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秋沙鸭 八月练飞忙 悦读-文化 曹淑杰 362181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中华秋沙鸭 八月练飞忙 悦读-文化 曹淑杰 362181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化 > 悦读

中华秋沙鸭 八月练飞忙

2022-08-23 13:20 |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飞翔于中华秋沙鸭而言,应该是最严峻的考验。拥有强健的羽翅,方可完成万里的迁徙。

  每年八月末,鸭宝基本满百天了,出落成亚成体,虽没有父母英俊俏美,但也崭露出与众不同的端倪。出生地的河水浅滩都无法满足这些亚成体鸭的食物需求。这时,在吉林省二道白河出生的鸭宝与鸭妈妈不留痕迹地飞走,悄无声息地离开,让一直陪伴它们的朴龙国老师都伤感起来。这些鸭宝如同老人家的孩子,出生后就生活在老人家身边,眼下,如同孩子上学而离开,明知这是成长的离别,可老人家内心还是囤积着忧伤。

  朴老师告诉我:“鸭妈妈带着鸭宝去与鸭爸爸团聚了。”

  鸭宝跳巢后,爸爸生活在哪里? 这是很多人的疑惑。通常鸭爸爸在松花江和鸭绿江的大江面换羽,因为那里食物丰沛,又是迁徙前的集聚地。

  抚松县西江之上有几个小群体旅居,西江是抚松县北山公园脚下的江面,松花江的一个段落。这里生态环境连年向好,引来中华秋沙鸭驻足。金秋季节,这里的中华秋沙鸭时而在天空翱翔,时而在水中嬉戏,给这片水域增添了丰富的内容。

  动物的世界充满神奇,观察它自然萌生各种疑惑。关于中华秋沙鸭的疑惑也在我与之对望中萌生。其中,有一个谜团一直困惑着我,雌雄鸭之间依靠什么信号获悉彼此的信息?

  人类最初有鸿雁传书,邮局传信,随之电话、BP机、手机等电子设备成为沟通的工具。而如今依靠微信,书写电子邮件,信息传递速度即在瞬间。然而,动物界没有这些通信工具,中华秋沙鸭却能准时赴约,时间和地点准确无误。

  我蹲守在二道白河中华秋沙鸭监测基地观察时,曾注意到,雌鸭常常伸长脖颈,似乎在无限延伸,与天空垂直,笔直向上如发射塔,且发出短促而粗哑的叫声。无法破译声音的密码,猜想这就是中华秋沙鸭夫妻传递信息的方式。它们之间应该独有一种信号,密码只有它们可懂。而且密码的波段具有穿透力,如网络一样,彼此对频后,双方便可领悟。想必雌鸭会定期给夫君发出信号,告知雏鸭的健康情况,诉说彼此的思念,互诉衷肠,还有传达再次相见的地点……这一揣测,都是在雌鸭伸长脖颈的那一刻,我脑海中突然升腾的想法,对否不知,也有待细考。因为有疑惑,便专注它们的每一个细节。 

  然而,居住在西江的鸭宝比较幸福的时刻,却是它们的爸爸飞来与它们团聚时。

   一次深秋时节,我跟随中华秋沙鸭科研组再度来到抚松县西江,进行中华秋沙鸭迁徙前的调查。西江的水域深浅适合中华秋沙鸭生存,这里也是鱼儿喜欢聚集的浅滩,食物丰沛,还有山峰作为背景,可以减少鸭子练飞的阻力,同时,岸边以及礁石可歇息。

  亚成体中华秋沙鸭成长后,体型看似与鸭妈妈相仿,但翅膀还很稚嫩,翅膀的强度力度还需要练习,更需要强健。所以,鸭妈妈对雏鸭的飞翔训练很严厉很苛刻。鸭妈妈在前面飞翔示范,用双足拍击水面,随着速度升高,拍击水面溅起浪花由一团水珠飞起后如烟花炸开,再形成无数细碎的水珠。一颗颗水珠如一串串珍珠,尤其在阳光中,晶莹剔透,映衬远山和绿水,那一刻,鸭妈妈头部的冠羽闪烁着贵气的光芒。雏鸭跟随其后,学着鸭妈妈的样子,从涉水,到起飞,在半空展翅。水面被雏鸭红色的足璞拍击后,溅起浪花扩散成亮晶晶的水珠,一只只亚成体鸭成为这片水域上美丽的舞者,都在尽情地舒展稚嫩的羽翅,认真模仿鸭妈妈的姿态。

