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保明与人文东北 对话名家-文化 曹淑杰 283522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曹保明与人文东北 对话名家-文化 曹淑杰 283522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对话名家

曹保明与人文东北

2019-03-12 13:17 | 来源: 吉林日报

  编者按:

  他们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经历过贫穷和饥饿,也感受过富足与幸福。年届古稀,或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或发挥余热为霞满天。

  与祖国同命运,和母亲共成长——他们,是新中国的同龄人。

  70载峥嵘岁月,70年沧桑巨变。他们的人生经历,正是共和国鲜活的历史篇章,印刻着共和国的发展足迹。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吉林日报社与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文联联合推出的大型策划栏目《同龄·同行——与共和国一起成长》,从即日起与广大读者见面,共忆流金岁月,共话沧海桑田,为祖国母亲献上最深情的祝福。

  因工作关系,我和曹保明接触较多,知道他是一个醉心于挖掘东北文化的民俗学家。然而对他的深入了解,则源于一次采访。那时,我才真正认识到他与改革开放、与吉林文化、与东北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不同寻常的关系。

  一天,他送我一本他写的书,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土匪》。这是该出版社被“文革”中断了近十年出版工作后,选择的第一部东北民俗和人文方面的专著,并作为恢复出版工作的首发本。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刚刚结束“文革”的阵痛,人们的思想开始活跃起来,而作为有着一定影响力的春风文艺出版社何以单单选择了曹保明?翻开他的书,你会发现这既不是小说,也不是民间故事,更不是那种纯民俗的归集,而是里边有着小说一样的生动情节,有具体的历史事件,有浓浓的地域民俗和乡土气息,而且是从未披露过的东北历史真实的存在。很快,曹保明的“土匪文化”火了。首先是台湾祺龄出版社根据他的作品,于1994年推出了历史剪影丛书《东北马贼史》,很快成为社会学界,包括影视、戏剧专业人士争相寻求的读本,以至后来徐克导演拍摄《智取威虎山》时一定要找到曹保明,倾听他的意见。

  在上个世纪末的台湾,曹保明的书因为由土匪、马贼文化扩展到东北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不断畅销。台湾祺龄出版社又一口气出版了曹保明的《东北淘金史》《东北挖参史》《东北店铺史》《东北渔猎史》《东北木帮史》等系列作品。这些图书除了在台湾传播以外,还在世界各地唐人街和华人居住区广泛流行。一天,曹保明突然接到一封来自纽约的信件,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位早年迁徙到美国的老华侨,在纽约买到了一套曹保明的历史剪影丛书,读后深受感动,忍不住提笔写了一封信:“曹保明先生,翻开你的书,故土乡情扑面而来,儿时记忆,清晰如昨,我仿佛看到故乡的风雪,又在门前路口吹刮开了。你的书,让我想家了。我想家,更想祖国啊……”

  一位老同志曾经跟我讲过,有一年马上快过春节了,他在火车站碰到曹保明,只见他背着一个行李卷儿,挎着一个黄书包去排队买火车票。人们都纷纷从外地赶回家过年,他却兴致勃勃地坐车进山,因为又发现了一个叫“三江好”的土匪,他去一个了解“三江好”的老乡家过年,感觉就像淘金客发现了金矿一样兴奋。

  若干年后的今天,我读到了冯骥才对他的评价:每逢年节,阖家团聚,我知道有一个人却在路上,他就是曹保明,东北的许多文化是被他抢救、保护下来的。如果中国多几个曹保明,我们的文化将会保护得多好啊。

  其实,那时的曹保明,还不能完全理解他所探寻的文化的价值及其与保护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说,起初他是被丰富的田野人文所吸引。当时社会上也很少有人能理解曹保明的行为。在大多数人看来,他不过就是去搜集几个“瞎话”(人们对民间故事的叫法)。现在回头来看,是时代选择成就了曹保明。

