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祸”到“治”的百年伊通河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487795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由“祸”到“治”的百年伊通河 长春文史-文化 曹淑杰 3487795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长春文史

由“祸”到“治”的百年伊通河

2021-12-02 15:07 | 来源: 长春晚报

  在历史上,伊通河作为母亲河,哺育滋养了伊通、长春、农安三地,它不仅为人们提供水源,还作为运送物资的航道,造福人们。但当河水泛滥,水灾也给沿河而居的人们造成巨大的损失。从清代到民国,到解放初期,伊通河的水灾曾对长春产生过怎样的影响呢?

  今天的伊通河飘然如带,波澜不惊,但在300年前,它却是一条河床很深、水面宽阔的河流。据专家解释,“伊通”二字便是满语“波涛汹涌”之意。清朝初年的伊通河河道很深,每到七八月雨水丰沛的季节,伊通河便会发挥重要的航运作用。据记载,清康熙年间,清政府就曾通过伊通河将粮食运往吉林,以应对雅克萨之战。当时的伊通河可以行驶“三丈长的大船”,每船“载粮百石”。但伊通河水患也往往发生在这个季节。

  A、清末伊通河水灾对长春的影响

  1888年8月,伊通河全流域爆发水灾,受灾最重的是当时的伊通州城。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降雨,南山水势倾注而下,浸泡城墙“五尺有余”,导致多处城墙倒塌。这次洪灾造成了农田减产,长春一带饥民增多。1896年,伊通河再次迎来洪水,这场洪水也主要集中在8月上旬,人们用“野水”来形容它的凶猛。《五百年旱涝史》记载“长春秋潦成灾”,《农安县志》也记载“农苦涝大饥”,这说明灾情是较重的。1962年,长春新立城一位时年78岁的老人在对调查人员回顾当年的水情时称,自己在这里住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听说过比那次的水灾更严重的了,“那年水都涨到老苏家的猪圈旁了”。新立城曾是长春厅衙署所在地,距离伊通河尚有二三公里的距离,可见当时水势之猛。吉林省水利科研人员经过调查分析,认为当时新立城洪峰流量为每秒1796立方米,在洪水稀遇程度上,居于1856年以后120年间的第一位。

  1910年8月,又发生水灾。清末,长春城内有人口近5万,随着城市的扩张,伊通河两岸成为人口聚集区,比如城南西岸的朱家大屯、东岸边上的南岭屯等,都是后来发展起来的人口聚集点,随之而来的就是沿河两岸商业的兴起。1910年7月下旬开始,长春连降大雨,城内房屋倒塌20余间,就连长春府衙署的院墙和厨房也多处坍塌,长春三道街聚发德木铺坍塌,死亡3人。长春城东的伊通河水位陡涨,“两岸木厂、饭店尽皆淹没”;河东岸刚刚建好的吉长车站楼屋,“水深四尺有余”,而隔河相望的西岸“龙王庙前水深四尺七八”,真有“大水冲了龙王庙”的架势。

  然而,长春人还没有从这次水灾中恢复过来,就遭遇了1911年的洪灾。这一年,从6月末开始连降大雨,伊通河水暴涨。到8月下旬,大雨倾盆达两昼夜,伊通河下游水势汹涌。对此,《盛京时报》曾报道说:“长春城边之菜园,俱成泽国,由小东门直贯至文庙前,城东一带房屋之被冲塌者,不可胜计。该处居民皆以木板为筏,向城逃命”。这几场暴雨,不仅让长春城内百姓财产受到威胁,而且“伊通河、饮马河泛滥异常,沿江一带均成泽国”;东大桥附近修建了大量为商埠建设服务的砖窑,都在此次洪水中毁于一旦。洪水还造成农作物绝收,米价飞涨。此外,暴雨还使吉林与长春间的所有交通中断,正在修建的吉长铁路路基多处被冲垮,延迟了铁路通车时间。