  鸭妈妈在雏鸭的成长中,永远是最严厉最合格的老师。

  但见一只调皮的亚成体鸭独自潜水捕鱼,居然没有跟随妈妈练飞。鸭妈妈扭转脖颈,发现这一幕,眼中顿时聚满怒色,一个凌空跃起,离弦箭一般奔向这只淘气鸭,绝不溺爱,居然用它那锯条一样的长喙,狠狠撕咬淘气鸭的脖颈,如同人类的巴掌或者棍棒一样,又俨然一副严师出高徒的架势。只见淘气鸭的喙一张一合,整个身体都在抖动,鸭妈妈喙边的锯齿如剪刀一般,咬痛了它。淘气鸭的眼中挤出哀求,不再闪烁好奇的神采,就这样僵持近一分钟,鸭妈妈才松开长喙。似乎淘气鸭记住了鸭妈妈的训教,乖乖地加入大部队,练飞时格外的认真。

  鸭妈妈的严厉,成就了一支军事化的中华秋沙鸭大群。

  鸭宝恪守纪律,它们一同追逐鱼儿时,姿态一样,整齐地排列,如同航展中的飞机在表演。犹如一支巡航舰队,每一只鸭宝都不会随意离开队伍,行动时,队形有规有序,偶有鸭宝掉队,或有其他异动,鸭妈妈都会及时纠正,也会及时告诫。

  上午九时左右,鸭妈妈陪着鸭宝练习飞翔了,它们起飞后,我举着望远镜,看着它们的身影由大变小,最后在望远镜中消失。江面恢复一派平静。偶有鸳鸯来,还有其他野鸭来,都是来来走走,这片水域,是水鸟们共同的水域。

  望远镜中见不到中华秋沙鸭的身影,我的视线里一片空白,山峰与江面固然美丽,只要有中华秋沙鸭的倩影才能调动我内心的情长。

  中华秋沙鸭飞到哪里去了呢?

  我一遍遍问自己。明知它们在练习飞翔,在强健翅膀,可是,一旦从我的视线中消失,我便如此落寞,隐约中泛起缠绵和不舍。长白山第一场雪后,它们将要迁徙到南方。这些在长白山繁殖的中华秋沙鸭,一番苦练后,羽翼丰满了,也会高飞,自然远行。即使次年春天还会回来,但是,稚气全无。雏鸭成为独立的个体,那份童真已经荡然无存。

  举着望远镜,望着江面。顺着它们起飞的黑点而消失后的空当,我却想入非非,与中华秋沙鸭有关的,无关的,都成了我脑海中的片段。思忖间再一次眺望,鸭宝们又漂在江面了,有的在洗漱羽毛,有的在潜水捕鱼,有的在沙滩小憩,只有鸭爸爸和鸭妈妈成双结对,与鸭群若隐若离,相互缠绵,相互追打,旁若无人地秀起恩爱,居然在光天化日之下卿卿我我。这一切,都在江面完成,雏鸭们远远望着,并不干涉。有几只调皮的亚成体鸭,有意靠近鸭爸爸和鸭妈妈,如同孩子遇见父母亲昵而充满好奇,然而,“狠心的”鸭爸鸭妈,居然伸长脖颈,嘴巴张合给予警告,似乎是在告诉孩子不要干涉父母的私生活。

  无法理解中华秋沙鸭的情感世界,便用人类的思维与之对号入座。

  在西江水面,有了鸭爸爸这个大家长参与管理鸭群,鸭妈妈少去孵化和养育时那份紧张,更多时间留给鸭爸爸。久别夫妻胜新婚,用在这恰如其分。动物的世界,人类的世界,情感是延续生存的前提。雌鸭和雄鸭的情感赤裸裸,从不遮掩,只要有爱,就大胆地表白。这份爱并不避讳鸭宝们。人类的情感比动物进步,人类害羞,即使激情澎湃,也要在二人世界中诠释情感。

  天空没有鸟,世界会变小。像鸟儿一样翱翔,一直是人类的梦想。

  鸭爸爸和鸭妈妈带着鸭宝飞飞落落,歇歇停停,课间时间又回到江面。这时,西江成了群野鸭的操场,玩耍和休息的场地。这里既是练飞的起点,也是终点。每一天周而复始地重复着飞翔。它们的教学没有课程表,却有准确的作息时间。何时练飞,何时休息,都有规律可循。它们没有钟表报时,没有上下课的铃声提醒,可是,练飞的课程却有张有弛,很科学,很合理,并非杂乱无序。

  迁徙前调查很枯燥,这时,中华秋沙鸭在集训中,由家族群合并成大团队。场面浩大,起飞降落如万马奔腾。中华秋沙鸭的成长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与众不同的画面,眼下大群集训,绝对壮观,只有团结,迁徙时才能够抵御危险。这样想来,心里多出一点慰藉,少了一丝担忧。

       作家简介:陈凤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散文集《瀚海情书》、纪实文学集《守护大山的人》、儿童文学《长白山下是我家》。

编辑: 曹淑杰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