  改革开放初期,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社会变迁,一些村落依然朴素原始地存在着,见证了清未民初社会生活的老人虽然已八九十岁,但每个村里还能找见,有各种手艺和绝活的老匠人、行帮之人,也不鲜见,这给曹保明对接生活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他最初对接生活的举动是来自于生活对他的启示。一天夜里,突然有一位中年解放军战士敲开了曹保明的家门,在知道他正是曹保明本人时,那人扑到曹保明怀里就哭了。原来他是“三江好”罗明兴的儿子,两岁时他的母亲就带他离开了东北,从此再也不知父亲的消息,直到前不久他和同志到长春出差,看见了曹保明写的他父亲的事情,便将材料复印下来,上报给民政部门,现在国家已追认他父亲为革命烈士了。这件事对曹保明触动很大。他想,难道东北就一个“三江好”罗明兴吗?于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开始在他心底形成:走进生活,记录东北,寻找被历史遗忘的人物,让祖国宝贵的文化不再流失。于是他更加深入地走入民间,深入村屯,深入社会,广泛寻觅被历史和岁月遗忘在角落里的记忆。从此,他再也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把一切闲暇时间都用在抢救东北文化上,而且越抢救越丰富,越丰富越停不下来,大量东北文化纪实由一个个特殊人物的口述史,变成了曹保明的一部部专著。开始,他本来打算到生活里寻找一个个“三江好”,可是万万没想到,东北其它类型的文化原来也这么丰富,而且那些活生生的人往往都是一些有着特殊本领的人,特别是东北独特的历史,都与这种种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时,别人不知道,曹保明自己也不完全清楚,他已经发现了一个蕴藏丰富的文化富矿,走进了一条琳琅满目、永无止境的社会学之路,无数文化财富、文化珍宝在那里闪烁着光芒。《郑发菜刀》《孟氏接骨》《董氏药膏》《赵小孩》《李连贵大饼》《老韩头豆腐串》……来自生活的大量记录一下子问世了。各种媒体几乎天天、月月在连载着曹保明的这些极具可读性的地域文本,那是一些鲜活的、直接来自于生活的故事。他的著作一部接一部地问世,有的还翻译到了国外。2017年5月,中韩建交35周年文化活动在首尔举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曹保明的《土匪》《最后的渔猎部落》《最后的狼群》《世上最后一个懂鸟兽语言的人》《人参长在大树上》等韩文译本的首发式。该书的译者、海风出版社李东烈先生说,“……曹保明的著作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

  文化的活化石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文化中一种具有久远历史性、清晰传承性、活态存在性、鲜明特色性的地域文化。它来自于社会调查,也叫田野人文;它要有一套科学的调查程序和方式方法;它要由传承人来口述;它要由搜集人亲自通过田野调查去完成;它要有自己的记录方式和表述方式,而这个方式和过程,就是后来被普遍使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知识成果。是曹保明“歪打正着”地走进了这个学科领域还是他有意识地踏进这个学科殿堂?反正在那个时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没有明确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概念,但在世界各国和各民族中有着不同的称谓。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才统一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词,而此时曹保明已捷足先登,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他后来出任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组成员时,由王曦昌写的《曹保明与东北行帮文化》、田子馥写的《曹保明文化人类学》,记录了他与共和国文化的同步发展与贡献。

  在中国现当代社会发展阶段上,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恰恰是这个特殊的时代成就了曹保明。那时他对地域文化,对文化遗产主动抢救、挖掘、考察、记录、整理成文本,构建了思想文化一条龙,走上了一条有条不紊地记录社会、历史、文化的成功之路。这是一种文化自觉,源自于他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冯骥才说曹保明“爱的极致,就是责任”。曹保明确实是把对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爱变成自己的责任,又把责任体现在爱中,这使曹保明无可争辩地成为中国当代文化遗产理念与实践的带头人和突出贡献者。所以,二十一世纪初,当联合国建立文化遗产评定制度时,由曹保明出任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组组长,可谓实至名归,绝非偶然。

  我们回头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曹保明在大学中文系毕业留校当教师并开创民间文学和写作教研室时,学校曾派他到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先生门下进修,这为曹保明日后的发展与突破积累了能量,打下了理论根基。接下来,他又投身于我国当代另一位民俗文化大师辽宁大学乌丙安教授门下读在职民俗研究专科。但是实际上,决定他走向成功的一个更为重要的因素,是他自己选择的追踪田野人文之路。因为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文化学,民族民间文化学理论与实践的最重要的基础,都是田野人文,也就是社会。曹保明怀着清晰的目标走进吉林的田野,走进社会,追踪鲜明的地域文化,同时认真学习民族文化理论,包括通读钟敬文、顾颉刚、谭达先的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著作以及吸纳费孝通、弗雷泽、查理斯多尔森、法布尔等人的思想观点,在北方民族早期的田野考察方式与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与中国文化相配套的重要的文化理论,那是一种清晰而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化学。

