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配合苏军解放长春始末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43802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东北抗联配合苏军解放长春始末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43802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东北抗联配合苏军解放长春始末

2021-08-30 09:04 | 来源: 长春日报

  1940年冬,日伪疯狂的军事讨伐和残酷杀戮,使东北抗日联军遭受严重损失,整个抗联部队已不足千人。为了保存实力,抗联领导人决定实行战略转移。而早在1940年1月,吉东、北满省委代表联席会议在苏联伯力召开(即第一次伯力会议),中苏双方最后达成一项关于抗联各部因战斗失利或其他原因需要临时转移到苏联境内时,苏方应予以接纳并提供方便的协议。经苏方同意,自1940年年底,抗联部队除留下一小部分坚持斗争外,大部分队伍陆续撤入苏联境内进行休整。1941年年初,抗联部队先后在苏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和沃罗什诺夫附近建立了南、北两个野营。1942年8月1日,东北抗联将领周保中等人把苏联境内的两个野营及仍在东北活动的抗联人员正式合并,组成了东北抗联教导旅,旅长周保中,政委张寿篯(李兆麟),下设4个步兵教导营和无线电、迫击炮两个直属连。1944年又增设自动枪教导营,当时东北抗联教导旅共有1000余人。东北抗联教导旅在名义上由苏联远东军总部领导,番号是苏联远东红军独立第88旅,武器装备、生活供给均与苏军官兵一致。

  1942年9月13日,东北抗联教导旅召开全体中共党员会议,在原东南满、吉东、北满党组织基础上,成立了统一的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部局(简称东北党委员会)。在东北党组织与党中央失去联系的情况下,中共东北党组织特别支部局就成了全东北党组织的临时最高领导机关。

  在苏联休整时期,东北抗联教导旅进行了有计划的政治、军事训练。同时,一直没有停止小部队的活动,从1941年春到1945年8月,派往东北进行游击活动和执行侦察任务的小部队有30余支,达300多人次。这些小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侦察敌情、破坏交通运输以及发动群众等。在敌伪严密控制的军事要地,这些小部队巧妙地侦察敌人的军事设施、兵力配置、部队调动等,这些极有价值的情报对苏军进军东北起到了重要作用,许多抗联战士为此付出了鲜血乃至生命。

  随着国际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根据《雅尔塔协定》精神,苏联政府于1945年7月底做好了出兵中国东北的一切准备。8月7日,斯大林签署了远东苏军向日军进攻的命令。9日零时,远东苏军的3个方面军150多万人向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发起总攻,目标是夺取沈阳、长春、哈尔滨、吉林等主要城市,全歼关东军主力。经过6天的快速进攻,苏军三路大军均突破了关东军的防线,深入东北腹地。8月15日中午,日本天皇发表了“终战诏书”。19日,苏军派遣阿尔捷缅科上校作为全权代表前往长春,敦促关东军无条件投降。同日,溥仪等人在沈阳机场转乘飞机欲逃往日本时,被苏军俘获,随后被押往苏联伯力战俘营。20日,科瓦廖夫大将率领苏军机械化部队进驻长春。21日,解除了在长春的日军武装。9月3日,远东苏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进驻长春。

  在苏军出兵中国东北之前,远在苏联的东北抗联教导旅就积极做好参加大反攻的准备。东北抗联教导旅配合苏军作战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派出先遣小分队。早在7月下旬,东北抗联教导旅便抽调一部分人员组成先遣小分队,派到苏军各部队,伞降敌后。他们按照预定计划进行战前侦察,发动群众阻击溃逃日军,以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和行动,担当起解放东北的尖兵和先锋。二是命令原在各地坚持斗争和执行侦察任务的小部队立即行动起来,以各种方式扰乱敌人后方,起到里应外合、内外夹攻的作用,有效地配合苏军的进攻作战。三是派小分队到苏军各部队担任向导。1945年5月中旬,东北抗联教导旅按预定计划抽出一部分指战员,由苏军教官集中进行进攻作战的训练指导。攻击开始前,他们被分别派到苏军各方面军担任向导。由于有了这些十分熟悉东北各地情况的抗联指战员的引导和协助,苏军的行军作战得心应手,非常顺利。

