话局”随之改为“新京城内电报话局”。后来,“新京城内电报话局”的电话业务被迁走(保留长途电话业务),该局改称“新京城内电报分局”,隶属于“新京中央电报局”。其间修建了这座小楼,用于营业。据老邮电员工介绍,伪满电信业务量最大时,每月从这里发出电报1500多封。

  贰 长春光复后小楼的使用情况

  长春光复至解放初仍由电信部门使用

  1945年8月东北光复。10月,国民党政府派张巍为接收大员,来长春接收伪满“电电会社”,也接收了“新京中央电报局”和“新京中央电话局”,将两局合并,称为“长春电信局”。位于长春大街的“新京城内电报分局”则改为长春电信局的营业室(也称营业处),直至解放后。

  长春光复至解放初,市内开办的电信营业室共计3处,分别为长春大街营业室、西安大路营业室和南广场营业室。

  1950年起由电信邮政共用

  长春解放后,从清末即已设立、一直延续下来的长春邮局,也由共产党接收,改称“长春邮政局”。自1949年开始,长春邮政局与长春电信局一同隶属于吉林省邮电管理局(曾先后称长春邮电管理局、吉林邮电管理局等)。因为邮政通信具有特殊性,所以邮政局的营业局所要比电信局多,1949年时全市有13处,尚不包括代办所和邮亭。这些局所中,有一些是租用或占用其他部门的房屋,因此时有开停或迁移。1950年,占用银行房产的北大街邮政支局,因银行收回房产而无处可去。管理部门决定,将其迁至离北大街不远的电信局长春大街营业室内,改称“长春大街邮政支局”。自此,本文所记述的这座小楼,改由电信和邮政两家共用,成为长春城市邮电服务网点中第一个电信和邮政业务在一起办理的局所。

  1954年至今见证邮电变迁

  1954年,这座小楼迎来了它的又一个转折点。这年4月1日,长春电信局和长春邮政局遵照上级要求进行合并,成立长春市邮电局。原属电信局的这座小楼成为新成立的长春市邮电局下属的一个支局——长春大街邮电支局。支局设支局长,统一负责局内各方面业务。与长春大街支局一样,长春市在邮电合并后,原邮政局下属的各邮政支局大多开办电信业务,成为邮电支局。

  在此后的60多年中,长春市邮电两局又经历了数次分合,直到2014年改为公司体制至今,这座小楼一直归长春市邮政系统使用。其间,有电信业务时,这里是“邮电支局”;无电信业务时,这里是“邮政支局”。此外,它还曾经作为南关区的业务中心局和领导局使用过。

 叁 笔者与这座小楼的一段缘

  介绍完这座小楼的背景和历史,笔者忍不住想说说与这座建筑的缘分。

  1979年年初,笔者结束了知青生活,被抽调回城,到长春市第一建筑公司当木工,10月份与人对调,到长春大街邮电支局当投递员,工作地点就在这座小楼内。当时,投递员是一份辛苦的工作,但与建筑工人相比还是轻松不少。如果手脚麻利投递得快的话,上下午两班之间会抢出两三个小时的空闲。下午班结束后如果不开会,也可以早下班。当时我很想学习,进邮局不久后就考上了新恢复的长春职工业余大学中文班,这样的工作节奏非常有利于我的学习。于是,我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完成了4年的学业。毕业后,正逢市邮政局局长办公室招录秘书,我顺利地考取了这个职位,在局长办做局史工作,直到1990年初调到长春市史志办(今长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工作。

  笔者邮政生涯的10年,有一半与这座小楼连在一起。那时,小楼的外形与现在并无二致,只是颜色是淡绿色的。一层斜对着路口的正门内是营业室,营业项目主要有卖邮票、收寄挂号信、收付包裹、订报刊、发电报和拨打长途电话等;靠永春路这边的侧门是职工进出口,进门左拐是楼梯和营业室后门,右拐进门是投递组的大厅,当时这里有三十几个投递员。楼上有局长室、财会室、电报室、大户报刊收订室等,还有一间很大、很挤的单身宿舍。整座小楼内,门窗、楼梯、地板基本都是原来的,没有更换过。那时,局里还有伪满时期的老邮电人,业务相当好。在电报室,我第一次看到了电报机,也第一次粗略地知道了电报的收发原理。从事局史工作后,我还常常回到这里。这座留下我无数忙碌脚印的小楼,一直就这样印在我的脑海里。

  如今,这座小楼已经成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说不久后邮政业务将从楼内撤出,小楼将会有新的用途,我听了心里有些惆怅。不管将来做何用途,小楼里将不会再有“绿衣人”的身影了。如果真的不做邮政营业网点了,我倒希望它变成一座展览馆,展示长春邮电发展历程或南关区历史,这最符合它的身份。作为曾经的“绿衣人”,我与它的缘分已成过往;而作为长春历史工作者,我与它的缘分或许还将继续。 (作者孙彦平 为吉林省民俗学会副理事长)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