  比如由他集中抢救、挖掘、梳理、表述出来的森林文化、渔猎文化,把长白山地域文化和松花江、图们江、鸭绿江流域文化实实在在地落地了,从而形成了珍贵的地域文化类型。长白山森林采伐、拖木、放排、森林号子、渔猎、农耕、民间手艺、工匠人物等大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被记录下来,确立了长白山文化特征形象。一些森林文化村落、木屋村、雪村、鹰屯、大蒲柴河村、鹿圈子村等进入中国优秀传统村落名单,得到了有效保护。在吉林西部,以查干淖尔冬捕渔猎文化为代表的民族地域文化,则是曹保明献给人文中国的代表作。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曹保明在寻觅东北文化时发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村落。冬季,人们不约而同地奔向积雪覆盖的冰面,凿冰捕魚,这引起了曹保明的兴趣。一连3个冬季,他都与渔夫们一起住在渔窝棚、网房子里。雪野冰原上,寒风呼啸,他把漁夫故事一一收入记忆。那时,这个渔村还不通车,他就在塔虎城雇了一辆驴车,冒着严寒一次又一次地到那里采访,终于完成了一个遗产记录。仿佛一个等待已久的名字——中国《最后的漁猎部落》问世了。1999年该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并多次再版。2005年,《最后的渔猎部落》在首届“徐霞客杯”全国散文评选中脱颖而出,曹保明与张贤亮、席慕荣、王充闾等人一同获奖。在颁奖典礼上,曹保明说,东北是一方时时在感动着人,人一旦被它感动,又忍不住去感动别人的土地。

  随着时代的发展,曹保明也在悄悄地实现转型,他告别了单纯地去搜集民间故事,转向了搜集讲故事的人。由故事转向人,转向了那些在社会转型期急需留下记忆的人。于是曹保明成了人们追踪并倾诉的对象,种种意想不到的文化背景、天地人文、动物植物、声音色彩构成庞大的文化存在。

  2001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冯骥才为主席,曹保明为副主席。在冯骥才的提议下,曹保明代表中国民协主席团专家出席了几十次重要的国际国内论坛,多次由他主持和总结各种会议、论坛、研讨、展会、发布会,综述各类主题会议和专项研讨,他迅速登上了全国专家、学者高层次平台。曾荣获中国好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十大杰出人物、建国60年吉林骄傲人物、全国先进文化工作者、全国学雷锋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曹保明是一个响应时代召唤的优秀党员,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文化专家。2015年是中国和世界人民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曹保明决定带领志愿者去抢救、挖掘、整理《抗战老兵口述史》。他通过省民政厅了解到,当时吉林省只剩下271名抗战老兵了,于是立刻组织53名志愿者开始抗战老兵的追踪与调查。老人们不断故去,他带领志愿者追到老兵的棺材前、坟前;有的老兵刚接受采访10天便故去了,他便亲自去参加追悼会。对志愿者交上来的材料,他亲自校正、核实、修改,很多时候是重新返工。在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到来之际,一部上下两卷的《抗战老兵口述史》终于出版了,全书从271名老兵中抢出了127名老兵的述说。8月15日那天,在北京举行的盛大阅兵和授勋章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接见了30名有代表性的老兵,其中15名是国际抗战老兵,如陈纳德夫人陈香兰等,而国内的15名老兵中,就有一名是曹保明亲自采访并收入《口述史》的102岁老兵孙庭江。当曹保明在电视中看到总书记为孙庭江戴上勋章时,他忍不住流下了热泪。他感到,这是祖国和人民对他和志愿者们艰苦付出的一种鼓励和肯定。之后,这部传递着老兵心声的口述史被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收藏。作家蒋巍创作了报告文学《扛着历史走——曹保明和他的大东北家谱》。

  默默地工作,扎扎实实地行走在人文中国的土地上。几十年来,曹保明以140多部著作、3个曹保明地域文化博物馆、1个地域文化研究院证明了他的存在。那不仅是生命的存在,而且是精神的存在,更是人类文化一种重要类型的存在。今天再看吉林文化,许多具有地域色彩的部分,都有曹保明的心血,每一个村落,每一项遗产,都印着曹保明的足迹。是啊,70年,一个共和国的同龄人,正以踏实的脚步,与伟大的祖国一路同行,同时也把他自己融进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长河中。( 陈耀辉)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