  1945年8月9日,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和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消息传来后,东北抗联教导旅召开全体指战员誓师大会,周保中做了《配合苏军作战,消灭日本关东军,争取抗日战争最后的胜利》的报告,号召大家随时准备出发,同苏联红军并肩作战,解放东北,光复祖国,完成抗日战争的历史使命。为了确保全体指战员在反攻作战中立场坚定、纪律严明、步调一致,周保中亲自拟定了政治、组织、行为3个“备忘录”,作为指战员严格遵守的行动准则。

  正当东北抗联教导旅全体指战员热切地盼望回国参加战斗的时候,苏联远东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和军事委员希金中将召见了周保中,宣布了新的任务。东北抗联教导旅主力的具体任务是帮助苏军维持东北各占领区的社会秩序,肃清敌伪残余和一切反革命分子,提高苏军在群众中的威信,促进中苏人民友好,利用抗联参加军事管制的合法地位,恢复和建立中共东北党组织,发动群众,在苏军主要的占领地以外建立人民武装和根据地。

  9月8日,周保中带领第三批东北抗联人员飞抵长春。周保中任苏军驻长春警备司令部副司令,东北抗日联军改名为东北人民自卫军,周保中任总司令兼政委,东北党委员会移驻长春,协调指挥全东北的接收占领工作。长春不仅是12个大战略点之一,而且是指挥全东北57个战略点的总指挥部所在地。长春战略点下辖16个小战略点,横跨吉林、内蒙古两省区,跨度长达数千里,共有抗联接收人员50多人。他们到达指定地点后,立即按计划开展工作。

  东北抗联指战员回国后,首要任务是与党中央取得联系。9月10日,接管沈阳的抗联将领冯仲云电告周保中:“冀热辽军区曾克林所部已率3000余人进驻沈阳。”得知此讯,周保中一面联系苏军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一面联系进入沈阳的曾克林,与中央取得联系。9月14日,曾克林与苏军代表卫斯别夫上校,翻译谢德明中校乘飞机从沈阳到达延安。曾克林向中共中央政治局汇报了东北的情况,朱德总司令与苏军代表进行了谈判。根据东北的实际情况,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彭真任书记。

  9月下旬,周保中等抵达沈阳,向东北局详细汇报了东北抗日联军14年的斗争历程和东北党组织的状况,以及协助苏联红军进驻东北、抢占战略要地、接管城市等情况。彭真、陈云听完汇报后,对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斗争中的功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东北局决定,接收原东北各地党组织的关系;参加苏联红军的原抗联人员暂不退出,利用苏军身份完成党的工作任务;在抗联基础上建立的部队称为东北人民自卫军。彭真向周保中传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力争控制东北的战略方针和东北局的当前任务。

  周保中返回长春后,传达了东北局的指示精神,要求原抗联干部努力做好建党、建军、建政等各项工作。10月初,中共长春市委正式成立,申东黎任书记。10月15日,陈云等由沈阳赴长春开展工作。10月20日,东北局接受了东北党委员会移交的组织关系,东北党委员会正式撤销。10月25日,周保中签发《关于成立中共吉合地区委员会等问题及当前的中心任务的通告》,宣布中共吉合地区委员会、东北吉合国民军、吉合行政委员会正式成立。同时宣布:原东北抗日联军参加苏联红军的同志解员退伍。10月31日,中共中央决定将关内各解放区进入东北的部队和东北抗日联军改编的东北人民自卫军,合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改为东北民主联军)。至此,东北抗日联军完成其历史使命。

  东北抗日联军广大指战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坚强不屈,同强大而凶恶的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艰苦战斗。他们的英勇斗争,有力打击了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统治,牵制了大量日军,积极支援、配合了全国抗战,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东北光复初期,又协同苏联红军及八路军、新四军,最后击败日本帝国主义,解放了东北,是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不可分的一部分。东北抗日联军将士们前仆后继、英勇斗争、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光辉业绩和他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永载史册!(中共长春市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长春日报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