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华:中华秋沙鸭锁定了我的四季和目光 对话名家-文化 孙晓云 349442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陈凤华:中华秋沙鸭锁定了我的四季和目光 对话名家-文化 孙晓云 349442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对话名家

陈凤华:中华秋沙鸭锁定了我的四季和目光

2021-12-16 09:58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作家.jpg

  作家简介:陈凤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瀚海情书》、纪实文学集《守护大山的人》、儿童文学《长白山下是我家》。

新书.png

 《长白山下是我家》 作者:陈凤华 长春出版社

  近日,作家陈凤华推出了新作《长白山下是我家》,这是她的首部儿童文学作品,也是省内首部以中华秋沙鸭为主角的科普文学作品。

  熟悉陈凤华的读者都知道,从事写作十年以来,她的每部作品,几乎都围绕着长白山展开。出生于吉林敦化山村的她,对吉林山水和自然万物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和喜爱,《长白山下是我家》最初的动念就源自她儿时对家乡“梳着辫子的鸭子”的好奇,而真正促使她将这些可爱生物落笔成书的原因则源于2016年的一次近距离接触。“我从来没见过那么漂亮的野鸭子!”一见倾心之后她便是倾尽全力。自认为“不勤奋”的陈凤华,为了更全面更详细地呈现国宝鸭,5年来,她先后近30次赴长白山保护基地进行实地观察;一个多月行程五六千公里追踪记录其迁徙路线;寒风中苦等数天只为见证鸭宝宝跳巢的一瞬间……

  12月15日,中国吉林网记者对话陈凤华,她说:“春天在寒风中等候南方归来的鸭子,初夏守在林子里守候小鸭子跳巢,秋天站在江岸观察集训的鸭子飞翔,冬天我还随着鸭子迁徙去过南方。在中华秋沙鸭的身上,春夏秋冬都锁定了我的目光。”

  问: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关注中华秋沙鸭的?

  答:注意中华秋沙鸭已有些年头了。5年前,我写长白山野花野草时,视线也定格在中华秋沙鸭上,只因野鸭机警,我无法看到。2018年末,决定踏查野鸭的细节。2019年初便放下一切琐事,在朴龙国老师的引领之下,全身心地关注国宝鸭。

  问: 是什么原因让您决定以中华秋沙鸭为主角创作《长白山下是我家》这部作品的?

  答:喜欢和爱。我出生在山村,很多野生动物是我童年的玩伴,我喜欢小动物,尤其偏爱禽类。小时候,常听大人说梳辫子的野鸭,有了互联网后,好奇寻找,发现长白山下是它的家,所以,探秘,寻觅,为此,想解密。

  问:《长白山下是我家》以双线并行的方式,描述了中华秋沙鸭的生长、繁衍、迁徙以及几代自然生态保护者为保护国宝所做的努力,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设计呢?

  答:中华秋沙鸭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繁殖成长,在日渐稀少之时,长白山科学院建造人工巢,给国宝鸭打造产房,国宝鸭有了孵化的宝宝房,数量在增加。如果没有保护,如果没有科研,就不会有今天国宝鸭的数量。可以说,中华秋沙鸭与自然共生共荣,这一切都是保护的功劳。提起野鸭,就会想到自然,就会想到保护。保护与国宝鸭都是长白山生态的功臣。这部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穿插科普知识,每一个细节,我都细心观察,并咨询专家,尽其所能说得明白,说得透彻。

  问:书中的生态保护者鸭爷爷和小松塔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在现实中是否有对应的原型?

  答:书中的鸭爷爷依据朴龙国老师为原型,小松塔虽然是我虚构的角色,但是他的很多问题,其实也是我在观察中华秋沙鸭过程中向老师们提出的问题。从某种意义讲,在观察国宝鸭的过程中,我就是小学生,孤陋寡闻如同一个孩子,如同小松塔。

中华秋沙鸭1.jpg

图片来源:图虫

  问:从着手写书到完结出版,期间有什么特别令您难忘的细节或事情吗?

  答:我不是一个勤奋的作家,一部作品观察了多年,写作自然也不是一气呵成,这些年来,大多业余时间都在观察中,感动的事情实在太多。记忆犹新的是第一次看鸭宝宝跳巢,足足在山里住了半个月,每天守在林子里,忍受着阴冷潮湿,忍受着孤独寂寞。那天下起大雨,就在我几乎要放弃时,小鸭子从十几米高的树巢陆续跳出来,像个小皮球落在草地上,之后歪歪扭扭奔入河流。其中一个小鸭子体弱,鸭妈妈让它坐在背羽上,鸭妈妈驮着鸭宝在水面游走。那一刻,我非常激动,生命的力量如此神奇。大自然的生灵都有治愈能力,观察中所经历的辛苦,随着小鸭子的到来而淡忘了。此外,朴龙国老师的一路支持和引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一直以来对我的关照,这其中的细节和故事将在我的下部作品中呈现给读者。

  问:《长白山下是我家》是您第一次以儿童视角创作的作品,有什么独特的体会和感受吗?通过作品,您想对小读者说些什么?

  答:通过这部作品的创作,我喜欢上了儿童文学,更喜欢与大自然交朋友,我用儿童的视角去书写自然,去书写生灵,感觉周身都有活力,身心都很温暖,爱万物,爱生灵,由心而发。对于小读者,我想通过文字作为向导,带着他们去揭秘大自然的神奇,去认识林海中的生灵。同时,告诉小读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会有美好的明天和未来。要学会爱自然,学着与自然交朋友,与万物交朋友。这样,当你面对山林的生灵时,你会发现,内心是温暖的、快乐的。你爱动物、爱自然,自然和动物一样也会把爱回应给你。

  问:从《守护大山的人》到《长白山下是我家》,您的作品始终有着浓郁的生态情结和情感色彩,能谈谈为什么您对长白山有着这么深厚的感情吗?

  答: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我只想写家乡,写我爱着的那片森林,那是我熟悉的山林,那是父亲一样的山,在我的心里分量重,感情深。

  问:12月7日,您的散文《中华秋沙鸭 :从长白山发给世界的一封信》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后,引起省内外关注,中华秋沙鸭也成为新闻焦点,对此,您有何看法?

  答:中华秋沙鸭是吉林的名片,只是借助我的文字来表达而已。中华秋沙鸭是生态试纸,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旗舰级指示物种,它能成为新闻焦点彰显了吉林省对生态的重视,对绿水青山的重视。这也是国宝鸭的幸福,长白山下的家爱着它,吉林省政府重视它。

  问:近些年来,我省高度关注生态环境保护,许多优秀作家也积极参与生态文学写作。作为一名生态文学作家,您认为在宣传推广本地生态和文化这方面,还应该做哪些工作?

  答: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1000多万年,珍贵程度可以与大熊猫、金丝猴这些物种齐名,目前,全球野外生存数量只有3000只左右。但在观察中华秋沙鸭的过程中,我察觉到很多人不认识国宝鸭,更不知它的珍贵,宣传的力度欠佳。作为写作者,用文字做传声筒,创作出更多的自然文学,传递更多的生态声音,去努力修复和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

  问:未来您的写作是否还和生态有关?

  答:创作绿色故事是我的夙愿。我的根在山林里,我写家乡,我写乡愁,最主要,我想与动物交朋友,去写万物有灵。未来,我将继续以绿色叙事的方式,写出属于山林的文字,写出属于自己的作品。我喜欢长白山,爱大自然。吉林的山,吉林的水,吉林的守山人,都在我的文字中丰盈,况且长白山中人与自然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永远也写不完写不尽。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曹淑杰


编辑: 孙晓云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