  清末伊通河水灾之所以会造成如此巨大的危害,除了天气原因,还有人为因素。据《伊通县志》记载,从道光年间开始,伊通河上游因为人口大量增加,林地、沼泽等不断被开垦为农田,水土流失严重。清朝末期,长春境内的伊通河已经淤塞,河床升高,许多地方“涉水可过”,河道泄洪能力大大削弱。再加上经过长春城东的河段呈现两个“之”字形,上游的凶猛洪流到此无法顺利下泄,只能冲出河道,扫荡两岸的穷苦平民。

  B、民国最大水灾半个长春城浸泡水中

  民国时期,地方官员对伊通河依旧没有治理,伊通河形成了小雨小灾、大雨大灾的情况。据《长春县志资料》记载,当时的伊通河“平时水深不满三尺,舟楫不能通行,至大雨时或春雪消融,涨水余丈,或数里,河边田地多被淹没”;而且“两岸土质松活,动辄坍塌,良田变为沙滩,沿河居民,受害非鲜”。只要赶上连日阴雨,就会“致使伊通河水势暴涨”,此时生活在伊涌河两岸的长春居民,总是“惊惶异常,恐受水灾”。

  民国时期长春最严重的一次水灾,当数1923年8月的伊通河特大水灾。这年8月6日晚上,天降暴雨。据《盛京时报》记载,一晚上的雨量达到117毫米。大雨之下,到处洪流滚滚。“孟家屯、大屯间之满铁线路致生故障”,而“大屯以南约一英里间,沟流滔滔当直如江河,多数枕木悉被漂走”,结果南满铁路前来视察的列车竟然“颠覆于沟流之中”,火车司机和伙夫差点儿被淹死。8月7日伊通河“增水约达一丈五尺六寸”,伊通河附近的民居多有浸水。《吉长日报》也记载说,河水“横溢于桥外六七里,竟成泽国”,大水从南关、东关、西关三个方向涌进长春城,也就是说半个长春城都浸泡在洪水之中。当时南大桥两边有很多住房,6日晚大雨后,河水汹涌,“直射屋内”,沿河的商户、民居被水淹浸,房屋倒塌者为数众多。根据事后长春警察厅的统计,“冲倒民房233间,死亡6人”。为此,长春警察厅厅长张舜卿还特别禀请省长,发给恤金一千元,以备赈恤灾民,然而区区一千元对受灾民众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此次水灾还造成大片农田被淹,牲畜溺死无数,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是,当时的政府没有能力、更没有意识来对伊通河进行治理。

  C、解放后全面治理 

  解放初期,伊通河仍有泛滥。1953年8月中旬的洪水较大,史称“538洪水”。这次降水集中在8月18至20日,伊通河上游三天降水量达到159.1毫米,长春附近的新立城三天降水量也达68.8毫米,从上游汹涌而来的洪水,给长春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这次洪水为后来的伊通河治理提供了数据,1956年开始修筑的新立城水库,其水利工程设计和流域规划,就是以“538洪水”为依据的。

  此外,1988年的洪水也给长春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当时的伊通河,经过多年干涸,河道内建有厂房和民居,都在这次大水中受损严重。此次洪水也给新立城水库等诸多水利设施造成了巨大压力。但是,在长春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全市人民和数千官兵的努力下,保住了新立城水库的安全。

  解放后,长春市多次对伊通河进行治理,特别是新立城水库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洪水的压力。然而,由于伊通河上游植被稀少,流经长春的部分地势平坦,再加上河道淤塞,一遇大雨,沿河而居的人们仍会受到水患的威胁。近年来,长春市疏浚河道,加筑堤坝,绿化两岸,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伊通河不再泛滥成灾,为祸人民。特别是近年来规划和启动的全面治理工程,把伊通河从喜怒无常的“灾河”彻底变为温柔美丽的母亲河、风景宜人的生态河。如今,伊通河两岸遍布湿地公园、自然与人文景观,一年四季,美景各有不同,是长春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记者:赵娟 

来源:长春晚报微信综合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